现代饭店管理基础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现代饭店管理基础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728dc1bb4cf7ec4afed043

精品课程自评结果一览表

二级指标序号及名称 1.1课程内容 自评等级 A 自评 分数 20 证据目录: 1、课程内容情况自评依据 2、课程历史沿革 3、本课程教学管理 4、教学内容组织与安排 5、世界星级酒店个案分析 6、本学期《现代饭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总结 7、《现代饭店管理基础》习题集 8、2005、2006年《现代饭店管理基础》课程教学大纲 9、04级、05级、06级《现代饭店管理基础》授课计划 10、《现代饭店管理基础》教案及实践教学方案

17

精品课程自评结果一览表

二级指标序号及名称 1.2教材及相关资料 自评等级 A 自评 分数 5 依据说明: 1、选用了国家级高职高专规划教材《现代饭店管理》(郑向敏主编,财经经济出版社)。该教材体系比较新颖,知识衔接性好,选用案例典型,与课程目标比较吻合。授课前,主讲教师在一起反复探讨,编写教学大纲和授课计划。教学中根据课程目标,课程组老师在原教材基础上,增设了“现代饭店岗位技能与管理概述” 和“饭店公共关系管理”内容,以实践教学为主,进行岗位认知和岗位管理内容的学习,主要是为后续课程《餐饮服务管理》、《前厅与客房服务管理》的学习打下基础。编写了教学脚本,制成教学片,课上播放。2、课程组教师编写辅助材料,使教学内容更加丰富。授课中融入了个案教学,企业认知、企业调研等实践教学内容,回到学校撰写实训报告、案例分析报告等,课程组教师予以指导,一周后,学生将撰写的报告,交予老师,老师认真批改,每次撰写的报告满分为5分,共7次,即35分,作为期末成绩一个部分。成绩包含了对学生知识、能力、素质进行全面的评价;采用课件教学,辅之以VCD及图片欣赏,增强学生感官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编写了《餐饮服务技能》、《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酒吧服务技能》、《茶艺》等课程实训指导书和实训大纲,教学文件齐备,教学环节完整,提高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理论与实践教学紧密结合,重视学生创新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注重素质教育和能力培养相结合、理论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课程组教师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已初步编写出《餐饮服务技能》、《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等实训课程讲义,对学生实践技能的学习与掌握给予了极大的帮助。3、采用课件教学,辅之以VCD及图片欣赏,增强学生感官性,从而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4、本课程组老师还开发了网络视频教学课件,其特点是课件与视频同步、理论与视频同步,实训与视频同步;实现了资源共享,既可满足学生自学所用,也可为其他教师备课学习之用,还可作为多媒体教材使用。5、现在课程组老师正在酝酿编写适合学生使用的、具有创新特色的更符合《现代饭店管理基础》课程目标的教材。综上所述,“教材及相关资料” 一项自评等级为A, 自评分数5*1.0=5

18

精品课程自评结果一览表

二级指标序号及名称 1.2教材及相关资料 自评等级 A 自评 分数 5 证据目录: 1、 教材及相关资料自评依据 2、 教学条件 3、 《现代饭店管理》(教材) 4、 《前厅与客房管理》(参考教材) 5、 《水果切雕》(参考教材) 6、 《果品药用40例》(参考教材) 7、 《鸡尾酒大事典800种》(参考教材) 8、 《经典咖啡手册》(参考教材) 9、 《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实训课程讲义 10、 《餐饮服务技能》实训课程讲义 11、 《前厅与客房管理》实训大纲 12、 《前厅与客房服务技能》实训指导书 13、 《餐饮服务技能》实训大纲 14、 《餐饮服务技能》实训指导书 15、 《调酒》实训大纲 16、 《调酒》实训指导书 17、 《茶艺》实训大纲 18、 《茶艺》实训指导书

19

精品课程自评结果一览表

二级指标序号及名称 2.1教学设计 自评等级 A 自评 分数 10 依据说明: 以市场为导向,以培养适应饭店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紧扣高职特色,不断更新教学理念,以与时俱进的教学理念指导教学。 1、注重与企业合作,利用社会调查、专业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将在学校学过的理论知识应用到饭店管理实践中去,这种形式也是检验学习效果的最佳方式。 2、聘请校外专家、饭店企业第一线的管理者参与本课程的教学活动;聘请了辽宁省酒文化研究会理事、特技宴会师、餐厅服务师李玉双、沈阳市建设银行饮食部的高仲生到我校为04级学生讲授《饮食服务与管理》课程;聘请了凤凰饭店质量培训主管郭雨芳为04级学生讲授《礼仪》课程; 3、设计合理的教学方法。提倡师生之间的良性互动,多运用角色扮演,学生从所扮演的角色出发,运用所学的知识,自主分析与决策,以提高学生实际决策的技能;疑难解答,每一知识点学习后,由学生提出疑问,再由学生回答,最后由主讲教师通过启发式教学方式给出学生正确答案;小组讨论,就某一个具体问题,引导学生分小组进行充分研讨,再由主讲教师汇总学生的答案,得出正确的结论;案例分析等教学法,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注重把教材、教师和学生有机联系起来,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参与能力、创新能力。 4、有效评价学生实践学习的效果。制定对学生进行素质、知识、能力三方面评价体系。将学生的课堂发言或师生互动情况(满分15分)的成绩记入本课程期末总成绩。通过课后作业训练强化学生管理综合技能的培养。此外在期末考试题中我们增加学生创新思维试题的比例,如每次课程考试中都设计案例分析题,这种类型题的分数占试题总分数的30%左右。期末考核增加实践教学考核成绩,素质考核渗透在各个教学环节中。 5、探索工学交替教学模式安排在最后一学年,进行顶岗实习。 6、课堂与实习地点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即实践—理论—再实践的一体化教学模式,以培养能力为中心,理论课与实习课交叉进行,让实践始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每章内容的学习,都安排了相应的实践教学课时,对企业进行调研,再用所学知识,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试着予以解决。 综上所述,“教学设计” 一项自评等级为A, 自评分数10*1.0=10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