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9年内蒙古兴安盟、呼伦贝尔市中考化学试卷(B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942fd250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2f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解:A、酒精挥发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B、水结成冰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C、石蜡熔化过程中没有生成新物质,是物理变化; D、纸张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等物质,是化学变化。 故选:D。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判断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有新物质生成。

判断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的唯一标准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就是化学变化,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不是化学变化。 2.【答案】B

【解析】解: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所以能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水分子。 故选:B。

根据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进行解答。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微粒,只是对于由分子构成的物质而言;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其化学性质是由原子来保持的。此类题目要分清构成物质的微粒是哪种。 3.【答案】C

【解析】【分析】

本题难度不大,熟悉各种仪器的用途及使用注意事项、常见化学实验基本操作的注意事项是解答此类试题的关键。

A.根据固体药品的取用方法及药品的保存方法分析; B.根据酒精灯的使用注意事项分析; C.根据试管使用后的放置方法分析; D.根据滴管使用后的处理方法分析。 【解答】

A.取用固体药品时,瓶塞取下后要倒放,取用完毕后,要把试剂瓶盖好,故A错误; B.酒精灯用完后,要立即用灯帽盖灭,并稳妥放置,故B错误; C.试管使用完后,要及时清洗并放到试管架上,故C正确;

D.胶头滴管用完后、不能平放在桌面上,以免沾污了胶头滴管,故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解:A、由化学方程式,无法确定化学反应的快慢,故选项符合题意。 B、由化学方程式,“=”左边的是反应物,右边的是生成物,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C、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D、由化学方程式,可以看出反应发生所需要的条件,故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化学方程式可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类;反应的条件;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个数比;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等。

本题难度不大,化学方程式是最重要的化学用语之一,掌握化学方程式的含义、了解方化学程式的读法是正确本题的关键。 5.【答案】B

第5页,共12页

【解析】解:A、牛排的瘦肉中富含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油脂,故选项错误。 B、牛排的瘦肉中富含中富含蛋白质,故选项正确。

C、牛排的瘦肉中富含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维生素,故选项错误。 D、牛排的瘦肉中富含中富含蛋白质,而不是糖类,故选项错误。 故选:B。

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本题难度不大,掌握各种营养素的生理功能、食物来源等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6.【答案】A

【解析】解:A、将燃着的木条伸入集气瓶,能使木条燃烧更旺的是氧气,能使木条熄灭的是二氧化碳,可以鉴别,故选项正确。

B、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没有气味,用闻气味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C、分别测定它们的密度,操作较为复杂,能鉴别但不是最常用的方法,故选项错误。 D、氧气和二氧化碳均为无色气体,用观察颜色的方法不能鉴别,故选项错误。 故选:A。

要根据两种气体性质的不同,设计的方案能出现两种明显不同的实验现象,才能达到一次鉴别出两种气体的目的。

本题考查了常见气体的鉴别方法,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所要鉴别气体的性质的差别,根据实验中是否出现明显的不同现象判断能否鉴别。 7.【答案】D

【解析】解:A、洗洁精和酒精去油污的原理相同错误,因为一个是乳化现象,一个是溶解现象;故选项错误;

B、石油是纯净物,也是有机物错误,因为石油是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错误,因为催化剂既能加快反应的速率,也能减慢反应的速率;故选项错误;

D、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正确,故选项正确; 故选:D。

A、洗洁精和酒精去油污的原理相同错误;B、石油是纯净物,也是有机物错误,因为石油是混合物;C、催化剂的作用是加快反应速率错误;D、铁器在干燥的空气中不易生锈正确。

本考点考查了乳化现象、金属的锈蚀、物质的分类、催化剂的作用等,考查的知识点比较多,综合性比较强,要加强记忆,理解应用。 8.【答案】B

【解析】解:铁是人体血液中血红蛋白重要的组成元素之一,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故选:B。

根据铁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进行分析。 此题主要考查元素与人类的关系,正确掌握各元素的生理功能与缺乏症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9.【答案】C

【解析】解:A、焚烧大量秸秆,会产生大量的烟尘等会引起空气污染,故A说法不正确;

B、全面禁止化石燃料的使用是不现实的,当前离不开化石燃料,故B说法不正确; C、废旧电池中含有酸和某些重金属等,处理不当会造成环境污染,故C说法正确;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会引起水体的污染,故D说法不正确。

第6页,共12页

故选:C。

根据防止空气、水土污染的措施分析判断有关说法。

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实际相关的题目已渐渐成为化学考查的新宠。 10.【答案】D

【解析】解:A、水能溶解很多种物质,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故A正确;

B、软、硬水可以用肥皂水来区分,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少的是硬水,遇肥皂水产生泡沫多的是软水,故B正确;

C、由于活性炭具有吸附性,水中有异味时可加入活性炭除味,故C正确; D、由“电解水时“正阳负氢、氢二氧一”可知,电解水时在正极得到氧气,故D错误。 故选:D。

A、根据水的应用分析;

B、根据软、硬水的区别方法分析; C、根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分析;

D、根据电解水时“正阳负氢、氢二氧一”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有关水的知识,难度不大,水的知识是中考的热点,应加强学习。 11.【答案】A

【解析】解:化学反应前后,一定会发生变化的是分子种类、物质种类,一定不变的是原子种类、元素种类。 故选:A。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参加反应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是因为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即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原子的种类、总个数不变,这是书写化学方程式、判断物质的化学式、判断化学计量数、进行相关方面计算的基础。 12.【答案】B

【解析】解:A、氧气能供给呼吸应用于医疗急救,正确; B、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应用于可做保护气,错误; C、石墨具有导电性应用于制作电极,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应用于冶炼金属,正确; 故选:B。

根据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解答。

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反映物质的性质。 13.【答案】C

【解析】解:A、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 B、镁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 C、铜不能和硫酸亚铁反应;

D、铝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铝和铁。 故选:C。

金属活动性顺序中,排在氢前面的金属,能和稀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排在前面的金属,能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要会利用金属活动顺序表分析实验,氢前边的金属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但氢后边的金属不会与稀硫酸、盐酸反应,前边的金属会把后边的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第7页,共12页

14.【答案】A

【解析】解:A、CO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B、氯化钠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硝酸钾,硝酸钾含量较少,不能形成饱和溶液,用降温结晶的方法分离不出硝酸钾,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C、Cu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氧化铜,反而会把原物质除去,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D、HCl与适量的AgNO3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沉淀和硝酸,能除去杂质但引入了新的杂质硝酸,不符合除杂原则,故选项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选:A。

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质题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物质的分离与除杂是中考的重点,也是难点,解决除杂问题时,抓住除杂质的必需条件(加入的试剂只与杂质反应,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是正确解题的关键。 15.【答案】D

【解析】解:A、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温度有关,搅拌的目的是增大物质的溶解速率,不会增大溶解度,故A错误;

B、将T℃的甲、乙两种饱和溶液降温,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溶质质量分数不变,故B错误;

C、2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大于10g,所以乙是易溶性物质,故C错误;

D、搅拌后固体甲完全溶解,放置一段时间后,甲溶液中有固体析出,所以甲溶于水的过程中一定放出热量,故D正确。 故选:D。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本题难度不是很大,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16.【答案】2F S2? NaHCO3 H2O2

【解析】解:(1)原子的表示方法:用元素符号来表示一个原子,表示多个原子,就在其元素符号前加上相应的数字,所以两个氟原子表示为2F; (2)由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可知,

表示为S2?;

?1

(3)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化学式为:NaHCO3;

(4)元素化合价的表示方法:确定出化合物中所要标出的元素的化合价,然后在其化学式该元素的上方用正负号和数字表示,正负号在前,数字在后,所以H2O2中氧元素化合价表示为H2O2。 故答案为:(1)2F; (2)S2?;

(3)NaHCO3;

第8页,共12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