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社会学模拟题 总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劳动社会学模拟题 总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4a4a4bf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e6

答案:BD

20. 发达国家职业结构变化的趋势和规律是( )。 A.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减少 B.体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C.技术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D.脑力型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增加 E.非技术职业的劳动者所占份额不断提高

答案:ACD

21. 下面属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特点的是( )。

A.速度比较快B.达到的水平比较高C.空间分布不平衡 D.老龄化趋势进程日趋显著E.老龄化趋势尚不显著

答案:ABCD

22. 劳动保护的意义包括( )。

A.是满足劳动者安全需求和社会性需求的重要保证B.是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

C.是保障社会公共利益、维持社会秩序稳定的需要D.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 E.是防止两极分化的需要

答案:ABC

23. 下面不属于劳动安全与健康保护的主要内容的是( )。

A.劳动时间的限制B.提高劳动者素质C.劳动速度的限制D.劳动物质条件的改善E.保护劳动者的收入

答案:BE

24. 下面属于梅耶提出的人际关系理论内容的是( )。

A.证明影响人劳动积极性的不仅有物质条件因素,也有社会和心理因素 B.影响工人劳动生产率最重要的是工作中的人际关系

C.传统管理只研究正式群体,而霍桑实验还提出了非正式群体,这种非正式群体可影响正式组织中人们的行为 D.在领导类型上,霍桑实验强调了领导和群众沟通意见的重要性 E.工人不是单纯追求经济效益的“经济人”,而是追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社会人”

答案:ABCDE

25. 直线制正式组织结构的四大特征是( )。

A.指挥的等级链B.职能的专业化分工C.权利和责任的一贯性政策D.决策的独立性E.工作的标准化

答案:ABCE

26. 在知识经济时代,组织结构原有的三个核心内容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主要表现为( )。 A.决策的集中化将让位于分权化B.规范化将让位于创造力

C.非正式结构变得越来越重要D.纵向层次结构向横向层次结构转变 E.虚拟组织将越来越盛行

答案:ABD

27. 下面关于马斯洛的需要理论叙述正确的是( )。

A.需要是人类行为积极的动因和源泉,需要引起动机,动机驱动行为

B.人的需要分为七个层次,七种需求从低级向高级逐渐上升,只有当低一级需求获得基本满足后,追求高一级需求才会成为驱动力

C.人的需求具有意识性,从而使需求层次理论可以跨文化、跨阶级存在 D.生存需要、关系需要和成长需要是人的三种核心需要

E.每个人在不同时期都有一个占主导地位的需要,它是在七种需要中力量最强的一个

答案:ABE

28. 美国耶鲁大学的克来顿·艾尔德认为人有三种核心需要,它们是( )。

5

A.生理需要B.生存需要C. 社交需要D.关系需要E.成长需要

答案:BDE

29. 下面对公平理论的局限性叙述正确的是( )。

A.公平是一种基于个人认知和判断的评价,带有极强的主观性

B.在当今时代,人们收益中的内在报酬所占比重越来越大,此类报酬难以量化,因而在收益比较时员工更容易产生不公平的感觉

C.管理者对员工的判断结果很难了解,很难把握和直接改变员工主观认知上的不公平 D.公平理论并不具有实际可应用的价值. E.当今时代公平理论侧重于工资的合理性研究

答案:ABC

30. 下面属于“复杂人”假设的主要观点的是( )。

A.人在同一时期内会有各种需要和动机,它们会相互作用并整合为一个整体,形成复杂的动机模式

B.由于人的需要和能力的不同,没有一套适合于任何时代、任何组织和个人的、普遍的、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C.在现代工业生活条件下,一般人的智慧潜能知识部分地得到了发挥 D.由于工作和生活条件的变化,人会不断产生新的需要和动机

E.一般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参加工作的,只有金钱和其他的物质利益才能激励他们努力工作

答案:ABD

三、名词解释题(共5题,合计15分) 31. 劳动社会化

答案:劳动社会化是一个与生产力发展相联系的概念。主要是指孤立、狭小的劳动转变为由紧密的、大规模的分工和协作联系起来的共同劳动的过程。

32. 三方性结构

答案:在制定劳动法规、调整劳动关系、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中,政府、雇主和雇员代表共同参与决定,相互影响和制衡,这是调整劳动关系的有效机制。这种制度结构包括:制定最低劳动标准、最低生活保障、对工会组织在法律上的确认三个构成要素,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

33. 劳动保护

答案: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

34. 人际吸引

答案:是指个体在客观上体验到的对他人的依存关系,是个体间在感情方面相互喜欢与亲和的表现。它经历了注意(对交往对象产生兴趣)、认同(了解对方的思想和行为并予以接纳)、相同(对交往对象产生亲切、喜欢等情感上的肯定)和交往(双方开始接触、交往并努力建立良好的人关系)四个阶段。

35. 群体结构

答案:是对群体组成秩序的研究,指群体内部各构成部分之间所确立的关系形式。

四、简答题(共6题,合计30分)

36. 简述劳动社会化的内容和发展进程。

答案:劳动社会化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资料由单个人分散使用变为许多人共同使用,从而节约了生产资料。

(2)劳动操作过程的社会化:劳动操作过程日益分解,每个人只完成总操作过程的极小部分,从而使最终产品成为许多人共同完成的、名副其实的社会产品。

(3)劳动成果的社会化:劳动的目的已不是直接满足劳动者个人的需要,而是满足他人的、市场的、社会的需要。

劳动社会化的发展进程可划分为四个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简单协作阶段,以手工劳动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阶段,机器大工业阶段和以微电子为主角的新的技术革命阶段。

37. 简述三方性原则所体现的内容。

答案:三方性原则是劳动关系方面的国际惯例,体现在三方原则上赋予劳动者在国际劳动立法活动中与政府和雇主享有平等的发言权和表决权,从而提高了劳动者的地位,保护了劳动者最基本的平等权。在有关劳动关系的处理上,要有劳工、雇主和政府三方面的参与,例如,劳动争议处理中的仲裁,其委员会就是由这三方人员共同组成的。

6

38. 为什么说劳动者的性别结构反映劳动社会的现状?试简要回答。 答案:性别是劳动者的自然特征,但劳动者的性别结构从多重侧面反映了劳动社会的现状。劳动者的性别结构是男、女劳动者占总劳动者的比例。首先,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社会的文明程度。落后与保守的社会势力并不鼓励妇女参与公共生产劳动,只有在先进文明的社会中,妇女才能与男子一样,享有参与公共生产劳动的机会。其次,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所占的比重反映了生产装备的先进程度,只有当机械化和自动化在相当程度上消灭了重体力劳动时,妇女才能大规模地参与工业生产劳动。

第三,男女劳动者在各行各业中的比例,反映着性别分工及其合理程度。

另外,妇女素质的高低、就业意识的强弱、家务劳动负担的多少,也可能影响女职工在全体职工中的比重。

39. 简述年龄结构老龄化对劳动生产率的影响。 答案: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首先,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导致劳动力的不足。劳动力是构成生产力的最基本的要素,劳动力数量及其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次,人口老龄化不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将会对经济发展产生一些不利影响。

第三,人口老龄化还会导致养老经费的不断增加,从而导致消费基金的增加,使积累基金相对减少,这对扩大投资无疑是不利的,从而对经济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40. 简述劳动保护的主要内容。 答案:

劳动保护是指国家和社会(包括企业)为保护劳动者在生理、经济和社会各方面的权益而采取的各项保障和维护措施的统称。它包括以下内容:

(1)劳动安全和健康保护,即对劳动者的生理保护,是劳动保护最基本的内容。 (2)劳动的经济条件的保护,指对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劳动收入的保护。

(3)劳动的社会条件的保护,指对劳动力素质、职业稳定和提升机会、良好的人际关系和企业管理的权利等的保护。

41. 试简述劳动群体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和消极功能。

答案: 1)非正式结构的积极功能从积极的方面来看,有以下两方面:第一,能够减轻成员在组织中的心理压力,增强组织的稳定性。第二,有助于增强社会组织的灵活性。

(2)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对非正式结构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和必要的干预而任其发展,则有可能降低组织的效率,妨碍组织目标的实现。非正式结构的消极功能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当非正式结构在目标、利益和规范等方面与正式结构不一致时,如果不加以合理引导,容易产生消极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破坏组织的整合力。第二,非正式结构容易形成传播“小道”消息和散布流言蜚语的源头,影响组织的凝聚力。第三,放任非正式结构的发展,还可能带来一些极端的情况,破坏组织系统的正常运行。如组织内部出现拉帮结派、徇私舞弊,阻挠变革、压制先进等现象。

五、论述题(共1题,合计20分)

42. 试阐述劳动士气激励理论中的人性假设与X、Y、Z理论。 答案: 阐述三个层次: (1)“经济人”假设和“X理论”;(2)“自我实现型人”假设与“Y理论”;(3)“复杂人”假设与“Z理论”。

劳动社会学模拟题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共10题,合计10分)

1. ( )是劳动社会学研究的主体,是形成劳动领域社会关系和社会结构的基本因素。 A.劳动B.劳动力C.劳动者D.劳动行为

答案:C

2. ( )体现着劳动者素质结构的本质层面,是劳动者素质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A.文化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健康D.劳动者的现代化

答案:B

3. 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常用( )作为衡量劳动者态度的综合指标。 A.社会地位满意度B. 收入满意度C.环境满意度D.工作满意度

答案:D

4. ( )是产生劳动者先进的价值观念的物质基础。

A.先进的生产力B.先进的生产关系C.优越的生活条件D.先进的生产技术

7

答案:A

5. ( )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A.企业意识B. 企业形象C.企业价值观念D.企业规范

答案:C

6. 将劳动者行为分为劳动性行为和非劳动性行为的依据是( )。

A.从劳动者行为的组织特征角度B.从劳动者行为与生产劳动过程有无直接联系 C. 从劳动者行为的个体角度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B

7. 劳动者行为中最主要的社会行为是( )。

A.劳动性行为B . 非劳动性行为C.劳动者群体行为D.正式行为

答案:A

8. 劳动者社会化过程中为未来工作中的真实角色作准备的阶段是( )。 A.预期社会化B. 基础社会化C.继续社会化D.初始社会化

答案:A

9. 影响劳动者劳动决策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

A.劳动者的收入水平B.闲暇时间的多少C.劳动环境的好坏D.劳动的社会地位

答案:A

10. ( )构成了现代人类生活方式的基本内容。

A.劳动B. 闲暇C.劳动和闲暇D.以上答案都不对

答案:C

二、多项选择题(共10题,合计20分) 11. 劳动者的社会素质包括( )。

A.文化素质B.思想道德素质C.劳动者的现代化D.劳动观念E.心理素质

答案:ABC

12. 对劳动者态度的研究内容有( )。

A.工作环境B.同事C.职位变化D.工作任务本身E.工作时间

答案:ABCDE

13. 一个现代化的人的综合特征包括( )。

A.头脑开放,能理解各种不同观点,尊重和自己的观点有分歧的意见 B.乐于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能适应社会变革 C.对未来充满希望,从不被挫折击败

D.普遍的信任感,对周围的人、制度和组织给予信任 E.有很强的时间观念,是现在取向或未来取向

答案:ABDE

14. 劳动者的自我控制形式包括( )。

A.情绪控制B.自主控制C.心理控制D.诱导控E.胁迫控制

答案:BDE

15. 下面选项对劳动者与宏观社会环境的关系叙述正确的是( )。

A.劳动者是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的主要体现者,劳动者在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中起决定作用 B.社会习俗和社会规范在劳动者身上得到广泛的体现,并且通过劳动者的延续在代际间传承

C.宏观社会文化环境制约着劳动者,宏观社会文化环境一旦形成,动者就必须服从这种环境的要求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