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学及炮制学(9)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中药药剂学及炮制学(9)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44cbf3f90f76c661371a94

第九章 外用膏剂 第一节 概述 一、外用膏剂的含义、特点与分类 1、含义:外用膏剂系指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专供外用的半固体或近似固体的一类制剂。 2、特点:外用膏剂具有保护、润滑、局部治疗作用,也可以透过皮肤和粘膜起全身治疗作用(也称为经皮给药系统,TDDS,或经皮治疗系统,TTS)。 3、分类:外用膏剂可分为软膏剂、膏药、贴膏剂(橡胶膏剂,巴布膏剂、贴剂)以及凝胶剂等。 二、药物的透皮吸收的途径及影响因素 1、药物透皮吸收过程:吸收包括释放、穿透及吸收三个阶段。释放系指药物从基质中脱离并扩散到皮肤或粘膜表面;穿透系指药物通过表皮进入真皮、皮下组织,对局部起作用;吸收则是透过皮肤或粘膜通过血管或淋巴管进入体循环而产生全身作用。 2、透皮吸收途径: 外用膏剂透皮吸收的途径有①完整的表皮②皮肤的附属器:毛囊、皮脂腺和汗腺。其中,完整表皮的角质层细胞及其细胞间隙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毛囊、皮脂腺和汗腺不是透皮吸收的主要途径。 3、影响透皮吸收的因素 (1)皮肤条件:①应用部位②病变皮肤③皮肤的温度与湿度④皮肤的清洁 (2)药物性质:脂溶性药物比水溶性药物更易穿透皮肤。药物必须具有合适的油、水分配系数,即具有一定的油溶性和水溶性的药物穿透作用较理想。相对分子质量越大,吸收越慢,一般选用分子量较小的,药理作用强的药物。 (3)基质的组成与性质:①基质的组成、类型和性质,直接影响药物的释放、穿透和吸收。药物的吸收在乳剂型基质中最快(与基质具有表面活性有关),在吸水性软膏基质(凡士林加羊毛脂)、硅酮及豚脂次之,烃类基质中最差。 ②基质的PH值影响弱酸性与弱碱性药物的穿透与吸收。当基质的PH小于弱酸性药物的Pka或大于弱碱性药物的Pka时,药物的分子型(比离子状态)显著增加而有利于吸收吸收。 ③附加剂:基质中添加表面活性剂、透皮促进剂等能增加药物的穿透性,有利于吸收。 ④增加皮肤的水合作用的基质,也能增加药物的渗透性。油脂型基质的水合作用较强利于吸收,W/O次之,O/W最差。 (4)其他因素:药物浓度、应用面积、应用次数、与皮肤接触的时间等与药物吸收的量成正比。 第二节 软膏剂 一、软膏剂的含义与特点 1、含义:软膏剂系指药物、药材细粉、药材提取物与适宜基质混合制成的半固体外用制剂。软膏剂常用的基质有油脂性、水溶性和乳剂型基质,其中乳剂型基质制成的软膏亦称乳膏剂。 2、特点:①软膏剂多用于慢性皮肤病,对皮肤、粘膜起保护、润滑和局部治疗作用,急性损伤的皮肤不能使用软膏剂②软膏剂中的药物通过透皮吸收,也可产生全身治疗作用。 二、软膏剂的常用的基质 理想的基质应符合下列要求:①具有适宜的稠度、粘着性和涂展性,无刺激性。②能与药物的水溶液或油溶液互相混合。③能作为药物的良好载体,有利于药物的释放和吸收。不与药物发生配伍禁忌,性质稳定。④不妨碍皮肤的正常功能与伤口的愈合。⑤易洗除,不污染衣物。 (一) 油脂性基质(油脂性基质包括油脂类、类脂类及烃类) 特点:①润滑、无刺激性,并能封闭皮肤表面,减少水分蒸发,促进皮肤的水合作用,故对皮肤的保护及软化作用比其他基质强,能与较多的药物配伍。②但油腻性及疏水性大,药物释放较差,不易与水性液混合,也不易用水洗除,不宜用于急性炎性渗出较多的创面。 1、油脂类:高级脂肪酸甘油酯及其混合物。此类基质常用的有豚脂、植物油、氢化植物油等。中药油膏常用麻油与蜂蜡的熔合物为基质。 2、类脂类:①羊毛脂:有较大的吸水性,可吸水150%,甘油140%、70%的乙醇40%。由于羊毛脂的组成与皮脂分泌物颇相似,故可提高软膏的渗透性。 ②蜂蜡(黄蜡、白蜡)、虫白蜡、鲸蜡。常用于调节软膏的稠度。 3、烃类: ①凡士林:具有适宜的稠度和涂展性,吸水性较低(约吸收5%水分),故不适宜用于有多量渗出液的伤患处。

21

与适量的羊毛脂或胆甾醇合用,可增加其吸水性。本品对药物的释放与穿透较差,加入适量的表面活性剂可改善。 ②固体石蜡和液状石蜡。亦是常用的烃类基质,常用于调节软膏剂的稠度。 4、硅酮(硅油):常用二甲聚硅与甲苯聚硅,本品对皮肤无刺激性,润滑而易于涂布,不污染衣物。具防水功能,对氧和热稳定,常与油脂型基质合用制成防护性软膏。本品对眼有刺激,不宜作为眼膏剂基质。 (二)乳剂型基质 可用于亚急性、慢性、无渗出的皮肤病,忌用于糜烂、溃疡及化脓性创面。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制成乳剂型软膏。 1、一般O/W型乳剂基质中,药物的释放和穿透较其他基质快。但是,当O/W型乳剂基质用于分泌物较多的皮肤病时,可与分泌物一同重新进入皮肤而使炎症恶化。不宜使用。遇水不稳定的药物不宜用乳剂型基质。此外,O/W型乳剂基质易干涸、霉变,常加入保湿剂、防腐剂等。 2、 W/O型乳剂基质俗称冷霜,能吸收部分水分,但不能与多量水混合,透皮良好,涂展性差。 (三)水溶性基质 由天然或合成的水溶性高分子物质组成。 特点:能吸收组织渗出液,释药较快,无刺激性,可用于糜烂创面和腔道粘膜,但润滑作用较差,易失水干涸,故常加保湿剂与防腐剂,以防止蒸发与霉变。 (1)纤维素衍生物:甲基纤维素(与冷水形成复合物而胶溶)、羧甲基纤维素(与冷、热水形成凝胶状) (2)聚乙二醇(PEG):吸湿性好,可吸收分泌液,外观虽为油样,但易洗涤。可与多数药物配伍,因药物释放和渗透较快,可充分发挥作用。本品与苯甲酸、鞣酸、苯酚等混合可使基质过度软化;可降低酚类防腐剂的防腐能力;长期使用可致皮肤干燥。 (3)卡波姆(卡波普):又称聚丙烯酸。以此作基质,涂用舒适,尤适于脂溢性皮炎的治疗。 三、软膏剂的制备 1、基质的处理:油脂性基质应先加热熔融,趁热滤过,除去杂质,再加热到150℃约1h加热灭菌并除去水分。 2、药物的处理及加入基质中的方法 (1)不溶性固体药物:应先制成细粉、极细粉或微粉,然后先与少量基质研匀,再逐渐递加其余基质并研匀,或将药物细粉加到不断搅拌下的熔融基质中,继续搅拌至冷凝。 (2)脂溶性药物用植物油提取:应加热提取,去渣后再与其他基质混匀,或用油与基质共同加热提取,去渣后冷凝即得。 (3)可溶性药物:水溶性药物与水溶性基质混合时,可直接将药物水溶液加入基质中;与油脂性基质混合时,一般应先用少量水溶解药物,以羊毛脂吸收,再与其余基质混匀,与乳剂基质混合时,在不影响乳化的情况下,可在制备时将药物溶于相应的水相或油相中;油溶性药物可直接溶解在熔化的油脂性基质中。 (4)中药浸出制剂:中药煎剂、流浸膏等药物,可先浓缩至膏状,再与基质混合。固体浸膏可加少量溶剂,如水、乙醇等使之软化或研成糊状,再与基质混匀。 (5)共熔成分:如樟脑、薄荷脑、麝香草酚等并存时,可先研磨使共熔后,再与冷至40℃左右的基质混匀。 (6)挥发性药物或热敏性药物。应使基质降温至40℃左右,再与药物混合均匀。 3、软膏剂的制法 (1)研和法:软膏基质由半固体和液体组分组成或主药不宜加热,且在常温下通过研磨即能均匀混合时,可用研和法。 (2)熔合法:软膏基质的熔点不同,在常温下不能均匀混合,将熔点较高的基质(蜂蜡、石蜡)熔化后,加入其他低熔点的(凡士林、羊毛脂)组分。 (3)乳化法:将油性组分(油相)臵水浴70~80℃上熔化,如药物溶于油,则加入油相溶解,若溶于水,则加入水相中,并加热到与油相同温度(约80℃),搅拌下缓缓加入到基质中,到冷凝。 四、眼膏剂 1.含义:药物与适宜基质制成的供眼用的无菌软膏剂。 2.特点:比一般滴眼液疗效持久,且能减轻眼睑对眼球的摩擦。 3.常用基质为凡士林:液体石蜡:羊毛脂(8:1:1)。该眼膏基质易于泪液及水溶性药液混合,且易附着于眼结膜上并促进药物的渗透,尤适用于作抗生素和中药眼膏的基质。 4.制备在无菌条件下。

22

5.质量要求:均匀细腻,稠度适宜,易涂布于眼部、无刺激、无微生物污染。 第三节 黑膏药 一、黑膏药的含义与特点 含义:黑膏药系指药材、食用植物油与红丹经高温炼制成膏料摊涂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供皮肤贴敷的外用制剂。黑膏药一般为黑褐色固体,用前须烘软后贴于皮肤上。黑膏药基质的主要组分为高级脂肪酸的铅盐。 特点:可起保护、封闭、治疗作用;兼有外治和内治作用。常用于治疗疮、疖、跌打损伤、风湿痹痛;作用比软膏剂持久;穴位贴敷效果优于非穴位贴敷。 二、黑膏药的制备 1、黑膏药基质的原料 (1)植物油:以麻油为最好。 (2)红丹:其主要成分为四氧化三铅(Pb3O4),含量要求在95%以上。红丹在用前应干燥,使成松散细粉后,再加入油中,否则易聚成颗粒,下丹时沉于锅底,不易与油充分反应。 2、黑膏药的制备过程 黑膏药的制备分为药料提取(炸料)→炼油→下丹收膏→去?火毒?→摊涂等过程。其中炼油、下丹收膏是关键操作。 (1)药料提取(炸料):一般药材采用油炸,先加质地坚硬的动物甲、角及植物根炸黄,再加入花、草、叶、皮等质地疏松药材,炸至表面深褐,内部焦黄(油温200~220℃);过滤,除药渣,得到药油。 可溶性或挥发性的药材,如乳香、没药、冰片、樟脑等可先研成细粉,等膏熬成,摊涂前加入已熔化的膏药中混匀;贵重药材,如麝香等可研成细粉,待膏药摊涂后撒布于表面。 (2)炼油:油温300℃以炼制?滴水成珠?为度。 (3)下丹收膏:在炼成的油液中加入红丹,反应生成脂肪酸铅。下丹时油温应在320℃左右。油丹用量比(500:150~200)(冬少夏多)。药油由棕褐色进而成为黑色的稠膏状物,为检查膏药的老、嫩程度,可取少量滴于水中,数秒钟后取出。膏粘手,表示太嫩;膏不粘手,又稠度适当,表示合格;膏发脆,表示过老 (4)去?火毒?:油丹化合制成的膏药若直接应用,常对局部产生刺激,轻者出现红斑、瘙痒,重者发疱、溃疡,这种刺激反应俗称?火毒?。所谓?火毒?,很可能是在高温时氧化及分解生成的具刺激性的低分子产物,如醛、酮、脂肪酸等。徐徐浸入冷水中浸渍,溶解低分子化合物,以去火毒。 (5)摊涂;取膏药团块臵适宜的容器中,在水浴上熔融,加入细料药物,搅匀。用竹签蘸取规定量的膏药,摊于纸或布等裱背材料上,折合包装,臵阴凉处贮藏。 第四节 贴膏剂 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化学药物与适宜的基质和基材制成的供皮肤贴敷,可产生局部或全身性作用的一类片状外用制剂。 橡胶膏剂 含义:指药物与橡胶等基质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一种外用制剂。 特点:黏着力强,无须预热可直接贴敷;不污染衣物,携带方便;有保护伤口及防止皲裂等作用。 组成:①裱背材料。一般采用漂白细布;②膏料。由橡胶等基质与治疗药物组成;③膏面覆盖物。塑料薄膜或玻璃纸,用以避免相互粘着及防止挥发性药物的挥散。 贴剂 药材提取物、药材或和化学药物与适宜的高分子材料制成的一种薄片状贴膏剂 主要由裱褙层、药物贮库层、粘胶层以及防粘层组成。(4项) 巴布剂 药物或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亲水性基质及适宜的辅料混匀后,涂布于裱褙材料上制成的外用贴膏剂。 使用方便,贴敷舒适,皮肤角质层易软化,水合作用增强。有利药物的透皮吸收。缺点是粘性较差。 ① 裱褙材料 ② 膏料层 ③保护层 橡胶膏剂的基质 (1)橡胶:基质的主要原料,具有弹性、低传热性、不透气和不透水的性能。 (2)增粘剂:常用松香、甘油松香酯、氢化松香、β-蒎烯材料等,具有抗氧化、耐光、耐老化和抗过敏等性能。

23

(3)软化剂:常用的软化剂有凡士林、羊毛脂、液状石蜡、植物油等。可使生胶软化,增加可塑性,增加胶浆的柔性和成品耐寒性,改善膏浆的粘性。 (4)填充剂:常用氧化锌、锌钡白(俗称立德粉)。氧化锌(药用规格)能与松香酸生成松香酸的锌盐而使膏料的粘性上升,具有系结牵拉涂料与裱背材料的性能;同时亦能减弱松香酸对皮肤的刺激,还有缓和的收敛作用。锌钡白常用于热压法制橡胶膏剂,其特点是遮盖力强,胶料硬度大。 橡胶膏剂的制备:1、溶剂法 药料提取-膏浆制备-涂布-切割-加衬-包装 2、热压法 第五节 凝胶剂 一、凝胶剂的含义、组成与特点 凝胶剂系指药材提取物与适宜的基质制成的、具凝胶特性的半固体或稠厚液体的制剂。2005年版药典规定,凝胶剂除另有规定,限局部用于皮肤及体腔如:鼻腔、阴道和直肠。 组成:药物加基质 基质及分类 水性凝胶:用水、甘油或丙二醇与纤维素衍生物、卡博姆和海藻酸盐、西晃耆胶、明胶、淀粉等构成。应用较多。易于涂展,能吸收组织渗出液,不妨碍皮肤正常功能。基质黏度小,有利于水性药物的吸收。 油性凝胶:液体石蜡与具氧乙烯或脂肪油与胶体硅或铝皂、锌皂组成。必要时加入保湿剂、防腐剂、抗氧剂、透皮促进剂等附加剂。 第六节 外用膏剂的质量要求 1、软膏剂:应均匀、细腻,具有适当的粘稠性,易涂于皮肤或粘膜上并无刺激性。并不得检出金黄色葡萄球菌,眼膏剂应无菌,无酸败、异臭、变色、变硬、油水分离等现象。 2、黑膏药:应乌黑发亮,油润细腻,老嫩适度,摊涂均匀,对皮肤无刺激性。加温后能贴于皮肤上,不脱落,不移动。 3、贴膏剂的质量要求:膏面应光洁、厚薄均匀、色泽一致,无脱落、失粘现象。布面应平整、洁净、无漏膏现象。 橡胶膏剂、巴布剂的含膏量、橡胶膏剂的耐热性、巴布吉的赋形性、各种贴膏剂的黏附力、微生物限度应符合规定。

24

巴布剂的制备: 药物+基质-混匀-膏料-涂布-压防粘层-切割-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