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7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40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第三部分 区域可持续发展 第17章 区际联系与区域协调发展 40 资源的跨区域调配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53fa4e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3167c7e

1.对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及其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以解决华北平原的盐碱化问题 ②有利于改善丙地大运河航运条件 ③丙至戊段可以自流引水 ④可缓解戊地的用水紧张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南水北调东线工程对长江可能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可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 B.可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 C.可降低甲地咸水入侵发生的可能 D.可改变长江口外海洋潮汐的规律

解析:第1题,把长江水调往北方,可能导致华北平原部分地区地下水位上升,引起次生盐碱化,不会解决盐碱化问题,①项错;南水北调东线在黄河以南需逐级提水,丙河段水量较过去增多,有利于改善航运条件,②项正确;丙至戊段中,丙丁之间北高南低,无法自流,丁至戊段南高北低,可自流,故③项错误;把长江水调往华北平原,一定程度上缓解了

5

戊地用水紧张,④项正确。故D符合题意。第2题,南水北调工程是为了解决或缓解北方缺水的问题,必须保证水源地的水质不出现问题,这样可以提高社会对长江水质的关注,A项正确。南水北调,使得长江的径流入海量相对减少,不会促使长江的泥沙向海洋输送,B项错误。南水北调使长江的入海径流减少,可能使甲地咸水入侵的概率加大,不会降低咸水入侵问题,C项错。长江口外海洋潮汐规律是由日、月、地球相互间的作用力产生的,不会受南水北调工程的影响,D项错。

答案:1.D 2.A

(2016·潍坊市期末)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于2014年12月12日正式通水。下图示意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沿线。读图,完成3~4题。

3.我国实施南水北调的主要原因是( ) A.北方河流含沙量大,不利于生产和生活 B.华北地区供水紧张,长江流域水源富余 C.我国工农业生产的重心北移 D.减轻长江流域的洪涝灾害

解析: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资源分布和需求的空间分布不平衡,且分布不协调。 答案:B

4.南水北调中线通水,其影响是( )

6

A.减轻汉江下游泥沙淤积 B.增大华北地区江河泄洪压力 C.从根本上解决北京用水紧张问题 D.为沿线大中城市提供生活和生产用水

解析:南水北调中线通水,使汉江下游径流量减小,冲刷作用减弱,泥沙淤积加重,A错;主要是在枯水期调水,故B错;调水量有限,能缓解北京用水紧张问题,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C错;沿线大中城市生活和生产用水来源增加,D对。

答案:D

(2016·临沂四中期末)读中亚(哈萨克斯坦、土库曼斯坦和乌兹别克斯坦)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建设规划图,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中亚三国出口天然气管道和沿线环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滨里海输气管道输送的是哈萨克斯坦的陆上天然气资源 B.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气候环境更恶劣 C.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的环境意义主要是促进沿线降污减排 D.中亚—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新疆

解析:滨里海输气管道天然气资源由土库曼斯坦里海大陆架和西部陆上气田、哈萨克斯坦天然气组成;跨里海输气管道、纳布科输气管道沿线地区受西风影响较大,气候相对优越一些;土库曼斯坦—印度输气管道可以为沿线提供大量优质的天然气资源,从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降低大气污染程度。中亚—中国输气管道天然气消费地主要是我国东部沿海。

答案:C

6.东、南、西、北4个方向天然气外输工程的规划和建设,利于中亚( )

7

A.发挥中亚经济、技术优势,推动天然气化工的发展 B.推动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相关产业发展,增加就业机会 C.增加中亚资金流出量,进一步发挥区域协调效应 D.保护植被,根本上改变区域气候特征

解析:国际天然气跨区域调配中,中亚具有的是资源优势,经济、技术优势主要是在天然气输入地区;增加中亚资金流入量;天然气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可以保护植被,改变区域气候一些性状,但不会根本上改变气候特征。

答案:B

(2016·常州质检)2012年10月29日10时,在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的长江岸边,皖电东送工程长江大跨越南岸跨越塔地线支架成功就位。皖电东送工程是2011年度国家发改委批准的国家重点工程,该工程建成后,每年将向上海等地输送超过500亿度电。下图为“皖电东送工程路线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

7.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等地输送的是以________为主要能源的电力( ) A.天然气 B.石油 C.煤炭 D.水能

8.关于皖电东送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提高煤炭产业发展层次

B.使该地区的经济优势转变为资源优势,减少就业机会 C.改善安徽省淮南地区的环境状况

D.改变以煤为主的能源利用结构,提高清洁能源的利用比例

解析:第7题,由图示可知,皖电东送工程的起点是安徽省的淮南市,而该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煤炭产地,因此皖电东送工程向上海、浙江等地输送的是以煤炭为主要能源的电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