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完整版)中外美术史(整理复习大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74c2902aea81c758f5f61fb7360b4c2f3f2a64

对人物心理有颇具匠心的考虑,把人物的奸诈,贪婪,虚伪毫不留情的揭示出来。 源于生活的这种真实美,代表了个体主义的时代精神。 (2)米勒:

<1>讴歌农村生活的大师,使平凡的农村生活场面放出奇光异彩:《簸谷者》《扶锄者》《拾穗者》。 <2>这种充满同情的真实描绘的深刻意义就在于它的质朴平凡,是对劳动者最好的颂歌。 <3>采用横的构图,让纪念碑一般的人物出现的森林尽头的旷野上:《牧羊女》《晚钟》。 (3)杜米埃:

<1>>反映城市生活的巨匠,以漫画和石版画进行讽刺,油画诙谐简洁:《宽恕》。 <2>最喜爱主题之一是艺术爱好者:令人开心和同情。

<3>略去与主题没有直接关系的一切:《三等车厢》《唐。吉诃德》

14.古希腊建筑柱式

希腊神庙建筑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 (1)多利亚式:

没有柱基,柱身粗壮,由上往下逐渐缩小.

中间略为鼓出,显示出承受压力时的坚忍,挺拔,严峻的气氛. 柱头简单,有方形柱冠和圆盘组成. 柱身刻有垂直,平行的浅凹槽。 (2)伊奥尼亚式:

精巧,纤细,柔美。

有柱基,柱身细长,上下变化不大,柱身凹槽更细密,更深. 柱头带涡形卷,檐壁有浮雕饰带。 柱式与希腊人对人体的崇拜有关: 多利亚式对刚强的男性人体的模仿。 伊奥尼亚式是对柔和女人体的模仿。

(3)科林斯式:是从伊奥尼亚式演变而来,柱头更为华丽,像一共花篮。

15.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印象主义崛起,欧洲艺术现代风采方见端倪: <1>印象主义是具有双重性的艺术思潮和流派:

经济生活中繁荣,发展与萧条现象矛盾而统一的共存,文学艺术也不可避免的具有双重性. 与传统风格相联系的一面和追求标新立异的一面。 <2>以新的视角真实的,科学的描绘客观世界

(包括光和空气氛围),描绘艺术家身边的现实,表达自己的感性和理性认识。 <3>开辟绘画语言的新天地:

用新的技巧展示客观世界和主观精神世界的丰富性,拓展了审美领域,为艺术家发挥个性提高了新的可能. 这些新思潮和新流派是艺术领域中的革命。 <4>印象主义:

是个松散的艺术社团,没有明确的纲领,在19世纪60-70年代以创新姿态登上法国画坛. 锋芒是:反对陈陈相因的古典画派和陷入矫揉造作的浪漫主义:在现代科学技术 (尤其是光学)的启发下,注重在绘画中对外光的研究和表现。

忽略物象的形,侧重视觉印象和光色效果:轮廓线减弱,外形朦胧和模糊,进而排除黑色,运用纯色,追求色调的高明度。

提倡户外写生:根据直接观察和感受,描绘阳光下的物象,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更多的注意绘画语言本身:有两种类型的画家群:以德加为代表和以莫奈为代表: 侧重描绘感受到的现实,记录瞬间的印象. 故意不求构图的完整性,追求偶然和率真的效果。

这群有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的青年团结在马奈的周围,形成与官方沙龙相对立的集团,并举办展览,自称为“无名的

25

画家,雕塑家和版画家协会”,在展品中莫奈的油画《印象。日出》的标题被批评家路易。勒鲁瓦在文章中借用加以讽刺,“印象主义”由此得名。

印象主义:

否认艺术创作中想象力的作用,排除叙事性的文学内容,使绘画语言得到充分发挥,满足了新兴市民阶层的审美需求,有革新的一面.

同时使绘画的另一些表现手段受到削弱,使社会和历史内容的绘画减少,忽视物体持久永恒的形,醉心于色彩和光线,必然为绘画中的形式主义和抽象主义开导了先河。 (1)马奈:

<1>与印象主义画派有密切的联系,但从未参加任何一届印象主要画展。 <2>画面明亮,有外光新鲜感: 《苦艾酒的嗜好者》:

强调光影对比,用直接写生法画成,瞬间效果突出.

色彩精练丰富,尤其注重黑色的作用,显示了他对学院传统的反叛。 《草地上午餐》《奥林匹亚》:用严谨写实的传统方法表达世俗精神。 (2)莫奈:

<1>最典型的印象主义画家,也是早期印象主义的创始人之一,并一生坚持印象主义画风。

<2>风景画:突破传统的题材和构图,以对母题的视觉经验的感知为主要出发点,以原色作画,造成强烈的效果,且富有写意性,有印象主义特有的率直和某些神秘色彩:

《印象。日出》:观察自然景象的千变万化,捕捉阳光,空气氛围下色调的美。

风景组画《草垛》《卢昂教堂》:忽视物象轮廓的写实,主要用光线和色彩表现瞬间的印象,追求色彩关系的独立的美。

《睡莲》:有恢弘的气势和迷人的艺术表现力。 <3>画面的朦胧性和宏大的装饰效果是其显著特色。 (3)雷诺阿:

主要画妇女肖像和裸体,充满快乐的气氛和感情色彩,画风更具温柔的诗意情调。 《煎饼磨房》:轮廓线减弱,色彩处理柔和,画面有令人陶醉的梦幻感。 (4)德加:

以画女工,著衣和沐浴的模特以及芭蕾舞演员出众,抓住一瞬间的动作:色调温暖,轻快和鲜明. 《苦艾酒》《熨衣妇》:表现对象在特点环境中的动作,神态和感情。

(5)西斯莱:风景画家,法国印象主义运动的核心人物之一:善于安排细节和处理画面,富有抒情的诗意《:阿尔让特伊的塞纳河》。 (6)毕沙罗:

印象主义中的关键人物之一:思想激进,有空想社会主义色彩.

把绘画上的革新与思想的自由解放联系在一起,同情农民,注重描写农民和农村景色。

(7)莫里索:有天赋,有温情的印象主义女画家,绘画题材取自周围的生活情景,画风典雅,精致,色彩富于微妙的变化。

16.新印象主义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1>“新印象主义”一词:由这派的理论家费内翁在美术杂志《现代绘画》上首次使用:追求绘画中的光与色的表现上进一步发展了。

<2>试图用光学科学来指导艺术实践:

根据色彩分割理论作画,也被称作“分割主义”:认为一切物象的色彩是分割的色彩:把不同的,纯色彩的点和块不经调混的并列在一起,颜色的彩度和亮度可以获得最鲜明的效果,而中间色则是在观赏者的视觉调混中形成。 具体敷色时用点彩的办法,又被称作“点彩派”。 <3>在艺术中灌注古典理性精神:

在某些方面恢复了绘画中物象的具体性和实在性,是对印象主义经验写实的某种反驳. 但过分注重法则,使绘画丧失了直观的生动性。 (1)修拉:

26

新印象主义的发起人:注重用图式来表达观念和情绪,理想精神很强,反映出某种程式化的倾向。 新印象主义最典型的作品是:《大碗岛星期天的下午》。

(2)西涅克:著有《从德拉克罗瓦到新印象主义》:系统阐述新印象主义理论。

17.后印象主义画派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1>“后印象主义”一词:泛指印象主义之后观念和实践上与印象主义相左的艺术潮流,从本质上说是对印象主义的否定,林风眠曾将其译成“反印象主义”。

<2>从不同的角度探讨艺术表现的本质:

塞尚:在深入研究自然中表现与自然相似的有真实感和动态感的图像. 凡高和高更:侧重精神性的表现,赋予画面以象征意味,注重线的作用。 <3>后印象主义直接影响了20世纪法国画坛的两大新思潮: 注重画面结构的立体主义.

注重色彩,线条动力与节奏的野兽主义。 (1)塞尚:

<1>专注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对色彩和明暗作沉着而深入的分析: 采用色的团块表现法来描绘物象的体积,深度. 用色彩的冷暖关系来造型。

<2>用几何因素构造的形象结构:厚实,严密,予人以沉重,压抑之感,充满结构和色彩的美和诗意。 <3>遵从古典艺术的原则,对物象的体面结构的研究暗示了而后的立体主义理论。

(2)凡高:注意提高色彩的强度,明度和张力,把色彩和线的表现力提高到一个新的境界,追求单纯感和表现力:静物《向日葵》室内画《夜间咖啡店》:充满对生命的爱,倾诉了内心强烈的感情。 (3)高更:

<1>主张舍弃细节及特征的描绘:

把感受加以压缩,强烈而集中的表现印象,观念和经验三者的综合.

使艺术具有力感和率直性,并具有普遍的象征意义,为后来的“综合主义”奠定了基础。 <2>把土著人理想化:表现土著人的神秘,庄重和痛苦。

<3>他的艺术活动反映了欧洲艺术回归原始:追求表现生命本源,追求野旷,奇异的倾向,与文学中的象征主义思潮是一致的,被称作是法国绘画中的象征主义的首领。

<4>创造了有内在动力的装饰性画风:《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往哪里去?》。

(4)吐鲁兹-劳特累克:作品题材取自周围的生活场面:善于用精练的大笔触,用鲜明的大块色彩对比组织画面,刻画人物性格。 (5)雷东:作品含有宗教的神秘色彩和孤独感,也充满幻想的意味,表现了两种几乎相对的特色:可见的实体与神秘的情感。 (6)波纳尔:

<1>装饰画家,版画家,很有艺术设计才能:色彩精致优雅,有装饰意味,晚期作品更注重构成性。 <2>组织了“纳比”社团:

“纳比”一词取自希伯来语,意为“先知”. 普遍对印象主义有反感: 艺术表现上追求装饰性.

注重用强烈的色彩和扭曲的线条表达感情。

既追求崇高,严肃的精神,又富有戏谑趣味,追求艺术中的象征性:崇拜高更的新画风,视高更的观念与理论为宗教的启示。

18.18世纪英国美术的代表人物及其艺术特色

(1)荷加斯:

<1>作品主要是铜板和油画风俗组画及肖像画,肖像画善于突出人的个性和社会的特征。

<2>对当时社会不公正的现象进行深刻的揭露和辛辣的讽刺,被称为:“社会道德题材”:《文明婚礼》。 <3>重要的理论著作《美的分析》。

27

(2)雷诺兹:

<1>最负盛名的肖像画家:把英国传统的贵族气派和新兴资产阶级的绅士风度,用意大利古典主义风格融为一体。 <2>作品具有巴洛克的气质:形象真实生动,富贵堂皇,注重心理刻画。

<3>主要的美术理论文献《演讲录》:内容包括艺术见解和美学观点,被称为“艺术的语录”。 (3)庚斯博罗:

<1>肖像画家:是英国画派在色彩上较有成就的画家,善用蓝色。

<2>肖像画具有罗可可艺术的特征:色彩绚丽精致,用笔潇洒流畅:《蓝衣少年》。

19.表现主义风格及其艺术特色 表现主义:

<1>涉及文艺各个领域的思潮和派别: .作为社团,主要活动基地在德国.

作为泛表现主义思潮,在欧洲各地均有反映。

<2>德国表现主义是个复杂的艺术流派:他们对资本主义的都市文明不满,对机械文明压制人性和个性反感,并从东方和非洲艺术中吸收营养,继承了德国艺术重个性,重感情色彩,重主观表现的特点。 <3>主张表现“精神的美”和“传达内在的信息”: 强调艺术语言的表现力和形式的重要性. 造型上追求强烈的对比,追求扭曲和变形的美。

<4>在社会的不平等和人类灾难面前,有强烈改变现实的紧迫感:刻画社会生活的黑暗面,描绘在生命线上挣扎的,渺小的人,常流露出悲观和伤感的情调。 (1)挪威画家蒙克:

<1>作品多表现疾病,死亡和性爱的主题:揭示同时代人隐蔽的心灵,表现人们内心世界的痛苦和快乐. <2>这种表现主义特征的画风,直接对德国表现主义产生影响。

<3>在木刻,石版,铜版方面均有创造:对艺术语言独特的追求,尤以“生命”组画最为出色:《呐喊》《青春期》《太阳》。 (2)德国表现主义的第一个社团:桥社:

<1>主要成员有:基希纳,黑克尔,米勒等:凭着乐观的热情及改革社会和艺术的信念,试图建立一个把生活和创作结合为一体的社团。

<2>画风景和裸体:

表现人和自然的原始性,歌颂性解放,反抗资产阶级虚伪的道德观. 在形式上:追求平面感和注重线的表现力。

(3)表现主义的第二个社团:青骑士社:对德国以至欧洲的现代绘画起了推动作用: <1>康定斯基:

他的抽象艺术实践开辟了西方抽象艺术的先河,把表现主义艺术推向成熟阶段.

抽象主义理论集中在著作:《关于形式问题》《点,线,面》:涉及抽象形式的法则和美感,绘画的音乐性,创作中的偶然性。

强调绘画的自律性,强调色彩和形的独立表现价值:

主张画家用心灵体验和创造,通过非具象的形式传达世界内在的声音. 把抛弃调性原则的音乐转译为绘画。

但也含有很大的片面性:过分夸大了抽象艺术和抽象形式的作用和意义。 <2>马尔克:描绘动物(马)时寻求人与自然在精神上的和谐,含有象征性。

<3>克利:对形式有独特的研究:表现梦境和潜意识的愿望,善于用线,画风单纯且有稚拙的趣味和幽默感。 (4)德国表现主义后期的美术社团:新客观社:

它不是真正的艺术组织,而是展览会的名称。 提倡用写实的手段揭示客观现实: 对战争的后果,腐朽不堪的社会. 对失去人性的现实.

对市民的庸俗气作猛烈的抨击。

注意细节的真实:让抽象的语言服从于真实的揭示客观现实的要求。

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