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18-2019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大纲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83f451a4e9856a561252d380eb6294dc882262

知行合一 积善成德

(3)锤炼高尚道德品格

形成正确的道德认知和道德判断 激发正想的道德认同和道德情感 强化坚定的道德意志和道德信念 第四节 向上向善 知行合一 1、向道德模范学习 2、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3、引领社会风尚 (1)知荣辱 (2)讲正气 (3)作奉献 (4)促和谐 基本要求:

1、引导大学生正确理解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的基本要求 2、使学生明白道德的起源和本质

3、使学生明白在生活中如何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社会公德的基本要求

2、明白社会主义道德为什么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 3、如何让学生通过参与道德实践引领社会风尚 第六章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基本内容:

第一节 社会主义法律的特征和运行 1、法律及其历史发展 (1)法律的含义

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和实施的行为规范 法律是由一定的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 法律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3)法律的历史发展 奴隶制法律 封建制法律 资本主义法律 社会主义法律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特征

(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现了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科学性和先进性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保障 3、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 (1)法律制定 (2)法律执行 (3)法律适用 (4)法律遵守

第二节 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1)我国宪法的形成和发展 (2)我国宪法的地位

我国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 我国宪法是国家各项制度和法律法规的总依据 我国宪法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 (3)我国宪法的基本原则 党的领导原则 人民主权原则

尊重和保障人权原则 社会主义法治原则 民主集中制原则

(4)我国宪法确立的制度 国体和根本政治制度 基本政治制度 基本经济制度

2、我国的实体法律部门 (1)宪法相关法 (2)民法商法 (3)行政法 (4)经济法 (5)社会法 (6)刑法

3、我国的程序法律部门 (1)诉讼法

(2)非诉讼程序法

第三节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 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重大意义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3)全面依法治国的总抓手

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1)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 (2)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 (3)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 (4)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 (5)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 3、全面依法治国的基本格局 (1)科学立法 (2)严格执法 (3)公正司法 (4)全民守法

第四节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1、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3、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4、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地位 (2)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作用 (3)正确认识法治和德治的实现途径 (4)推动法治和德治的相互促进 5、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第五节 培养法治思维 1、法治思维及其内涵

(1)法治思维的含义及特征 (2)法治思维的基本内容 法律至上 权利制约 公平正义 权利保障 正当程序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 (1)法律权威的含义

(2)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重要意义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的核心要求和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前提条件

对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极为重要 实现人民意志、维护人民利益、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3)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基本要求 信仰法律 遵守法律 服从法律 维护法律

3、怎样培养法治思维 (1)学习法律知识 (2)掌握法律方法 (3)参与法律实践 (4)养成守法习惯 (5)守住法律底线

第六节 依法行使权力与履行义务 1、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 (1)法律权利的含义与特征 (2)法律义务的含义与特征

(3)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的关系 2、依法行使法律体系

(1)我国宪法法律规定的基本权利 政治权利

人身权利 财产权利 社会经济权利

宗教信仰及文化权利

(2)行使法律权利的界限 权利行使的目的 权利行使的限度 权利行使的方式 权利行使的程序

3、依法履行法律义务

(1)公民应履行的基本法律义务 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遵守宪法和法律

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 依法服兵役 依法纳税

(2)违反法定义务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 民事责任 行政责任 刑事责任 基本要求:

1、引导大学生明白法律是治国之重器,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是法治的必然要求。 2、使大学生必须养成良好的法治思维和行为方式,提高自身的法治素养。 3、使大学生正确理解相关的民事法律和行使法律。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如何理解我国宪法的地位和基本原则?

2、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主要内容? 3、谈一谈大学生如何培养法治思维? 4、理解相关的民事法律和刑事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