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毕业论文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水泥窑毕业论文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5dcda90524de518964b7d7d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表2-4 8-14组配方中所用原料的质量百分含量(%)

红柱石6-3 红柱石 3-1 红柱石 1-0 红柱石 200目 95碳化硅 3-1 95碳化硅1-0 95碳化硅200目 氧化铝 CTC50 氧化铝 4D 951 f-Sio2 斯曼 S71 CA75 保定结合剂 德国司马公司的结合剂 磷酸二氢铝 氟硅酸钠 白泥

0 0

0 0

0 0

13

第八组 35 10 10 8.5 10 5

第九组 35 10 10 8.5 10 5

第十组 35 10 10 9.5 10 5

第十一组 第十二组 第十三组 第十四组 35 10 10 9.5 10 5

35 10 10 8.5 10 5

35 10 10 9.5 10 5

35 10 10 9.5 10 5

10 10 10 10 10 10 10

6 6 6 6 6 6 6

2 2 2 2 2 2 2

1 1 1 1 1 1 1

0.5 2 0 0

0.5 2 0 0

0.5 1 0 0

0.5 1 0 0

0.5 2 0 8

0.5 1 0 8

0.5 0 0 8

9 0 9 0 0 0 0

0 9 0 9 0 0 0

0 0

0 0

0 0

0.04 1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耐火粉料用量约为17%~37%,起到填充骨架的空隙及改善施工性能等作用。耐火粉料是不定形耐火材料的基质材料,其品级要高于或相当于耐火骨料,细度要求为小于0.09mm或0.088mm的应大于85%。对于超微粉来说,5μm以下的应占80%。

在铝酸盐水泥结合浇注料中,一般情况下,高铝水泥用量为15%左右。当使用温度偏高时,应尽量减少水泥的用量,目前,低水泥浇注料中水泥的使用量可以降低到3%左右,应使水泥和粉料的含量基本保持在30%左右。

硅灰的掺加方法分为内掺和外掺。硅灰需要与减水剂配合使用。不定形耐火浇注料中硅灰的掺加量为6~8%。使用前请先根据实际需要通过试验选定合理的掺加量。

2.2.2试样的制备

本试验中不定形耐火浇注料试样的制备过程为:

(1)顿号应去掉,下同确定配方,在根据配方从库房取料,用秤和天平量取配方中分量,并将物料分堆放在物料带上,等全部物料称量完成后,将物料种类与物料带上的料堆对比,看是否匹配,若不匹配,及时查找;若匹配,再将整个物料带放在天平上,看总质量是否等于总料量;

(2)将称量好的物料放入搅拌机中,边搅拌边放入水或结合剂,直至看不见干料粒,停止搅拌,将混合好的物料放入振实台上夹紧的模具中,打开振实台开关,边振动边补充物料,使模具与物料间无间隙且物料振实为止;

(3)将试件连同模具常温干燥1天,后脱模,再将脱模后的制品放入110℃ 的恒温干燥箱中干燥1天后取出,对于常温性能,可以直接测量,对于1000℃与1400℃的相应性能则在加热后测量;

(4)将试件放在抗折强度测定仪下测量制品的抗折强度,并记录,将测量完抗折的半个试条放在耐压强度测定仪下测量抗压强度,记录,再将另半个试条用真空密仪测量其干重、浮重和饱和重,再利用计算公式测量其气孔率、密度及其显比重;

(5)对于1000℃与1400℃线变化率的测量,需要在烧之前,用游标卡尺测量制品四个面的尺寸,在烧成之后,在测量这四个面的尺寸,最后,利用公式计算出线变化率;

(6)热震与高温抗折强度的测量,要利用热震仪和高温抗折强度测定仪,注意在测量热震时,记录好保温时间。

14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根据经验,产品的加水量取决于加入的结合剂是否为液态,本次试验中第一次加水量为5%,但搅拌完的物料太干,只能继续加水调试,直至加到7%后比较合适。

2.2.3试样性能的测定

(1)本试验中,主要通过测定各种试样的线变化、气孔率、体积密度、显比重、常温抗折强度、常温抗压强度和热震稳定性、高温抗折等性能来得到最合理的窑口用耐火浇注料的配方。

表2-5 各组制品经110℃后的各项性能

干重(g) 浮重(g) 饱和重

(g)

1 2 3 4 8 9 10 11 12 13 14

349.14 374.72 349.48 345.87 340.59 322.13 332.91 332.91 330.70 323.18 336.90

238.46 256.54 239.88 237.81 231.47 218.87 226.93 226.93 225.91 219.94 230.24

362.22 389.49 371.35 366.33 376.60 356.86 372.64 372.64 350.99 343.52 356.47

10.57 11.11 16.63 15.92 24.81 25.17 27.27 27.27 16.22 16.46 15.50

2.82 2.82 2.66 2.69 2.38 2.33 2.29 2.29 2.64 2.62 2.67

3.15 3.17 3.19 3.20 3.12 3.12 3.14 3.14 3.17 3.13 3.16

气孔(%)

密度

显比重

抗折强

耐压强

度(Mpa) 度(Kn) 8.51 7.17 5.46 2.37 3.26 2.86 4.90 4.90 3.20 2.45 2.50

81.5 78.5 58.9 24.8 34.5 24.3 13.2 13.2 45.5 29.3 32.0

15

唐 山 学 院 毕 业 论 文

表2-6各组制品经1000℃后的各项性能

干重(g) 浮重(g) 饱和重

(g)

1 2 3 4 8 9 10 11 12 13 14

340.90 355.97 359.10 355.84 375.20 334.48 280.07 323.79 300.27 309.18 334.28

235.00 246.02 247.16 244.20 255.77 227.52 190.73 219.91 205.94 212.29 229.32

359.72 376.52 383.78 379.23 417.30 373.56 319.29 365.08 321.77 330.26 355.98

15.09 15.75 18.06 17.32 26.06 26.76 30.51 28.44 18.56 17.87 17.13

2.73 2.73 2.63 2.64 2.32 2.29 2.18 2.23 2.60 2.62 2.64

3.22 3.24 3.21 3.19 3.14 3.13 3.14 3.12 3.18 3.19 3.19

气孔(%)

密度

显比重

抗折强

耐压强

度(Mpa) 度(Kn) 4.54 3.85 5.53 4.70 3.15 3.75 5.02 5.09 5.46 5.08 3.37

112.8 92.5 110.0 71.2 41.0 30.5 24.8 15.8 93.7 90.1 87.5

表2-7各组制品经1400℃后的各项性能

1 2 3 4 8 9 10 11 12 13 14

干重(g) 浮重(g) 饱和重

(g)

372.98 354.28 362.33 362.73 297.14 359.64 286.76 293.04 326.07 320.53 309.79

255.53 242.05 246.63 247.47 200.62 241.70 192.57 197.83 221.81 217.67 210.98

392.97 372.81 386.93 385.02 331.80 403.41 328.58 331.35 348.49 340.48 329.25

气孔(%) 密度 显比重 抗折强耐压强

度(Mpa) 度(Kn)

14.54 14.17 17.53 16.21 26.42 27.07 30.75 28.69 17.70 16.24 16.45

2.71 2.71 2.58 2.64 2.27 2.22 2.11 2.20 2.57 2.61 2.62

3.18 3.16 3.13 3.15 3.08 3.05 3.04 3.08 3.13 3.12 3.14

11.34 12.36 10.86 7.81 7.44 8.26 7.23 6.89 7.11 6.40 6.86

177.4 140.2 150.8 78.5 47.5 56.5 31.5 24.5 70.5 60.5 92.5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