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楹联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浅论楹联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2b0d49b9f3f90f76c61bc2

浅论楹联文化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罗大勇

摘 要:楹联,是对联的雅称,是国粹文化中的骄子,是体现语言文学的直接载体,学生语言文字的积累,从浩如烟海的对联大观园中可以无穷的猎取。由此,在初中语文教学中以梯级式渗透一些楹联文化知识很有必要,本文以“楹联欣赏的渗透”、“作联规则的渗透”和“楹联创作的渗透”三个方面进行浅论。 关键词: 楹联;初中语文;欣赏;联律;创作;教学;渗透

关于楹联,它作为中国独特的语言艺术和书法艺术的结合体,由桃符演化而来,历经千余年,构成了一种短小精悍的文学体载,它的影子在中华民族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在文艺学的基本框架内,构建完善的中国楹联学理论体系。”([1]马萧萧序语)对联作为国粹文化也被炎黄子孙所公认。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文化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每个老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作为现代的学生不可不知这一‘国粹’,学习了解对联知识,不仅能提高我们的语文写作水平和掌握文化常识,而且也提高我们的文化底蕴,提升我们的综合素质。”[2]

由此可见,站在教学前沿的我们向学生渗透一些楹联文化知识很有必要,现就初中语文课堂教学渗透楹联知识浅论如下观点: 一、楹联欣赏的渗透

“欣赏”一词,在本处有享受美好的事物、领略其中意味的意义。楹联欣赏就是去享受楹联这一国粹文化博大精神的伟大,体会其中之内涵,领略中华文化这朵楹联艺术奇葩的美丽,从而激发学生对楹联文化热爱的兴趣。在楹联欣赏渗透的同时,可结合课文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 1、以导入新课的形式出现:

如在教《桃花源记》时,为了让学生先整体了解桃花源的情况,我在用多媒体播放桃花源的风光片时,特意将镜头停留在桃花源牌坊联上:

红树青山,斜阳古道; 桃花流水,福地洞天。

此联原为石刻隶书,为唐伯球题。联为县人甘澍所撰,辽宁盖平人惠慕侠书,已毁。现联为石刻行书,桃源师范退休教师胡正谱补字。“红树青山”出自宋·欧

1

阳修《丰乐亭游春》“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诗中。“红树青山”也就是指红艳烂漫的桃树、翠绿的青山。“斜阳”即夕阳。“古道”旧时的官道。元·马致远的《天净沙》中有“古道西风瘦马”句。上联是说:“桃花源红桃艳艳,青山葱郁,斜阳照着古代的官道,光景奇绝。”下联中“桃花流水”出自唐·李白《山中问答》中句:“桃花流水杳然去,别有天地非人间”。唐·杜光庭《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载神仙所居住的名山胜境有“十大洞天”、“三十六小洞天”和“七十二福地”之分。桃花源为三十六洞天中的第三十五洞天,曰白马玄光之天。下联意思是:“人们看到这灼灼桃花,清清流水,觉得真不愧为神仙居住的洞天福地。

通过图片和楹联双重的激趣,学生一下好似进入了桃花源,对文章的了解也有所领悟,大大拉近了对文章理解的距离。 2、以拓展课文内容的形式出现:

又如我在教《岳阳楼记》时,当讲到课文主旨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后,为了进一步理解作者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胆魄,延伸一联:

放不开眼底乾坤,何必登斯楼把酒; 吞得尽胸中云梦,方可对仙人吟诗。

此联为清人王褒生所撰的岳阳楼对联。上联反其“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意而用之,说人没有远大的政治抱负和伟大的胸襟,放不开眼底的“乾坤”,就不必把酒登楼了。下联讲人的心胸要宽阔,能装得下“云梦”这个天地就可以对仙人吟诗了。“云梦”本指洞庭湖区域,但这里应指整个天地。

由于知识的拓展,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更加深刻,对作者范仲淹的政治抱 负和民族情怀理解也更加透切。 3、以慨括文章主旨的形式出现:

一篇课文讲完以后,如何让学生准确掌握文章主旨也可独辟蹊径。如我在讲完七年级上册《散步》这篇课文以后,就试着让学生慨括本课主要内容。本文通过选取一家祖孙三代人,在初春江南田野上散步的生活画面,生动展现了这一家人互敬互爱、和睦相处的生活情趣,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待学生讨论慨括课文内容结束后,我再展示一副慨括本文主旨的对联:

2

孝里牵情,万缕春风扶老小; 田间散步,一家乐趣播江南。

这样学生不但牢固地掌握了课文内容,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对楹联文化学习的浓厚兴趣,欣赏到了楹联文化博大精深的美。 二、作联规则的渗透(选举几例)

作联规则即中国楹联学会2008年10月1日起施行的《联律通则》(修订稿)。 《联律通则》(修订稿)引言:“楹联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独立文体之一,具有群众性、实用性、鉴赏性,久盛不衰。楹联的基本特征是词语对仗和声律协调。”〔3〕由此可见,作联要遵循楹联的基本特征。要教学生作联,也就要在课堂上 逐步渗透作联规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参考资料”就讲了要求学生掌握“对联常识”,所以在课堂中渗透作联规则很有必要。 1、“字句对等”的渗透

“字句对等”是指一副楹联,由上联、下联两部分构成。上下联句数相等,对应语句的字数也相等。这是作联最基本的规则。有一次,我带领学生春游大云山,当走到山门口时,只见高大的山门两边悬挂着清·杨大千先生撰写的一副对联:

雾锁山头,人在空中对语; 云迷岭外,客来天上烧香。

这时,我让学生有意停下脚步,问:“你们看看这副山门联上下联字数有什么特征吗?”这时学生踊跃发言,说都是十个字。我当时很果断的肯定了学生的回答:“正确。”再问:上下联句数有什么特征?这时学生也很快回答:“都有两个分句。”学生的回答让我很满意。我乘着学生的兴趣,马上对对联“字句对等”的特征作了小结,学生在轻松愉快中一下子学到了这一基本作联规则。 2、“词性对品”的渗透

“词性对品”是指上下联句法结构中处于相同位置的词,词类属性相同,或符合传统的对仗种类。例如:我在教九年级下册《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中:“岁月如歌———我的初中生活”里“毕业歌”时,因毕业歌是田汉写的,我有意讲了田汉的一个故事来渗透“词性对品”的相关理论。田汉小时候才思敏

3

捷,诗词歌赋领悟很深,被人称作神才。他是湖南长沙县人,他的家乡在果园河与麻林河交汇的双江口,风景十分美丽,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许多诗词联赋。田汉小时候也因此熟记了许多这些作品。1909年春天,有几位文人墨客又来双江口开怀畅饮,谈诗论对。其中有一位文人出了上联:“二河两岸双江口”,在场人无不称妙,许久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就连出联人自己也对不好下联。这时田汉在周围玩耍,看到此情景便上前凑趣说:“我来对下联吧!”众文人感到很惊讶。于是田汉提笔在纸上写出:“独马单人一杆枪”。小田汉的非凡出手,一时被乡里传为佳话。故事中的:

二河两岸双江口; 独马单人一杆枪。

一联,上联连用了“二”、“两”、“双”三个数词,且表示的都是同一个数词,所以难度很大。“河”、“岸”、“口”都是名词。田汉在对下联时,在同样的位置上也用了“独”、“单”、“一” 三个数词,“马”、“人”、“枪”三个名词。也就是说上下联中数词对数词,名词对名词,这就是“词性对品”的作联规则。故事的激趣,让学生对“词性对品”作联规则有了大致理解。 3、“结构对应”的渗透

“结构对应”是指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以及修辞的运用,合乎规律或习惯,彼此对应平衡。如我在教八年级下册26课《诗词曲五首》中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诗时,我从律诗的基本知识入手:即律诗八句,共分四联,即第一二句为首联、第三四句为颔联、第五六句为颈联、第七八句为尾联。其中颔联和颈联为对仗工整的两副对联。在讲解时,我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联来渗透“结构对应”的知识。

首先让学生来划分语音节凑:

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然后老师讲解“结构对应”的理论。此联为二二三的语法结构,“沉舟”与“病树”相对,“沉”修饰“舟”,“病”修饰“树”。“ 侧畔”与“ 前头”相对,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