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质检基础知识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1.3质检基础知识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35bd04bed5b9f3f90f1c36

质量检验

第一节 质量检验概述 一、质量检验的基本知识 (一)质量检验的定义

检验就是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

(1)对产品而言,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的诸如观察、测定或试验、度量,并将结果同规定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合格与否的活动。

(2)质量检验就是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并将结果和规定的质量要求进行比较,以确定每项质量特性合格情况的技术性检查活动。

(二)质量检验的基本要点

(1)产品为满足顾客要求或预期的使用要求和政府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要求,都要对其技术性能、安全性能、互换性能(各类电气产品使用的电池,如电子手表的电池、手机的电池)及对环境和社会公共安全、人体健康影响的程度等多方面的要求做出规定,这些规定及其组合组成产品相应的质量特性。不同的产品会有不同的质量特性要求,同一产品的用途不同,其质量特性要求也会有所不同。

(2)对产品的质量特性要求一般都转化为具体的技术要求在产品技术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和其他相关的产品设计图样 ,作业文件或检验规程中明确规定,成为质量检验的技术依据和检验后比较检验结果的基础。经对照比较,确定检验的每项质量特性是否符合标准和文件规定的要求。

产品实用性是重要的质量特新。为了保证产品适用性,根据适用性需要规定产品外形尺寸、机械、物理、力学、声学、热学、电学、化学、生物学、人类工效学等特性相关的技术要求。

(3)产品质量特性是在产品实现过程形成的,是由产品的原材料、构成产品的各个组成部门(如零部件、元部件)的质量决定的,并与产品实现过程的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设备能力甚至环境条件密切相关。因此,不仅要对过程的作业(操作)人员进行技能培训、合格上岗,对设备能力进行核定,对环境进行监控,明确规定作业、过程方法。必要时,对作业、过程参数进行监控。而且还要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判定产品的质量状态。

(4)质量检验是要对产品的一个或多个质量特性,通过物理的、化学的和其他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进行观察、测量、试验,取得证实产品质量的客观证据。因此,需要有适用的检测手段(包括各种计量检测器具、仪器仪表、试验设备等等),并且对其实施有效控制,保持检测所需的准确度和精密度及一致性。

(5)质量检验的结果,要依据产品技术标准和相关的产品图样、过程(工艺)文件或检验规程的规定进行对比,确定每项质量特性是否合格(符合),从而对单件(项)产品或批产品质量进行判定。具体质量检验人员检验时依据哪一项(个)技术文件,应在检验人员的作业指导性文件中予以明确规定。

(6)质量检验要为判断产品质量符合性和适用性及决定产品质量重大决策提供正确、可靠依据,这就要保证产品质量检验结果的正确和准确。依据不正确、不准确甚至错误的检验结果就可能导致判断和决策的错误,甚至会使生产者或者使用者蒙受重大的损失,因此生产者必须重视对检验结果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对检验手段、检验环境条件、检验方法及检测人员等几方面的控制。

(三)质量检验的主要功能

1.鉴别功能

根据技术标准、产品图样、作业(工艺)规程或订货合同、技术协议的规定,采用相应的检测、检查方法观察、试验、测量产品的质量特性,判定产品质量是否符合规定的要求,这是质量检验的鉴别功能。鉴别是“把关”的前提,通过鉴别才能判断产品质量是否合格。不进行鉴别就不能确定产品的质量状况,也就难以实现质量“把关”。因此,鉴别功能是质量检验各项功能的基础。

2.“把关”功能

质量“把关”是质量检验最重要、最基本的功能,是对鉴别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把住不交付预期使用的“关口”。

产品实现的过程往往是一个复杂过程,影响质量的各种因素(人、机、料、法、环)都会在这过程中发生变化和波动,各过程(工序)不可能始终处于等同的技术状态,质量波动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必须通过严格的质量检验,剔除不合格品并予以“隔离”,实现不合格的原材料不投产,不合格的产品组成部分及中间产品不转序、不放行,不合格的成品不交付(销售、使用),实现“把关”功能。

3.预防功能

现代质量检验不单纯是事后“把关”,还同时起到预防的作用。检验的预防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过程(工序)能力的测定和控制图的使用起预防作用。无论是测定过程(工序)能力或使用控制图,都需要通过产品检验取得批数据或一组数据,但这种检验的目的,不是为了判定这一批或一组产品是否合格,而是为了计算过程(工序)能力的大小和反映过程的状态是否受控。如发现能力不足,或通过控制图表明出现了异常因素,需及时调整或采取有效的技术、组织措施,提高过程(工序)能力或消除异常因素,保持过程(工序)的稳定状态,以预防不合格品的产生。

(2)通过过程(工序)作业的首检与巡检起预防作用。批量生产时,对每一个工作班、组开始或生产状态变化(指操作者更换或生产设备、工艺装备调整等)后作业(加工)完成的第一件产品,一般应进行首件检验,只有当首件检验合格后才能正式作业(加工),其目的都是为了预防出现系统的不符合或成批不合格品。而正式作业(加工)后,为了及时发现作业过程是否发生了变化,还要定时或不定时到作业现场进行巡回抽查,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采取措施予以纠正。

(3)广义的预防作用。实际上对原材料和外购件的进货检验,对中间产品转序或入库前的检验,既起把关作用,又起预防作用。前过程(工序)的把关,对后过程(工序)就是预防,特别是应用现代数理统计方法对检验数据进行分析,就能找到或发现质量变异的特征和规律。利用这些特征和规律就能改善质量状况,预防不稳定生产状态的出现。

4.报告功能

为了使相关的管理部门及时掌握产品实现过程中的质量状况,评价和分析质量控制的有效性,把检验获取的数据和信息,经汇总、整理、分析后写成报告,为质量控制、质量改进、质量考核、质量监督以及管理层进行质量决策提供重要信息和依据。

质量报告的内容,不同的组织根据反馈的对象、反馈的目的、反馈的要求不同是不相同的。

一般生产组织内部的质量反馈,可以有某一时期、某一阶段、某一批量产品质量状况的统计数据、产品质量的水平及变化趋势、质量成本状况及质量不合格的财务损失、重大产品质量事故的调查分析和处理意见、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等。

对于向政府质量监督管理部门反馈的质量信息,授权或受委托的检验技术机构应根据政府质量监督管理主管部门的要求,就相关产品(如行政许可项目的产品、市场准入制度项目的产品、质量监督检查的产品及产品质量突发事件引发的专项产品等)检验反映出的质量

状况,根据要求报告企业产品质量现状统计、质量检验及评价结果、产品质量水平变化及发展趋势、产品质量行业状况的调查研究分析、提高产品质量的建议等。 (四)质量检验的步骤 (1)

第一节 质量检验机构

第三节 质量检验计划

第四节 质量特性分析和不合格品控制

第五节 质量检验的质量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