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 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实验 Linux文件和目录操作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52a49aeff9aef8951e0604

3.格式化分区

使用mkfs命令来格式化硬盘,mkfs –t ext3 /dev/ sdb1 4.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刚刚创建的分区 (1)创建挂载目录:mkdir /mnt/usrtfile;

(2)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刚刚创建的分区;

5.自动挂载

我们可以直接使用mount命令来挂载相应的分区和目录,如上图所示, “mount +分区名称+挂载目录”如:“mount /dev/sdb1 /mnt/userfile” 我们还可以修改相应的配置文件使用自动挂载的方法: 修改/etc/fstab文件,在最后添加一行:

此后重启计算机后目录将自动挂载。 任务二:磁盘限额练习

(1)启动vi来编辑/etc/fstab文件。

(2)把/etc/fstab文件中的home分区添加用户和组的磁盘限额。

(3)用quotacheck命令创建aquota.user和aquota.group文件:#quotacheck -amcug (4)给用户user01设置磁盘限额功能:#edquota -u user1。

(5)将其blocks的soft设置为102400,hard设置为409600;inodes的设置为12800,hard设置为51200。编辑完成后保存并退出。 (6)重新启动系统。

(7)用quotaon命令启用quota功能:#quotaon /home。 (8)切换到用户user1,查看自己的磁盘限额及使用情况。

(9)尝试复制大小分别超过磁盘限额软限制和硬限制的文件到用户的主目录下,检验一下

磁盘限额功能是否起作用。

【实验重点】

1.使用文件系统遵循的一般过程:分区、格式化、挂载; 2.了解磁盘配额的意义和基本方法。

实验进程管理、内存管理、设备管理

【实验目的】

理解进程和守护进程的概念;掌握启动进程的命令;学会查看进程状态的命令和杀死进程的命令;掌握作业控制命令fg、bg、jobs等;学会用at和cron执行计划任务掌握PROC文件系统的作用以及如何使用PROC文件系统来获得进程的信息;学会使用free命令监视内存使用情况,学会使用vmstat命令监视虚拟内存情况;了解设备文件的分类,使用设备编号的方式来标识每个设备,学会使用mknod命令创建设备文件。

【实验内容】

1.进程管理

(1)使用ps命令查看和控制进程

1) 显示本用户的进程:#ps。

2) 显示所有用户的进程:#ps -au。 3) 在后台运行cat命令:#cat &。 4) 查看进程cat :# ps aux |grep cat。 5) 杀死进程cat:#kill –9 cat。

6) 再次查看查看进程cat,看看是否被杀死。 (2)使用top命令查看和控制进程

1) 用top命令动态显示当前的进程。

2) 只显示用户user01的进程(利用u键)。 3) 利用k键,杀死指定进程号的进程。 (3)挂起和恢复进程

1) 执行命令cat。

2) 按Ctrl+z键,挂起进程cat。 3) 输入jobs命令,查看作业。

4) 输入bg,把cat切换到后台执行。 5) 输入fg,把cat切换到前台执行。 6) 按Ctrl+c键,结束进程cat。 (4)使用at命令定时执行某命令

下午4点,用户找出系统中所有的以.c为后缀的文件,将结果保存到/etc/result文件中,然后向user1发邮件告知用户已经完成。

1) #at 4pm

2)出现at>提示符,输入; at>find / -name “*.c”>/etc/result

at>echo “user1:All code file have been seached out.You can take them over.Bye”|mail –s “job done” user1

3)按Ctl+D键结束at命令的输入 (5)安排计划任务

1) 查看crontab命令的帮助信息:#crontab -help。 2) 查看用户的计划任务列表:#crontab –l。

3) 建立一个crontab文件:#echo “45 11 22 7 * ls /etc” >cronfile。

7月22日11点45分执行ls /etc

4) 使用crontab命令安装crontab文件,安排计划任务:#crontab cronfile。 5) 查看计划任务表,看看计划任务是否已被安排:#crontab –l。 6) 删除计划任务列表,并进行确认。 (6)进程文件系统PROC;

1) 查看/proc目录下的内容;

2) 查看某进程的详细情况。 2.内存管理

使用free命令监视内存使用情况;使用vmstat命令监视虚拟内存情况; 3.设备管理

(1)了解设备文件的分类

将目录切换到/dev目录下。执行ls –l命令,查看信息行的第一个字符,若是b说明该设备是块设备,若是c说明是字符设备;查看设备的主设备号、次设备号,注意相同类型的设备主设备号相同,次设备号不同。

(2)使用mknod命令创建一个命名管道文件。

#mknod /tmp/pipe1 p

【实验重点】

1.进程概念和进程管理命令; 2.内存管理命令;

3.设备分类。

实验TCP/IP 网络配置

【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Linux操作系统IPv4地址的配置方法,掌握TCP/IP网络配置文件常见配置。

【实验内容】

1. 使用setup菜单完成TCP/IP网络配置;

(1)在命令行运行setup,选择“Network Configuration” (2)选择“eth0(eth0)??” (3)取消“Use DHCP”

(4)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为192.168.202.5/255.255.255.0,网关为192.168.202.1 (5)一层层退出

(6)运行ifdown eth0禁用以太网卡

(7)运行ifup eth0启用以太网卡并重新读取配置。 (8)使用ifconfig检查eth0网卡的IP地址配置。 2.手工编辑网络配置文件

(1)vi /etc/sysconfig/network :这是一个重要的网络配置文件 NETWORKING=YES :是否允许IPv4 NETWORKING_IPV6=YES :是否允许IPv6 HOSTNAME=RHEL :配置主机名 GATEWAY=192.168.202.1 :配置IPv4网关 (2)vi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ifcfg-eth0 :这是第一个以太网卡的配置文件 DEVICE=eth0 :设备名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