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微专题五 基因本质的相关题型突破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人教版2020高中生物 第3章 基因的本质 微专题五 基因本质的相关题型突破学案 新人教版必修2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c7931d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a351bfe

微专题五 基因本质的相关题型突破

[学习目标] 1.掌握DNA分子结构的相关计算。2.掌握DNA分子复制过程中的相关计算。3.了解同位素标记噬菌体的相关分析。

一、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上清液和沉淀物放射性分析

例1 有人试图通过实验来了解H5N1禽流感病毒侵入家禽的一些过程。设计实验如图:

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H5N1病毒的放射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病毒侵染细胞时,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只有核酸注入细胞。由图可知,病毒先在含

32

放射性 全部无 全部有 少数有 全部有 S元素 全部S 全部S 全部S 全部S 35323532P元素 全部P 多数P、少数P 少数P、多数P 少数P、多数P 32313231323131P的宿主细胞1中培养(其DNA被P标记),然后转移到含S的宿主细胞2中培养。病毒

3235

以自身的遗传物质为模板,利用宿主细胞的原料合成子代病毒的遗传物质和蛋白质外壳,故子代病毒的核酸多数含P,少数含P,蛋白质全部被S标记。 方法总结

1.P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32

31

32

35

1

2.S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

35

变式1 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分别用含有放射性同位素S和放射性同位素P的培养基培养噬菌体

B.分别用S和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大肠杆菌,进行长时间的保温培养 C.用S标记噬菌体的侵染实验中,沉淀物存在少量放射性可能是搅拌不充分所致 D.P、S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实验分别说明DNA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答案 C

解析 噬菌体营寄生生活,不能用培养基直接培养,需用含放射性的大肠杆菌培养才能使噬菌体带上放射性标记,A项错误;实验中保温时间不能过长,若保温时间太长则可能使一些含P的子代噬菌体释放出来,离心后存在于上清液中,导致上清液中检测到P,B项错误;

35

32

32

32

3535

35

32

35

32

S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理论上应存在于上清液中,但可能会因搅拌不充分,使

部分噬菌体仍吸附在细菌表面而存在于沉淀物中,C项正确;本实验可说明DNA是遗传物质,因为缺少蛋白质进入细菌细胞的对照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D项错误。 二、DNA分子结构的计算

例2 已知某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其一条链中的T与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在它的互补链中,T和C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 ) A.34%和16% C.16%和34% 答案 A

解析 设该DNA分子的两条链分别为1链和2链,双链DNA分子中,G与C之和占全部碱基总数的34%,则A+T占66%,又因为双链DNA分子中,互补配对的两种碱基之和占整个DNA分子比例和每条链中的比例相同,因此A1+T1=66%,G1+C1=34%,又因为T1与C1分别占该链碱基总数的32%和18%,则A1=66%-32%=34%,G1=34%-18%=16%。根据DNA分子的碱基互补配对关系可知,T2=A1=34%,C2=G1=16%。

2

B.34%和18% D.32%和18%

方法总结

1.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是核酸中碱基数量计算的基础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可推知以下多条用于碱基计算的规律。

项目 双链DNA分子 A1=T2;G1=C2 A、G、T、C的关系 1链 2链 A=T;G=C A2=T1;G2=C1 A+G=T+C=A+C=T+G=DNA中碱基总数50% A+G非互补碱基和之比:或T+CA+C T+GA+T互补碱基和之比:或G+CG+C A+T某种碱基的比例(X为A、T、G、C中某种碱基的含量)

2.碱基比例与双链DNA分子的共性及特异性 (1)共性:不因生物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ATGCA+CA+G

==1;==1;==1。 TACGT+GT+C

1 m 1m n n n 1(X1%+X2%) 2X1% X2% A+T

(2)特异性:的值在不同DNA分子中一般是不同的,是DNA分子多样性和特异性的表现。

C+G3.进行碱基计算要注意的三点

(1)单位是“对”还是“个”,这方面往往带来数据成倍的错误。 (2)注意提供的数据是DNA双链还是DNA的一条单链。

(3)解题时最好画一下简图,比较直观,减少因为思路不清引起的错误。 变式2 DNA的一条单链中( ) A.0.4、0.6 C.0.4、0.4 答案 B

B.2.5、1.0 D.0.6、1.0

A+G

=0.4。上述比值在其互补单链和整个DNA分子中分别为T+C

3

A+G

解析 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在整个DNA分子中,因为A=T,G=C,所以的比值为

T+CA+GT+C

1.0。在双链DNA分子中,一条链上的与其互补链上的值相等,为0.4,因而互补

T+CA+GA+G

链中=2.5。

T+C三、DNA复制的有关计算

例3 某DNA分子含m对碱基,其中腺嘌呤有A个。下列有关此DNA在连续复制时所需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在第一次复制时,需要(m-A)个 B.在第二次复制时,需要2(m-A)个 C.在第n次复制时,需要2

n-1

(m-A)个

nD.在n次复制过程中,总共需要2(m-A)个 答案 D

解析 DNA复制n次是指DNA连续复制了n次,产生的子代DNA分子为2个,形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有2

n+1

n条。第n次复制是指DNA已复制了n-1次,产生的子代DNA分子继续进行第

n次复制。两种复制情况下所需的脱氧核苷酸的数目是不同的。在计算DNA分子在第n次复

制过程中所需含某种碱基的脱氧核苷酸数目时,要先计算出复制n次所需要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再减去(n-1)次复制过程中所需要的该种脱氧核苷酸数。该DNA分子含胞嘧啶数目为(m-A)个,复制n次需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数目为(m-A)(2-1)个。 方法总结

DNA分子的复制为半保留复制,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则有:

n

(1)DNA分子数

①子代DNA分子数=2个。

②含有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个。

③不含亲代DNA链的子代DNA分子数=(2-2)个。(2)脱氧核苷酸链数 ①子代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链数=2②亲代脱氧核苷酸链数=2条。 ③新合成的脱氧核苷酸链数=(2(3)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

①若一亲代DNA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m个,经过n次复制需要消耗该脱氧核苷酸数为

n+1

n+1

nn条。

-2)条。

m·(2n-1)个。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