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江苏省苏北三市2019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6e48b2950ea551810a6f524ccbff121dc36c573

2019届高三模拟考试试卷

历 史

2019.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60分)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图是西周时期一件青铜器,其铭文:武王征商,唯甲子朝,岁鼎,克昏夙有商,辛未,王在阑师,赐有事利金,用作檀公宝尊彝。铭文虽然简略,但日期(甲子日)、时间(早晨)等都与典籍记载完全一致,证明了典籍记载武王克商的牧野之战确为信史。这说明( )

A. 历史研究无法还原历史真相 B. 解释历史需要不断更换视角 C. 确认历史事实需要多重证据 D. 考证史料需图片文献相结合

2. 《论语》载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意思是不管父亲是否正确,他责骂或责打你,作儿子的

都应该在脸上挂着愉悦的神色,否则,就会伤慈父之心,就是不孝。荀子认为“从道不从君,从义不从父”乃“人之大行”,可谓大孝。这说明荀子的主张( )

A. 丰富了民本的内涵 B. 发展了孝道的思想 C. 强调了仁爱的意义 D. 突出了德治的主张

3. 有学者特别推崇古代中国“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样的体制实质上( )

A. 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 B. 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 C. 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 D. 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

4. 宋代以后,以地图为载体的知识类型形成了明确的发展脉络,这与唐代及其之前极低的地图留存率以及所载的知识缺乏传承形成了明显的差异。这一“差异”的形成主要因为( )

A. 造纸术的发明 B. 雕版印刷术的推广 C. 指南针的应用 D. 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5. 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趋烟地,而弃禾亩。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新城地区( )

A. 对外贸易迅速发展 B. 商业市镇空前繁荣 C. 农业生产逐渐衰落 D. 小农经济受到冲击

6. 据《南海县志》记载,珠江三角洲一带机器缫丝业起步于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三四年间,南(海)、顺(德)两邑继之而起者,多至百数十家。”与此情形直接相关的是( )

A. 广州被列为通商口岸 B. 外国资本输入的刺激 C. 清政府鼓励民间设厂 D. 新式企业的引领作用

7. 漫画用简单而夸张的手法来描绘生活或时事,右图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争。此次战争导致( )

A. 中国开始丧失关税主权 B. 列强加强对华资本输出 C. 外国军队可以进驻北京 D. 清廷成为“洋人的朝廷”

8. 据不完全统计,1850年至1900年,五十年间上海由外国教会创办的私立女校有16所;而自1898年国人自己创办第一所私立女校起,至1917年的二十年间上海国人自办的私立女校有43所,外国教会学校创办的私立女校在此期间增加11所。私立女校的增加( )

A. 促进中国女性文化素养普遍提高 B. 成为列强实施文化侵略主要方式 C. 反映了上海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 D. 根本瓦解了中国原有的教育结构

9. 据《近代中国史纲》记载:“截至1930年初,红军约为六万余人,有枪者三分之二,活动区域达一百二十余县,苏维埃区已初步建立。”红军与苏维埃区得以存在发展的最主要原因是( )

A. 开展了土地革命 B. 实施了游击战术 C. 建立了民主政权 D. 获得了苏联支持

10. 原国民政府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秘书在回忆录中写到:民国二十九年,住在延安窑洞里的毛

泽东、朱德,最让人佩服之处,是他们的政治远见,他们知道在需要的时候打一场合适的仗,依我看,这一仗的政治意义远远大于它的军事意义。 “这一仗”( )

A. 粉碎了日军速亡中国企图 B. 推动了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C. 取得了正面战场最大胜利 D. 坚定了全民族抗战的信心

11. 虽然美国企图通过它在会议中的“仆从国家”破坏会议,但参加会议的不仅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和越南民主共和国,还有大批“和平中立主义”和接近“和平中立主义”的国家,它们有要求和平、独立,发展本国经济文化的共同愿望。这次会议( )

A. 推动了朝鲜问题和平解决 B. 促成了印度支那局势缓和 C. 提出了“求同存异”方针 D. 确立了非集团不结盟原则

12. 农业机械保有量是农业现代化的一项重要指标,下图中1981—1986年中国部分农业机械保有量的变化趋势反映了( )

A. 优先发展重工业成效巨大 B. 农业生产组织形式变革 C. 国有企业改革增强了活力 D. 市场经济发挥调节作用

13. 梭伦改革最重要的举措是废除债务奴隶制,归还借贷抵押的土地,尽管富人曾经强烈抗议,但未有结果,这一举措后来得到充分执行。这说明该举措( )

A. 符合了城邦整体利益 B. 获得了各阶层普遍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