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最新苏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精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0ba8c96a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7d

第一单元

第1课、我们周围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多种方法和多种感官来认识土壤。 2、会描述、记录自己的观察结果。 3、能够和同伴交流自己的观察结果。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土壤里含有不同大小的颗粒,含有动植物和它们的遗体。 2、能够建立土壤是个混合物的概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土壤和动植物有着密切的关系。 教学重难点: 1.发现土壤里的生命。 2.测量出小草根的总长度。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我们今天来研究有关土壤的知识。 二、自主学习

1、说说你对土壤的认识

(1)你对土壤已经知道了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录你已经知道的有关土壤的知识。

1 / 33

2、挖土壤(室外活动)

把学生带到校园里事先选好的一块土地,让学生自主去挖泥土。 3、观察泥土里有什么

(1)在桌上铺上报纸,把挖来的泥土倒在报纸上,仔细观察泥土里有什么。哪些是你已经知道的?你最惊奇的发现是什么?

(2)小组内交流、分组汇报。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的观察结果。 4、你还想知道有关土壤的什么知识 (1)你还想知道些什么? (2)小组内交流

(3)在活动记录卡上记下或画下你想知道的问题。 三、课后研究

花一定的时间去自主研究一下你们提出的问题,把研究结果记录下来。 第2课、了解土壤 一、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利用观察、触摸、握团等方法比较沙与黏土的差异。 2、了解土壤中沙、黏土和腐殖质的多少影响着土壤的种类。 3、知道不同的土壤适合种植不同的农作物。 4、具有探索土壤的热情,具有关心家乡的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

2 / 33

1、能通过实验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 2、知道不同种类的土壤透水性能不同。 三、教学准备:

土壤、杯子、水、搅拌棒、纸巾。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了周围的土壤,那么土壤里有什么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土壤。

(二)新授 1、观察土壤

(1)学生户外活动、教师指导学生仔细观察:土壤是什么颜色的?有几种土壤?

(2)分组实验:拿出准备好的沙土、黏土、壤土三种土样。2、自主研究 (1)摸:感觉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潮湿程度等。 看:观察土壤颗粒的大小,土壤的颜色深浅等。 捻:感觉土壤颗粒的硬度,土壤的粗糙程度等。 握和搓:通过水的作用,感觉土壤的黏性等。

(2)把土块放入水中,有什么变化,搅动后静置一段时间,水里有什么? 学生分小组回答,所研究的情况。 小结:

人们将土壤分为三种:沙粒含量特别多的是沙土,黏粒含量特别多的是黏土,而沙粒、粉粒、黏粒三者比例差不多的是壤土。

3 / 33

5、探究透水性能:

(1)观察:每一种土壤的颜色,听:摇动一下杯子,每一种土壤的声音听上去像什么?触摸:土壤摸上去感觉像什么?哪一种的感觉最硬或最光滑?握一握:哪种可握成团,哪种不能?闻:每一种土壤闻上去像什么?

(2)分组实验(注意土壤多少、倒入的水量、倒入的速度)①把三种土壤放入三只相同的漏斗,用好纱布。

②倒入相同的水。

③观察漏斗下面杯子中的水分。 (3)小组回答实验结果。

(4)小结:沙土下面的水最多,黏土下面的水最少,壤土次之,说明壤土的土壤最好。

探究不同的土壤适合不同的植物。 分组讨论 大组交流

小结:红薯适合沙土,水稻适合黏土,花生最适合。 五、课后作业

课后继续认真研究周围的土壤。第3课肥沃的土壤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

1、能够制作肥料袋,会做腐殖质形成的实验。

2、能够认识到蚯蚓在增加土壤的肥力过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3、能够坚持长期观察,有持久性。

4 /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