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分项精解精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近三年()高考政治试题分项精解精析 专题11 中华文化与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37a6ac15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66

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2014年高考题

1(2014高考山东卷 42(2))(14分)文化是不同国家和民族沟通心灵和情感的桥梁纽带。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2013年俄罗斯“中国旅游年”活动期间,我国推出了展示中国形象的大型舞台演出《美丽中国》。演出以歌舞为主,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演出从新疆的《葡萄架下》到云南的《怒江大小调》,从唐朝乐舞《霓裳羽衣舞》到现代芭蕾《海上梦明月》,……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特别是《海上梦明月》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化开放、创新、多元的魅力。 (2)据材料二,运用文化创新与中华文化的知识,分析《美丽中国》演出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8分)

【答案】(2)文化创新应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文化创新应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

【考点定位】文化创新、中华文化 【名师点睛】(2)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解答此题需要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镶嵌京剧、武术等中国元素,辅以多媒体视频”,体现了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将西方芭蕾与中国民族乐器二胡、琵琶巧妙混搭”,体现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以及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展现了美丽中国的壮美画卷”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 2013年高考题

1(2013年高考安徽卷9)安徽山清水秀,人杰地灵,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三种文化底蕴深厚、影响深远,这体现了 ①区域文化各具特色,异彩纷呈 ③不同地域决定不同文化的发展

②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④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9

A.①② 【答案】A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定位】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根据的关键句回忆相关课本知识,此题的关键句“不同区域丰富的自然和人文资源滋养了淮河文化、皖江文化和新安文化”,据此可以考虑区域文化,从中概括出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2013年高考全国卷Ⅱ19)《台湾风物图卷》长达320米,以生动的笔墨描绘了台湾的自然山川、民俗风土、人文环境等,被誉为宝岛的“清明上河图”。中国国民党主席在2005年访问大陆的“破冰之旅”时,将该图卷的缩小版作为礼物赠送给中国共产党领导人。《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它

①展现了中华文化多姿多彩的魅力 ②反映了海峡两岸文化同根同源 ③具有与《清明上河图》相同的文化价值和艺术风格 ④是海峡两岸文化从差异走向统一的重要体现 A.①② 【答案】A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3文化生活中文化多样性、中华文化的特点与作用、文化交流与传播等相关考点。

【名师点睛】本题以《台湾风物图卷》为背景考查两岸关系,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根据材料“《台湾风物图卷》在海峡两岸交流

10

中扮演了重要的魅力”,体现出两点:一是两岸文化的共同之处,同根同源,同属于中华文化;二是台湾文化作为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展现了多姿多彩的一方面。

3(2013年高考福建卷29)贴窗花,写春联,辞旧迎新;年夜饭,压岁钱,阖家团圆;发微信,拜大年,走亲访友;花各异,韵相同,岁岁年年。中国式过年魅力无穷,在于它 A.涌动着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 B.引导着现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潮流 C.汇集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之大全 D.展现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美好图景 【答案】A

用,排除C项。D项材料没体现出来,排除。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中华文化,先进文化等知识。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读懂题意,把握材料的关键信息“中国式过年”反映了中国的传统文化,体现了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和人们对中华民族强烈的认同感。据此可以排除无关选项或者表述错误的选项。本题考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4(2013年高考四川卷6)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从汶川到玉树、再到芦山,那生命至上的国家理念,那万众一心的民族情怀、那百折不挠的坚韧品格,定格为无数震撼心灵的画面,砥砺我们奋力前行。这表明,中华民族精神

①在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内容 ②具有博大精深和兼收并蓄的特质 ③蕴涵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 ④是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答案】D

【考点定位】《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

【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审题,考查学生获取有效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

11

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题意的主旨和中心是中华民族历经苦难而又生生不息,砥砺我们奋力前行。其实质说明了中华民族精神地位和重要性,把理论和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可以根据对题的理解逐一分析选项,就可以选出正确选项。

5(2013年高考海南卷15)某省举办“中国寻根之旅”活动,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他们考察祖籍地的发展成就,了解祖籍地的发展历史,收集祖籍地的民间故事,体验祖籍地的民风民俗,增加了对祖籍地文化的了解。举办这一活动有利于 ①促进中华文化的继承和传播 ②推动中华文化的现代化 ③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 ④促进不同地域文化的融合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考点定位】本题考查必修3文化生活中有关中华文化的特征及中华文化的影响相关考点。 【名师点睛】本题以“中国寻根之旅”为背景,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认同。本题难度中等,解答此题的关键是从材料中找到有效信息“吸引了许多海外华裔青少年参加”,这样既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国的悠久文化,又可以把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带到国外,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力。

6(2013年高考江苏卷34)城镇化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中国。今天,中国的城镇人口已经超过了农村人口,“农耕社会,乡土中国”逐渐转变为“工业社会,城市中国”。城镇化加快了中国农村现代化的进程,一个全新的城市文明时代似乎正在悄然到来。

在城镇化的浪潮中,大批村庄被合并,许多富有特色的传统村落不断消失。歌曲“ 在希望的田野上”描绘的那种“一片冬麦,一片高粱,十里荷塘,十里果香”的田园景象日益不再。有人伤感地说:“不要问我从哪里来,因为我已经没有故乡。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为什么有人会对乡村的衰落感到惋惜。(6分) 【答案】①乡村是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乡村的衰落不利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展。②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