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最新部编版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 全册 集体备课 教案含教学反思 教学计划及进度表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4d7237b6daa58da0116c175f0e7cd1842518d7

?课时目标

1.会认“鸳、鸯、惠、崇、豚”5个生字,会写“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9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感受古诗的画面美,领悟诗人的情感。背诵古诗。 3.运用学习古诗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描绘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复习导入,揭示诗题

1.复习导入。

(1)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宋代诗人曾几的《三衢道中》,现在一起来背一背。 (2)巩固方法:(师)谁来说一说上节课我们总结的学习写景诗的方法? 2.板书诗题。

(1)师:我们将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一起来学习新的两首诗。(板书:绝句惠崇春江晚景) (2)指导书写“惠、崇”二字。

惠:“日”扁宽,横画等距,横上一点不要忘记。崇:上面是山字头。 (3)读懂诗题:结合课文注释,理解诗题。

【设计意图】复习、巩固学法对于后面的学习很重要,“惠、崇”二字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板书诗题,随机指导写字,为后面的写字做铺垫。

板块二 感受节奏,感知诗意

1.初读古诗,读正确,读出节奏。 (1)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指名读诗,学生评价朗读效果,教师点拨易读错的字。 (3)教师范读,读出节奏。 (4)全班齐读。

2.再读古诗,借助注释理解古诗的意思,把不懂的字词圈画出来。

3.学生汇报交流自己读懂了哪些诗句,还有哪里有疑惑。学生通过注释、插图等方式先行解决容易懂的内容,难点由教师点拨。重点理解“迟日”“泥融”“鸳鸯”“欲”等字词。通过偏旁猜认“蒌蒿”“芦芽”两种植物。

【设计意图】“读书百遍,而义自见”,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熏陶。反复地读也有利于学生背诵。

9

板块三 自主合作,想象画面

1.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清单。(课件出示学习清单) 2.全班交流,汇报学习清单。

(1)小组选派代表上台展示、解说学习清单。 (2)教师总结。

【设计意图】新课标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学习,学生利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小组合作完成学习清单。学习清单意在训练学生抓住主要事物及几个基本要素说清诗意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清单的使用也能大大节省课堂教学时间,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

板块四 品读诗句,悟意明情

1.品味《绝句》中的色与味。

(1)师:同学们的展示,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美丽的春日风景图。这首诗,不仅有美丽的景,还有好闻的气味呢!你发现了吗?(春风花草香)谁想来读读这花香扑鼻而来的句子?(指名读)

(2)师:看到优美的风景,闻着扑鼻的花香,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再来读一读。(全班齐读)

(3)补充新燕衔泥筑巢的知识。(教师补充)燕子在忙碌地筑巢时,鸳鸯在做什么呢?为什么它们睡得这样香?

(4)想象体验。

师:看着这样的春景,诗人心里会想些什么呢? (5)试背古诗。

师:是的,这样又香又美又温暖的春天,怎能让人不爱呢?让我们带着对春天的热爱,结合你们的学习清单,一起来试着背一背这首诗吧!

2.感受《惠崇春江晚景》的灵动鲜活。

(1)师:刚刚我们领略了杜甫笔下的春日美景,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苏轼笔下美景中的植物吧! ①诗中写了哪几种植物?指名回答。(竹、桃花、蒌蒿、芦芽)

②师:引导学生体会“满地”“短”的含义和意境,感受春天植物的生机勃勃。 ③师:这样生机勃勃的春天,谁想来读一读?(指名读)

(2)师:动物们也闲不住了,你看课文的插图,鸭子在水里干什么呢?(课件出示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10

指名学生根据课本插图造句。

(3)师:老师有个问题,这四句诗写的景都是诗人看到的吗?(结合“欲”字的解释,明确第四句诗是诗人的想象之景)

(4)师:看到这样生机勃勃的植物和活泼快乐的小动物们,诗人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说一说) (5)师:带着这样的感受,我们一起来背一背这首诗吧!

【设计意图】在学习清单中完成对古诗的普遍性学习后,引导学生对古诗进行个性化学习。感受不同古诗的韵味。通过多次引读,感受诗人的情感。

板块五 巩固生字,指导书写

1.观察生字,你是怎样记住这些字的?(课件出示生字:融、燕、鸳、鸯、惠、崇、芦、芽、短) (1)形声字识记:央、鸟—鸯。 (2)图片识记:燕子、鸳鸯、芦芽。 2.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交流讨论。

3.教师示范重点字的笔顺及笔画。提醒学生注意:“燕”是上中下结构,上面部分是“廿”;“鸳、鸯”是上下结构,“鸳”的左上部分是“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5.写字展评。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

见“状元成才路”系列丛书《创优作业100分》或《状元作业本》对应课时作业。

?教学反思

11

本课是三首古诗,教学中始终把握“以生为本”的主导思想,但三年级学生年龄小、阅历浅、概括能力弱,理解古诗的意思有一定的困难。教学中以学习古诗的方法引导学生一步步展开学习,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反复诵读中把古诗读通读懂,理解、感悟古诗的意思,体会古诗的意境,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尽量避免逐字逐句地分析讲解,本着以读代讲,以读促悟,以悟促读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读的过程中注重读的层次:先读正确,再读出节奏,然后读出意境,读出韵味。结合插图展开想象,感受诗句所描绘的美景,在静态画面中抓住“动”的生物,感受大自然的和谐美。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不断受到熏陶,培养他们的语感。

2燕子

?教学目标

1.会认“伶、俐”等8个生字,读准“散、杆”2个多音字,会写“凑、拂”等13个字,正确读写“乌黑、活泼”等15个词语。

2.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3.积累“剪刀似的尾巴”等词语,找出课文中优美生动的语句并摘抄下来。

?教学重难点

朗读课文,边读边想象画面,并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背诵第1~3自然段。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伶、俐、翼、漾、倦、纤、痕”7个字都是形声字,可借助形声字的构字规律指导识记。重点指导“翼、痕、纤”的读音,“纤细”的“纤”字读xiān。

写字:重点指导书写“凑、偶、倦、痕”4个字。“凑”的末笔是点;“偶”的最后三笔是竖、提、

2.朗读教学

本课语言生动优美,教学时,可在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反复朗读,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读出对燕子的喜爱之情。可以采用示范朗读、音乐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读好课文。

3.语言运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