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中国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591da6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e6

乏关于风险投资公司的相应规定,依据《公司法》设立风险投资公司只能按照一般公司的设立方式去运行,从而使风险投资基金和风险投资公司的法律定位不明确,运行管理也无法可依。现行税收政策不合理。无论是在对高科技产品的增值税上,还是投资收益所得税上,都缺少一定的优惠政策。投资者在进行风险投资时无法可依。没有政策做引导。许多人对风险投资还持着观望的态度。

2.3 风险投资相关的中介组织不发达

风险投资中介机构是指通过运用各种法律、金融、投资工具和手段沟通和连接筹资者和投资者的专业服务机构,由熟悉法律、金融、理财、投资、企业管理等方面的专家构成,为客户提供高水平的财务、法律咨询与投资顾问等策略性服务。风险投资是一个多方共同运作的系统工程。风险投资中介机构是风险投资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在推动风险投资业发展过程中,既促进了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同时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不完善也在某种程度上加大了风险投资的风险。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专业能力不平衡是制约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发展的瓶颈和功能比较单一、结构尚不健全是阻碍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发展的隐患。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的专业能力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风险投资业务能否顺利进行。目前,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缺乏市场准入标准。市场准入标准的高低程度决定一个风险投资中介进入退出的难易程度。个具有较高市场准入标准限制的中介市场,市场要素活动性相对较差,资本进入和退出难度加大,对中介机构的素质能力要求相对较高;一个

7

具有较低市场准入标准限制的中介市场,市场要素活动性相对较高,造成市场中介机构层次高低差距较大,并有相当一部分风险投资中介机构不具有风险投资业的执业能力,增加风险投资的市场风险。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功能主要面向传统的产业,业务类型比较单一,针对高风险的风险投资尚不能全面的提供各项相应的业务,而且还存在提供服务不及时和信息不准确等问题。同时,风险投资是一个高风险的系统工程。作为风险投资中介机构有一般的中介机构(如投资银行、券商等专业型融资运作机构和律师事务所、信息咨询机构、会计师事务所等咨询保障机构),还有一系列为监管风险投资活动的评估认证机构(如资产评估机构、资信评估机构、项目市场潜力调查机构、督导机构、履行监管和自律职能的风险投资协会等),而我国风险投资中介机构尚未形成这样系统的组成构架。

2.4 风险投资的退出机制不完善

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机制的作用主要是:1实现资本收益,补偿投资承担的风险。2吸引社会资本加入风险投资行列,有利于促进风险投资有效循环。3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风险投资。而我国的退出机制十分不健全. 退出机制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我国目前缺乏专门以风险投资为调节对象的法律法规,风险投资处于一种法律保护相对薄弱的境地。与风险投资密切相关的《公司法》存在一些不利于建立风险投资体系的条款。如最新的《公司法》第143条规定,公司不得收购本公司股票,但为减少公司资本而注销股权或者与持有本公司股票的其他公司合并时除外等等。这一规定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国内风险投

8

资公司以股权回购方式退出资本。我国风险投资研究院调查报告中指出,受金融危机影响和对经济前景的担忧,2008年全球股市暴跌,部分股市创下历史最大年度跌幅,市值大幅缩水,投资者蒙受惨重损失。股市的持续低迷,使资本市场的融资功能大减,新股发行频率降低直至停滞。据中国风险投资研究院统计,有146个风险投资项目在2008年实现退出。其中,39个项目的退出金额为11.87亿元,平均单个项目的退出金额为3044万元,与2007年的6753万元相比下降近55个百分点。我国证券市场进入2008年以来,证券指数一直呈现不断下挫的趋势,不确定的宏观经济以及外围次贷及信贷危机等负面因素影响,都使得原本计划上市的企业无法进行或将融资计划延期。受资本市场低迷的影响,股权转让成退出的主渠道,在调查中列明退出方式的退出项目中,上市的有18个,占项目数量的23.28%,股权转让的有58个,占75.32%,清算的仅有1个,占1.30%。上市交易的项目数比例与2007年相比大幅降低,而股权转让方式退出的项目数比例与2007年的53.85%相比增长近2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我国风险投资退出方式主要以股权转让为主,而其他退出方式仅占很少比例,各种退出方式不合理。

2.5风险投资的专业人才匮乏

风险投资是一个全新的投资领域,从业者需要各方面高水平的业务知识和判断能力,不仅需要具有公司战略规划、企业经营管理、财务、税务、及高科技等多学科综合专业知识,而且要具有从宏观经济技术层面进行把握的能力,能够在投融资决策过程中解决交易结构设

9

计、投资回收与退出等实际操作问题。因而,风险投资基金的经理人员应具有较强的工程技术基础知识,具备金融投资实践和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实践经验的专业人才。我国目前是高层次、国际化的专门人才奇缺,能够适合于风险投资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尤其是风险投资家很少。我国现行的人才教育培养体制也不适合培养风险投资的人才。在风险投资中,除选择高回报科技项目、投入充裕资本、树立正确经营理念、引入规范化管理模式之外,必须建立一支具有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队伍,其中包括有丰富经验的企业家及财务、营销、工程、产品设计专家等。如果政府投资行为不具备强大的吸引力,而受习惯势力影响,存在长官意志等,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我国前些年成立的许多科技信托投资公司,如今很多都因大量不良资产而经营困难,严重的则已资不抵债,陷入破产绝境,这些教训,应引起足够的重视。拥有一批高素质的风险投资家和创业者,是风险投资业良性发展的关键。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家。专业人才匮乏是制约中国风险投资发展的“瓶颈”,培养人才已成为当务之急。

2.6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家精神不足

风险投资的基础是基于技术创新基础上的风险企业和相应的企业家精神。创新能力和一国的科技发展的整体水平和社会环境有关,在更深层次上则和教育制度、科研制度和企业机制有关。从发达国家的实践看,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效果是大型企业的数倍,风险投资的主要方向是中小企业以及有高校研究人员创立的企业或公司。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欧美发达国家,与新兴市场国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