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设想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设想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74bc5769eae009581bec8c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四下第三单元《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备课设想

人民路小学 施丹萍

一、 教材说明:

1.数的运算体系发展过程:

运算的定义 研究

运算性质 研究

最基本的运算性质(运算定律)

证明

其他运算性质 证明

运算法则

本单元所学习的运算定律,不仅适用于整数的加法和乘法,也适用于有理数的加法和乘法。随着数的范围的进一步扩展,在实数甚至复数的加法和乘法中,它们仍然成立。因此,这五条运算定律在数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被誉为“数学大厦的基石”。

2. 原义务教材和实验教材在编排上的不同特点:

教材版本 义务教材 编排特点 结合四则运算的意义概括出对应的运算定律。 实验教材 集中、系统编排,构建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 抽象概括过程 给出几组算式,让学生通过计算,发现规律,进行概括。 结合问题情境,帮助学生体会运算定律的现实背景。 将简便计算的讨论与实际问题的解决有机结合,问题解决策略的多样化与计算方法多样化融为一体。 应用 介绍算法技巧为主 3.单元教学内容:

本单元分为三小节,内容结构如下: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三、单元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能运用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2.培养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择算法的意识与能力,发展思维的灵活性。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教材的编排及课时教学建议:

? 这册共八个单元,实验区教师教完整册教材,印象最深,感觉最难教,学生最难掌握的就是这个单元。

? 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接触到了反映这五条运算定律的大量例子,特别是对加法、乘法的可交换性,可结合性,这些经验构成了学习本单元知识的认识基础。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如:交换加数的验算方法,交换因数的验算方法,加法中的“凑整”计算等等),促进学习的迁移,帮助学生把零散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在五条运算定律中,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与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一样,都是同一种运算的规律,只有乘法分配律沟通了乘法和加法的联系,因此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 本单元的五条运算定律,都是通过具体例子,采用不完全归纳的方法得到的,教学中应让学生经历“实例猜想——举例验证——证明规律”这样一个主动探究的过程。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下面我们来具体分析教材的编排及课时教学建议:(共10课时) 1. 加法运算定律(共3课时)

主要教学加法交换律、结合律及其在连加计算中的应用,分别安排了3个例题。这三个例题都是由主题图引出的。教学时,应充分利用主题图的故事性,逐步生成后继的问题,使本节的教学在内容与表现形式上都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一课时:(交换律、结合律)P27主题图,P28例1,做一做,P29例2 例1:

? 教学加法交换律。

? 求李叔叔上下午的路程和,解答这个问题所需要的条件,都在主题图中。解决这个问题有两种列式,由此得到加法交换律的一个实例。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举出几个这样的例子,看看从中能发现什么。

? 让学生用语言表达这个规律,明确这个规律叫加法交换律。再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规律,用图形、字母表示都可以。这样编排,一方面有利于符号感的培养,且方便记忆;另一方面提高了知识的抽象概括程度,也为以后正式教学用字母表示数打下初步的基础。 例2:

? 教学加法结合律。

? 求李叔叔前三天的路程和(前三天每天的路程在李叔叔放大的笔记本上可以看到),从解决这个问题的两种算法中,可以得到加法结合律的一个实例。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概括,表示出结合律,整个过程同例1。 第二课时:(加法运算定律的运用)P30例3,做一做, 练习五4 例3:

? 是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在连加计算中的综合运用。

? 仍然是由主题图引出的,它是在例2已经计算了李叔叔前3天所行路程和的基础上,给出李叔叔后4天的计划,让学生求4天计划行程的和。

? 教材设计的四个加数,其中两个可以凑成整百数,另两个可以凑成整十数,旨在让学生使学生明确当某些加数可以凑成整百或整十数时,运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连加计算简便。为此,可以让学生说一说为什么要改变加数的位置和连加的顺序,依据是什么?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

? 应当指出的是,在例3的计算过程中: 115+132+118+85 =115+85+132+118 =(115+85)+(132+118)

把85移到132的前面,严格说来,不仅用了加法交换律,还用到了加法结合律。具体如下: 115+132+118+85

=115+[(132+118)+85](加法结合律用了两次) =115+[85+(132+118)](加法交换律) =(115+85)+(132+118)(加法结合律)

但考虑到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只要学生说出第一步运用了加法交换律把85交换到132的前面,第二步运用加法结合律把115与此85,132与118结合起来先相加就行了。(关于这点在乘法结合律中也会出现类似情况,对学生的要求同上) 第三课时:练习五1-3,5-7,小知识

第1题,规律是:以加号所对的那条对角线为对称轴,对应位置上的两数相等。所以计算时可以利用这个规律,算出对角线及上半部分或下半部分另一半可以照抄。

第4题,其中第2个算式用的实际上是加法的运算性质(又称为“和的变化规律”)即一个加数减少了2,另一个加数增加了2,和不变。 课例分析:“加法交换律”教学设计与评析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下册)》第27~28页的内容及练习题。 教学目标

1探索和理解加法交换律,并能灵活运用。

2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从现实的问题情景中抽象概括出加法交换律。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师:同学们,今天是什么节日?

数学备课大师 www.eywedu.net 今日用大师 明日做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