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单元分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2015年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单元分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7db35bd5bbfd0a78567356

对圆心、半径等概念的理解。

练一练1.判断哪些图形是扇形,进一步丰富对扇形概念的认识。由圆的两条半径和一段曲线围成的,都有一个顶点在圆心的角。这样的图形是扇形。所以2和3不是扇形。第2、3题看扇形的圆心角各是什么角,分别是多少度?初步感受圆心角有可能等于或大于180°。

其次,结合对分数的认识,自主探索简单扇形的面积计算方法。练习十五13题。可以通过作辅助线的方法,发现百合和玫瑰分别大约占4分之1,牡丹大约占2分之1。先算出圆的面积,再分别算出每个扇形的面积。

三是介绍用含有丌的式子表示相关计算结果的方法。在教学应用圆的面积公式解决实际问题时,教材针对学生第一次接触含有平方数的混合运算式题这一情况,先提醒他们“计算3,14×52时,要先算5的平方是多少”。3,14×25 =78.5在学生各自完成上述式题的计算之后,接着介绍用含有丌的式子表示计算结果的方法。S=πr2=π×52=25π这样做,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计算环节,使学生能够更加专注于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数感和符号意识。在修订教材中,除非一定要算出结果,如得数保留两位小数等要求,这个时候要把的数算出来,其他时候都可以用含有π的式子来表示圆周长,圆面积的计算结果。

【第七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转化是一种重要而又最为常见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学活动中曾经多次运用这一策略解决问题,具有较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本单元深入体验转化,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一、 教学内容

编排2道例题、一个练习,把教学分成两段进行。

例1,回顾以前进行的转化,从策略层面上认识它,体会转化的价值。 例2,利用转化的策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发展思维的开放性和灵活性。 练习十六

二、教材分析和教学建议

学生在此前的各类数学活动中曾经多次运用转化这一策略解决问题,具有较

为丰富的经验和体会。考虑到上述具体学情,教材在安排这一内容时,1、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经验,感受转化策略的意义和价值。例1教学时,要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图形,感知每个图形的形状特点,为运用转化的策略作好铺垫。其次,要让学生充分交流自己是怎样想的。有的学生可能提出数方格计算面积后再比较的方法。也有学生会想到运用转化的策略进行思考。教师可防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将每个图形分别转化成长方形,并说说转化的具体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直接提出问题“回顾一下,我们曾经运用转化的策略解决过哪些问题?”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交流。在学生交流之后,可进一步启发学生说说运用转化策略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有什么共同点,体会都是把一个新问题转化成和它有联系的、比较熟悉或比较简单的问题。

2、从数形结合的角度丰富对转化的认识。教学例2时,可以先让学生说说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明确几个加数的分子都是1,分母分别是几个2相乘的积,然后让学生独立计算。一般情况下学生会先通分,再计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直接提出“能不能转化成更简单的算式”,把正方形看作单位1,引导学生把分数填入正方形图中,认识到图中涂色部分的大小表示的就是算式的和,用1减去空白部分的大小就得到涂色部分的和。因此可以将原算式转化成1-1进行计算。16然后引导学生回顾解决问题的过程,有什么体会?进一步感受到有些复杂的算式可以转化成简单的算式。可以把数的计算转化成图形问题来解决,从数形结合的角度丰富对转化的认识。练习中也安排了数形结合的问题。

练习十六7.从1开始的几个连续奇数的和,可以转化成正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来算。有几个数相加,正方形的边长就是几。如1+3+5+7=42 =16

3、选择一些典型的实际问题,让学生逐步加深对转化的认识,提高转化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用转化策略分析和解决的实际问题有很多,教材侧重选择了其中较为典型的两类,即:图形的等积转化或等长转化、连加式题的等值转化。练一练1,2练习十六1、2、3对于这两类问题,一方面其转化前的复杂、繁琐与转化后的简单、便利能形成鲜明的对照,这种对照有利于学生感受转化的意义:另一方面,这两类问题也蕴含着丰富的变化,针对具体问题实施转化时所运用的具体方法乃至技巧也各有特色。因而,解决这些问题既能适应学生体验策略、应用策略和形成策略的认知心理,又有利于启发他们融会贯通地把握相应的数学思想

和方法。

练习十六12题,花坛的面积是正方形的面积加上四个四分之三的圆(也就是三个圆)的面积。13题,涂色正方形周长和是40厘米,也就是4a+4b=40厘米。整个大正方形的周长正好是4a+4b也就是40厘米,解出周长是10厘米,因而面积是10×10=100(平方厘米)

思考题答案:最大正方形的周长是(27+19)×2=92(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