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2020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e70067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342360e

都哦哦哦来了看看2018年高考理综选择题专项训练(1)

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人由于烫伤,手臂某处发红并且局部水肿,对这一现象合理的解释是

A.毛细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使局部组织液减少 B.毛细血管扩张,血流量增加,使局部组织液增多 C.毛细血管破裂,淋巴液外渗,使局部组织液回渗到血管 D.毛细血管破裂,部分血液外流,使局部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答案】D

【解析】某人由于烫伤导致该处毛细血管破裂,则部分血液会外流进入组织液,由于部分血浆蛋白进入了组织液,

导致该部位的组织液渗透压升高,组织液增多,引起组织水肿,故选D。 2.下列有关教材实验的叙述,合理的是

A.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时可以不用显微镜观察 B.用适量盐酸处理叶绿体有利于各种色素的提取 C.活细胞被台盼蓝染成蓝色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蔗糖是非还原糖,故加入斐林试剂后蔗糖溶液颜色无变化

3.甲图是某类酶发挥催化作用的模型。酶的抑制剂可以与酶结合并降低其活性,乙、丙两图分别表示两种不同

类型抑制剂的作用原理。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底物与酶活性部位互补时,酶才能发挥作用,因此酶有专一性 B.抑制剂①与底物空间结构相似,竞争酶的活性部位

都哦哦哦来了看看C.抑制剂②会通过改变酶的结构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 D.两种抑制剂对酶促反应的影响均可通过提高底物浓度来缓解 【答案】D

【解析】据图可知,底物与酶活性部位互补,体现了酶的专一性,A项正确;抑制剂①与底物空间结构相似,二

者共同竞争酶的活性部位,导致酶活性降低,B项正确;抑制剂②与酶的非活性部位结合,导致酶结构改变,进而影响酶促反应速率,C项正确;当底物浓度较高时,可以减弱抑制剂①的作用,但不能减弱抑制剂②的作用,D项错误。

4.已知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动物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现给正常小鼠输入一定量的该溶液,一段时间内小

鼠体内会发生的生理变化是

A.血浆中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下降

B.有氧呼吸增强,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 C.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增多

D.肾小管和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减少,尿液中葡萄糖含量增加 【答案】C

【解析】给正常小鼠输入一定量的5%葡萄糖溶液,血糖浓度升高,胰高血糖素的分泌减少,胰岛素分泌增加,因

此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的比值增大,A 错误; 有氧呼吸不变,血浆中的二氧化碳基本不变,由于有缓冲物质的存在,pH不会明显下降,B 错误;输入5%葡萄糖液后,血浆渗透压不变,但葡萄糖被吸收后,血浆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C 正确;肾小管和肾集合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增加,正常小鼠的尿液中应该不含葡萄糖,D 错误。

5.研究表明,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的两对非等位基因在染色体发生交叉互换后产生的配子种类

和比例,与两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难以区分。雌果蝇的细胞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发生交 叉互换,雄果蝇不发生。基因M/m和N/n控制不同的相对性状,下列能证明果蝇的基因M和N位于同一染色体 上且相距非常远的杂交组合是 A.MmNn(♀)×MMnn B.MmNn(♀)×mmnn C.MmNn(♂)×mmnn D.MmNn(♂)×MmNn 【答案】D

【解析】依题意可知:若基因M和N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则MmNn(♀)产生的4种配子和比例与这

两对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种类和比例难以区分,而MMnn或mmnn只产生1种配子,所以MmNn(♀)×MMnn或MmNn(♀)×mmnn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与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推知的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难以区分,因此这两组杂交组合不能证明果蝇的基因M和N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A、

都哦哦哦来了看看B错误;因雄果蝇不发生交叉互换,所以MmNn(♂)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mmnn只产生1种配子,因此MmNn(♂)×mmnn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为1∶1,但该结果不能说明M和N在同一染色体上相距非常远,C错误;综上分析,MmNn(♂)产生两种比值相等的配子,MmNn(♀)产生4种配子,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8种,若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推知,MmNn(♂)×MmNn(♀)杂交,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方式有16种,因此MmNn(♂)×MmNn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与按照自由组合定律推知的产生的后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存在明显的差异,能够证明果蝇的基因M和N位于同一染色体上且相距非常远,D正确。 6.为研究某植物对盐的耐受性,进行了不同盐浓度对其最大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及根相对电导率影响的实验,

结果见下表。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盐浓度 (mmol·L) 0 100 500 900 -1最大光合速率 (μmol CO2·m·s) 31.65 36.59 31.75 14.45 -2-1呼吸速率 (μmol CO2·m·s) 1.44 1.37 1.59 2.63 -2-1根相对电导率 (%) 27.2 26.9 33.1 71.3 (相对电导率表示处理细胞与正常细胞渗出液体中的电解质含量之比,可反映细胞膜受损程度)

A.低盐环境下,细胞中有机物积累量高于高盐组 B.高盐环境可能破坏了生物膜结构导致电解质外渗 C.高盐环境通过影响细胞吸水进而影响光合速率 D.随着盐浓度的提高,细胞呼吸速率会持续增大 【答案】D

【解析】据表可知,盐浓度为100 mmol·L时,最大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的差值最大,即细胞中有机物积累量

最高,说明低盐环境下,细胞中有机物积累量高于高盐组,A项正确;高盐环境下,根相对电导率增加,说明高盐环境可能破坏了生物膜结构导致电解质外渗,B项正确;高盐环境下根细胞吸水困难,植物体内物质运输减慢,从而使光合速率下降,C项正确;盐浓度过高,会导致细胞失水死亡,导致呼吸作用停止,D项错误。

7.化学与生活、生产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钢铁防腐时,钢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油脂进行皂化反应后,加入食盐分离出高级脂肪酸盐

-1

都哦哦哦来了看看C.纤维素供给人体能量时,先在体內水解成葡萄糖再被氧化 D.氨气作工业制冷剂时,先汽化再液化 【答案】B

【解析】A.进行钢铁防腐时,钢铁与电源的负极相连,构成电解池的阴极,钢铁受到保护,这种保护方法叫做

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故A错误;B.在油脂进行皂化反应后的混合溶液中加入食盐,高级脂肪酸盐的溶解度降低发生盐析,经过搅拌、静置、过滤后分离出高级脂肪酸盐,故B正确;C.人体内无纤维素酶,所以纤维素不能在人体内水解成葡萄糖,故C错误;D.氨气作工业制冷剂的原理是先将氨气液化,液氨在汽化时吸收大量的热,使环境温度降低,故D错误;答案选B。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及应用,掌握相关物质的性质、发生的反应类型和用途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本题

的易错点是A项,利用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进行钢铁防腐是原电池原理,利用电解原理进行金属防腐的方法叫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

8.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18g重甲基(-CD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9NA B.22.4L(标准状况)CH2Cl2中含C-H键数为2NA

C.10g34%H2O2溶液与足量的酸性KMnO4溶液充分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0.2NA D.0.1mol由乙烯与乙醇组成的混合物完全燃烧所消托的氧气分子数为0.3NA

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好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化学量与

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关系,准确弄清分子、原子、原子核内质子中子及核外电子的构成关系,选项A为易错点,注意重甲基与甲基中含有的电子数相同,试题有利于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9.下图表示有机物M转化为X、Y、Z、W的四个不同反应。下列叙述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