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f2ae18fad6195f312ba60c

上水平,大力开发和引进满足消费需求的皇家饮食、特色饮食、名牌餐饮。文化旅游和商务部门要研究推进餐饮住宿企业评星工作,推动提档升级步伐,形成与全国一流特色中等城市建设相适应的高、中、低不同档次需求的餐饮服务格局。教育、劳动、卫生、商务等部门要加强以餐饮住宿业为重点的从业人员岗位技能培训,建立从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加大检查整治力度,彻底解决餐饮单位管理不规范、服务不到位等突出问题,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三)加快发展休闲旅游业。紧紧抓住河北省打造环京津休闲旅游产业带、承德市建设国际旅游城市和京沈客专平泉北站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立足文化传承、自然资源和区位优势,推介“契丹祖源、圣地平泉”营销品牌,整合开发旅游资源,加快形成多元的休闲产业形态。以文化旅游、创意体验、博览交易、养老保健等为支撑产业,着力打响文化溯源、产业观光、生态休闲、创意体验四大旅游品牌,把山水、冰雪、温泉等生态资源与循环经济产业、现代农业示范产业等有机结合,积极开拓京津、华北、东北市场。不断扩大我县休闲旅游市场占有份额。打造辽河源旅游聚集区,重点开发以辽河源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生态游、以契丹祖地为主的溯源游、以食用菌和设施园艺为主的观光游、以特色饮食和有机食品为主的农家游和品鉴游、以极限运动为主的航空体验游,使平泉成为京津辽蒙人群休闲度假的心驰神往之地。

(四)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以构建和谐社区为目标,积极推进城乡社区建设。按照每百户不低于30平方米的标准配置居委会办公活动用房,力争到2015年全县90%以上街道建立社区服务中心,

全县70%的乡镇建立社区综合服务中心。鼓励相关企业、各类组织、单位和个人兴办社区服务业,构建方便、就近、舒适的生活服务圈。优先开展老年人家居养老服务、托老服务、病人看护、家庭保洁、家教服务、住家保姆、小时工等家政服务。重点支持社区便利店、早餐网点、生鲜蔬菜市场、废旧物资回收网点和各类维修网点建设,逐步形成门类齐全、便民利民的社区服务网络。

专栏7: 第三产业重点项目、重大工程专栏

1、重点工程

服务业聚集区、信息平台、专业市场、商业银行、社区服务。 2、重点项目:

现代物流:华北物流、南城区铁路物流储运配送、粮食物流、反向物流、邮政物流、农资物流配送、山杏物流、花卉物流和现代物流信息平台建设等项目。

新兴业态:农村商业银行、小额贷款担保、社区养老及综合服务、信息中介、咨询机构等项目。

商贸流通:新汽贸汽配城、花卉、杏仁、农产品、粮食良种、农资、大牲畜等专业市场建设项目,商贸流通网络、星级酒店、农用物资仓储配送中心、食用菌和山野菜特色餐饮、皇家饮食、大型购物商场等项目。

休闲旅游:瀑河源大峡谷景区、“走近契丹”大型实景演出、东山公园、会州城遗址公园、承德乐野公司温泉度假村及凤凰岭综合开

发、大地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开发、桲椤树红色旅游、红山地质公园开发、王土房山区旅游度假村、平泉县地热休闲度假村、契丹大观园、影视剧制作基地、奥林匹克中心、航空科技产业园等建设项目。

五、倡导低碳模式,倾力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

大力节约资源和能源,发展循环经济、低碳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实现集约发展、清洁发展、可持续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形成高能效、少消耗、低排放、利生态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一)强化节能减排。实行能耗指标公示、节能考核、评价奖惩机制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加强能耗监管,鼓励绿色消费,倡导绿色出行,大力推进大型公共建筑节能改造。加快重点节能项目和工程的实施,严把高耗能企业准入关口,坚决淘汰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加大节能投入,建设低碳理念养成基地,推进低碳城市建设,倡导低碳消费,大力发展集中供热,扩大城市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加强城市粉尘污染防治,实施城市交通、建筑、社会噪声控制工程,防治环境噪声污染。强化畜禽养殖规范管理,防治畜禽粪便污染。强化工程减排、结构减排和管理减排,“十二五”末,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低碳循环经济发展壮大,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效,初步形成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益的节约型增长方式,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降低到44吨以下,污水处理率达到95%,再生水利用率达到40%,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

合利用率达到85%以上。优化能源结构,加快风能、太阳能开发,推广使用沼气及生物能源,推进生物质发电、光伏发电、风力发电等清洁能源环境保护项目进程,城镇环境空气质量达到或好于二级标准的天数超过330天,把我县初步建成“天蓝、地绿、水清、气爽、路畅、城洁”的宜居、宜商、宜游现代化园林生态城市。

(二)深入发展循环经济。按照“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以节水、节能、节地、节材和综合利用为基础,加粗延长“玉米深加工、食用菌废弃物利用、秸秆综合利用、山杏综合利用、工业废弃物资源化综合利用”五大循环经济产业链条,全面推行再生资源回收利用和清洁生产,提高煤矸石、粉煤灰、各种矿渣、废水、废气的综合利用效率。以生物质发电、高倍聚光光伏并网发电、风力发电等项目为依托,建成8个以上循环经济示范企业、5个生态产业示范区。

(三)重视资源保护。围绕重点生态功能区、重点产业园区和重点人口聚集区,扎实推进生态示范县建设。一是提高资源开发利用效率。进一步提高优势金属和非金属资源的开发水平,关停不符合要求的矿山。二是加强水源地保护。加强瀑河、老哈河等流域生态建设力度,加快造林育林建设步伐,保护生态环境,增加植被覆盖率,防止水土流失,进一步提升水源涵养能力。禁止高耗水、低附加、小规模、有污染隐患的项目建设;落实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建立起用水总量控制、用水效率控制、水功能区限制纳污制度,规范取水、用水行为,优化水资源配置,扩大县城集中供水管网覆盖面积,逐步实现县城区统一供水。三是加强国土资源综合整治和管理。实行最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