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平泉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7f2ae18fad6195f312ba60c

新型农村合作参合率(%) 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元) 94 4953 95 9100 22200 <4.5 [1] 12.9 11 <4.5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预期性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13231 城镇登记失业率(%) <4.5 备注:1、地区生产总值和人均生产总值增速按现行价计算。2、△/※中△为确保数,※为力争数。 3、带[ ]的为五年累计数

第三章 战略重点及主要任务

立足建设全国一流特色中等城市这一核心,以统筹城乡建设为重点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开放带动为重点强推重大项目建设,以改善民生为重点大力发展社会事业,推进可持续发展进程、保持社会和谐稳定、不断提高群众生活水平,努力把我县建设成为“魅力、实力、活力、和谐”新平泉。

第一节 做靓城市品牌,推进全国一流特色中等城市进程,建设魅力平泉

以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为核心,以产业和人口聚集为支撑,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坚持速度与质量并重,做靓品牌加快城市发展、聚中集约推进新农村建设、要素统筹增强城乡发展动力,打造城镇化发展新优势。

一、加快城市建设,完善城市功能

加快中等城市核心区建设。以扩大规模、完善功能、优化环境、提升品质为重点,加快县城扩容升级和新城区建设。加快主城崛起。根据城市总体规划,按照“改造老城、建设新区、完善功能、提升品位”的要求,将主城区建设成为行政、商贸中心。突出抓好京沈客专平泉北站综合开发等17个专项规划,实施好北城新区开发等32项重点工程,强力推进会展中心等19项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高质量完成东方丽都等26个房地产项目和北城新区游园等13项便民工程,提升承载能力。着力建设功能完备、环境优美、品位高雅的中心城区。促进“两翼”腾飞。即加快工业新城和卧龙新城即南北城区建设。将卧龙新城纳入城市统一管理,依托华北物流中心,倾力打造卧龙商贸物流新城。将南五十家子、小寺沟纳入工业聚集区范畴,按照现代化工业新城建设方向,以产业发展带动南城区全面建设,加快培育建设南城区。进一步拉开城市框架,明确功能分区,增大城市容量,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力争到十二五末,县城建成区面积达到20平方公里以上,城市人口达到20万人以上。

突出城市特色,狠抓城市品位提升。按照特色突出、魅力彰显、品位高雅的总体原则,重点突出山水林泉、契丹文化、精品建筑、标志街区四个城市特色。一是突出山水林泉特色。按照“城外环山山即景、城中有山山亦城”和“双水绕城城畔水、城在水中水依城”的发展发向,加快县城周围浅山资源开发利用;加快“两河两岸”(瀑河、西河及其两岸)开发建设,完善瀑河西岸基础建设,有步骤地开发瀑河东岸,启动西河水体景观及西河两岸开发建设。通过做好山水文章,

真正把平泉打造成为独具山水林泉特色的全国一流中等城市。二是突出契丹文化特色。坚持以契丹文化为主元素,清文化、红山文化和菌文化、炭文化、酒文化等为补充,谋划实施体现平泉文化特色的建筑和景观,充分挖掘城市自然、历史、人文元素,把文化和创意元素融入城市肌里,传承历史文脉,突出文化特色。三是突出精品建筑特色。进一步提高单体建筑和区片规划设计水平,科学调控建筑高度、密度和布局,坚持古风古蕴与现代时尚相结合,注重在重要结点、金边银角打造标志性建筑,塑造城市主色调。四是突出标志街区特色。建设基础设施超前、道路交通畅通、街景形象一流、生态环境良好、服务功能完善、管理水平领先、文化特色鲜明的标志性街区。实施绿化、美化、亮化、净化、畅化“五化”工程。努力把平泉打造成底蕴厚重、特色鲜明,活力迸发、魅力彰显,秩序井然、品位高雅,宜业宜居、文明和谐的特色城市。

加强城市细节建设与管理。建立“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资源整合、信息共享、统一监督、重心下移、综合执法、全面覆盖”的数字化“大城管”新格局。整合城管、交通、公安、林业、建设、环保、国土、卫生、城区街道办等部门对城市的综合管理职能,积极推进“精细化、数字化、网格化、人本化”城市管理进程,强化城市细节管理,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实施“市民素质提升”工程,开展市民道德实践系列活动,实现市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有效提升,努力培育文明道德风尚,全面提升社会文明程度,使城市发展的软环境进一步优化,形成健康向上、尚德崇礼、秩序文明的社会氛围。“六创联动”工

程(创建全国文明城、全国卫生城、全国环保模范城、全国双拥模范城、全国生态文明城、全国园林城)全面完成。到“十二五”末,实现城管信息灵敏、交通顺畅、容貌整洁、居民文明的目标。

二、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坚持以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为统揽,以提高农民收入为中心,以推动“农业转型、农民转身、农村转变”为主攻方向,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加快中心村建设。坚持“分类指导、注重特色、集中连片、提升水平”的总体要求,按照村企结合、强村带动、产业联结等模式,在沿城镇、沿公路、沿景区景点、沿矿区和企业周边人口密集的村,进行统一布局,通过基础设施向中心村集中摆布、扶持资金打捆向中心村倾斜、创新土地和林权流转机制等多种办法和途径,引导人口集中居住、土地集约利用和基础设施集中配套建设,从而形成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产业向园区集中、农民向城镇和中心村集中的发展格局。到“十二五”末,建成中心村和新民居示范村50个以上。加快中心乡镇建设。立足区位、环境、产业等条件,以杨树岭、党坝、七沟、黄土梁子四个建制镇为重点,完善基础设施,发展特色产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杨树岭镇重点围绕冀东特种水泥及下游产品、光伏产业,建设新能源基地;党坝镇重点建设以食用菌为主导的现代农业产业基地;七沟镇重点建设绿色有机食品生产加工基地;黄土梁子镇重点建设育苗及新兴工业产业基地。五年内完成全县乡(镇)政府所在地街道整治、给排水、绿化亮化、垃圾处理等配套设施,酒店、学校、医院等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稳步推进农村配套改革。积极开展农村社区建设实验,加快“镇改街”、“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