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教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管理会计》教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811007401f69e3143329419

20 ——20 学年 第 学期 教 案

授课科目: 管 理 会 计

授课班级: 会 本

授课教师: 杨 依 华

所属学院: 商 学 院

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 管理会计 实验/上 机学时 授课总学时 48 讲授学时 48 所用教材 《管理会计学》(第三版),孙茂竹、文光伟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3月第3版. 1.《管理会计》,吴大军、牛彦秀等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10月第1版. 2.《管理会计》理论 实务 案例 习题,余绪缨主编,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4年8月第1版. 教学参考书 3.《管理会计学》,王福生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年2月第1版. 4.《管理会计》,陈振婷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第1版. 教学方法 课堂讲授,案例教学,提问式教学,课程设计,师生互动等方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教学 考核方式 考试

管理会计教案

课程简介

管理会计是从传统的会计中分离出来的、与财务会计并列的一门独立的新兴学科。它适应企业内部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巧妙地把“管理”与“会计”结合起来,成为现代管理科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实现企业管理现代化的手段。 教学目的和要求

学习《管理会计》课程,要求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在学习中处理好全面与重点、理解与记忆、原则与方法的关系,在学习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企业管理会计各项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该课程的学习,能比较完整地掌握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并能运用在实践之中。

课程的基本内容

《管理会计》是一门经济管理的应用学科,其职能在于预测经济前景、参与经济决策、规划经营目标、控制经济过程、考评经营业绩,主要内容阐述了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巧。

本课程共分十二章 。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管理会计的定义

一、国外会计学界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一)狭义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20年代-70年代)

狭义的管理会计,又称微观管理会计,是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以强化企业内部经营管理,实现最佳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以现代企业经营活动及其价值表现为对象,通过对财务等信息的深加工和再利用,实现对经济过程的预测、决策、规划、控制、责任考核评价等职能的一个会计分支。

狭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

(二)广义管理会计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来)

广义的管理会计,是指用于概括现代会计系统中区别于传统会计,直接体现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和责任考核评价等会计管理职能的那部分内容的一个范畴。

广义管理会计的核心内容 :

二、国内学者对管理会计定义的论述

存在多种不同的观点,从狭义上定义管理会计。

三、管理会计的定义

管理会计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最终目的的会计信息处理系统。它运用一系列专门的方式方法,通过确认、计量、归集、分析、编制与解释、传递等一系列工作,为管理和决策提供信息,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

管理会计学的定义

在学习本门课程时,必须将管理会计与管理会计学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来对待,因为管理会计属于现代企业会计工作实践的范畴;而管理会计学属于会计学分类的范畴,是有关管理会计工作经验的理论总结和形成的理论知识体系。

第二节 管理会计的形成与发展

一、以成本控制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萌芽阶段)-传统管理会计阶段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经济理论的发展 泰罗的科学管理理论 (三)管理会计的形成

形成现代管理会计的萌芽

内容包括:标准成本、预算控制、差异分析

二、以预测、决策为基本特征的管理会计阶段-现代管理会计阶段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二战以后,生产经营发生了变化: (二)经济理论的迅速发展

1、行为科学 2、系统理论 3、决策理论 (三)管理会计的发展 1952年,国际会计师联合会正式通过“管理会计”这个专门词汇,管理会计正式形成。 三、以重视环境适应性为基本特征的战略管理会计阶段-管理会计的新发展

(一)社会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