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 核酸、糖类和脂质 新人教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后限时集训4 核酸、糖类和脂质 新人教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8e937b3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e1a7692

课后限时集训4 核酸、糖类和脂质

1.(2018·江苏高考)下列关于糖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单糖可以被进一步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 B.构成淀粉、糖原和纤维素的单体均为果糖 C.细胞识别与糖蛋白中蛋白质有关,与糖链无关 D.糖类是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

D [单糖是最简单的糖类,不能水解为更简单的化合物,A错误;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属于多糖,它们的单体都是葡萄糖,B错误;细胞识别与细胞膜外侧的糖蛋白有关,而糖蛋白是由蛋白质和多糖组成的,C错误;植物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通过叶绿体合成糖类等有机物,即光合作用的产物主要是糖类,且细胞壁的结构成分也是糖类,因此大多数植物体干重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糖类,D正确。]

2.(2018·江苏高考改编)脂质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作用 B.蛇毒中的磷脂酶因水解红细胞膜蛋白而导致溶血 C.脂质可参与生命活动的调节

D.胆固醇既是细胞膜的重要组分,又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B [分布在内脏器官周围的脂肪具有缓冲和减压的作用,可以保护内脏器官,A正确;蛇毒中的磷脂酶具有专一性,只能催化磷脂分子的水解,不能催化蛋白质的水解,B错误;脂质中的性激素具有调节生命活动的作用,C正确;胆固醇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在人体内还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D正确。]

3.(2019·德州期中)下列有关细胞分子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为DNA B.磷脂和ATP的元素组成不同 C.酶、激素和抗体的本质均为蛋白质 D.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不同

A [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A项正确;磷脂和ATP的元素组成相同,B项错误;少数酶和部分激素不是蛋白质,C项错误;纤维素和糖原的基本组成单位都是葡萄糖,D项错误。]

4.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核糖和脱氧核糖都只含有C、H、O三种元素 B.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 C.磷脂与ATP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不完全相同

- 1 -

D.性激素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和加工

A [蔗糖彻底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磷脂与ATP中所含的化学元素种类完全相同。性激素属于脂质,不是蛋白质,不在核糖体、内质网及高尔基体上合成和加工。]

5.根据不同农作物种子化学成分的差别,可将种子分为淀粉类种子、蛋白质类种子、油脂类种子,下表中的三种作物种子分别属于上面三类种子,表中数据为三种种子的化学成分及含量。

请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播种时,表中三种种子种植深度相对较浅的应为________,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表明,三类种子浸入水中后,大豆的体积变化大于小麦,远胜于油菜,这说明表中前三种物质中,亲水性的大小依次为____。

(3)如图为油脂类种子成熟过程中有机物相对含量的变化趋势,图中可溶性糖逐渐减少,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另外,___________________也是原因之一。若想鉴定种子中的可溶性还原糖和脂肪,所用的检测试剂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种子萌发过程中要消耗氧气,油菜种子中含脂肪多,脂肪含氢量高,细胞呼吸时耗氧量大,种植的浅些有利于种子消耗脂肪供能。(2)三类种子浸入水中后,大豆的体积变化大于小麦,远胜于油菜,大豆中含蛋白质多,油菜含脂肪多,说明蛋白质的吸水性最强,脂肪的吸水性最弱。(3)种子成熟过程与种子萌发过程相反,主要是贮藏物质的形成。油脂类种子的脂肪较多,而脂肪主要来自糖类的转化,同时种子成熟过程中也进行着细胞呼吸,消耗一部分糖类,可溶性还原糖和脂肪的检测试剂分别是斐林试剂、苏丹Ⅲ或苏丹Ⅳ染液。

[答案] (1)油菜种子 油菜种子中含脂肪较多,种子萌发时消耗的氧气量相对较大

- 2 -

(2)蛋白质、淀粉、脂肪

(3)可溶性糖转化成脂肪 种子呼吸作用消耗一部分糖类 斐林试剂、苏丹Ⅲ染液(或苏丹Ⅳ染液)

6.(2019·济宁一模)下列关于化合物在细胞中存在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 B.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蛋白质和RNA形成的结构 C.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存在蛋白质和DNA形成的结构 D.原核细胞的拟核中不存在DNA—RNA复合物

D [真核细胞的细胞膜上存在糖类和蛋白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蛋白,也存在糖类和脂质分子结合成的糖脂,A项正确;原核细胞的细胞质中存在蛋白质和RNA形成的核糖体,B项正确;细胞质基质中没有DNA,因此叶肉细胞的细胞质基质不存在蛋白质和DNA形成的结构,C项正确;原核细胞的拟核中DNA转录时存在DNA—RNA复合物,D项错误。]

7.(2019·成都七中检测)生物大分子通常都有一定的分子结构规律,即是由一定的基本结构单位,按一定的排列顺序和连接方式形成的多聚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若该图为一段肽链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肽键,2表示中心碳原子,3的种类有20种

B.若该图为一段R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的种类有4种 C.若该图为一段单链DNA的结构模式图,则1表示磷酸基团,2表示脱氧核糖,3的种类有4种

D.若该图表示多糖的结构模式图,则淀粉、纤维素和糖原是相同的

B [如果该图表示肽链,则1是中心碳原子,3是R基,2是肽键,A错误;如果该图表示RNA,则1表示核糖,2是磷酸基团,3是含氮碱基,有4种,B正确;如果该图表示单链DNA,1应表示脱氧核糖,2表示磷酸基团,3表示含氮碱基有4种,C错误;如果该图表示多糖,淀粉、纤维素和糖原都是由葡萄糖组成的,但连接方式不同,D错误。]

8.(2019·衡水中学月考)科学家研究某小麦的种子萌发过程,通过一定的生化方法测定种子萌发过程中胚的鲜重变化以及胚的RNA合成量的变化情况,得到了如图曲线数据。请据此分析回答以下问题:

(1)通过不休眠种子与休眠种子胚的鲜重比较,得出其中结合水/自由水比值高的是________的种子,不休眠的种子萌发6天后至形成叶片前,干重会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

(2)不休眠的种子萌发后胚中的RNA合成量________,经分析种子的淀粉含量下降而葡萄糖的含量升高,推测某些RNA控制合成了________________。

(3)第5天萌发种子的胚根长出,此时整个种子内DNA的含量与不萌发种子相比________(填“相等”“增多”或“减少”),推测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自由水与代谢有关,代谢旺盛的细胞中,自由水相对含量多,结合水相对含量少,因此结合水/自由水比值高的是休眠的种子。不休眠的种子萌发6天后至形成叶片前,由于呼吸作用加快,且此时种子无真叶,不进行光合作用,所以有机物的量逐渐减少,干重会减少。(2)不休眠的种子萌发后,代谢旺盛,需要合成相关的酶,因此会进行转录和翻译,转录形成的RNA比较多,淀粉在淀粉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麦芽糖,麦芽糖在麦芽糖酶的作用下水解形成葡萄糖,葡萄糖用于呼吸作用,因此淀粉含量下降而葡萄糖含量升高,细胞内合成了淀粉酶、麦芽糖酶。(3)胚根由种子的胚细胞不断分裂分化形成,该过程要经过有丝分裂,DNA要大量复制,故萌发的整个种子内DNA的含量与不萌发种子相比增多。

[答案] (1)休眠 减少(或降低) 种子胚细胞呼吸作用分解部分有机物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导致干重减少(或降低)

(2)增加 淀粉酶、麦芽糖酶

(3)增多 种子胚细胞的DNA大量复制,细胞不断分裂分化使胚根生长

-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