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步高生物必修三第2章 第1节(Ⅰ)(含答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步步高生物必修三第2章 第1节(Ⅰ)(含答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90e1095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d0

第1节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Ⅰ)

[学习目标] 1.理解反射弧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2.理解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产生和传导过程。

方式一

2016年8月10日3时,在里约奥运会跳水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陈若琳、刘蕙瑕夺得金牌。右图为她们在比赛过程中精彩的一幕。她们为什么能做出如此完美而又一致的动作呢?这与人体神经系统的调节密不可分。那么神经系统是如何实现调节的呢?

方式二

(1)下图展示的运动离不开哪些器官?

答案 手、脚、眼、耳等。

(2)通过哪个系统来协调这些器官的活动? 答案 神经系统。

导入 人体是如何通过神经系统来感知环境的刺激并作出相应反应的?

一、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和反射 1.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1)概念: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作出的规律性应答。 (2)结构基础:反射弧。

(3)分类: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2.神经元的结构

(1)神经元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突起一般分为树突和轴突两种。 (2)神经和神经纤维的区别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共同组成神经纤维。许多神经纤维集结成束,外包由结缔组织形成的膜,就成为一条神经。 3.反射弧

(1)写出图中各数字表示的结构:①感受器;②传入神经;③神经中枢;④传出神经;⑤效应器。

(2)图中⑤的组成: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3)写出兴奋在反射弧上传导的过程:①→②→③→④→⑤(填写序号)。 部位: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

4.兴奋?条件:感受外界刺激

??变化: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状态归纳总结

1.反射正常进行必需的两个条件

(1)完整的反射弧:反射是完整反射弧进行的活动,若反射弧结构不完整,进行人为刺激,尽管能够引起效应器的活动,但不属于反射。

(2)需要适宜的刺激:反射的进行需要适宜的刺激,若刺激过强或过弱,都将导致反射活动无法进行。

2.条件反射与非条件反射的比较 反射类型 非条件反射 条件反射

含义 神经中枢 通过遗传获得的与生俱来的反射 位于大脑皮层以下(脑干和脊髓) 在后天的生活过程中逐渐训练形成的反射 位于大脑皮层 后天性;可以建立,也能消退;数量可以特点 先天性;终生性;数量有限 不断增加 意义 使机体初步适应环境 眨眼、啼哭、膝跳反射、吃东西使机体适应复杂多变的生存环境 实例 分泌唾液等 例1 下列关于反射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感受器可将刺激转变成兴奋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等 B.反射弧中的感受器和效应器可分布于机体不同的组织或器官 C.任何反射弧中的神经中枢都位于脊髓

D.刺激某一反射弧的感受器或传出神经可使效应器产生相同的反应 答案 C

解析 大脑皮层、下丘脑、小脑、脑干和脊髓都有神经中枢。

例2 下图表示人体的某反射弧模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图中①是神经中枢,②是传出神经,③是传入神经 B.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⑤

C.结构④在组成上包括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等 D.切断③,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 答案 C

解析 由图示判断:⑤为感受器,②为传入神经,①为神经中枢,③为传出神经,④为效应器。刺激②时,会产生具体效应的结构是④效应器,切断③,反射弧不完整,兴奋无法传至④,效应不再产生。 一题多变

结合上图回答问题:

(1)将青蛙的后趾皮肤剥掉,再将浸有稀硫酸的小纸片贴在该部位,蛙无反应。这是因为已经

破坏了该反射弧的________________。

(2)切断②,刺激③,效应器________(填“能”或“不能”)做出反应。如果能反应,是否属于反射?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下列哪些活动要在反射弧中完成:________。 ①食虫鸟见到黄蜂不敢吃 ②熟睡的人被蚊虫叮咬会动一动 ③精彩的哑剧表演引来人们热烈的掌声

④实验中离体的腓肠肌连一段坐骨神经,用电来刺激坐骨神经,引起腓肠肌收缩 答案 (1)⑤感受器 (2)能 不属于 (3)①②③

解析 在反射弧中完成的是反射,①②③都属于反射活动。 二、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1.神经表面电位差的实验

由图可知:

(1)静息时,电表没有测出电位差,说明静息时神经表面各处电位相等。

(2)而在图示位置的左侧给予刺激时,电表发生2次偏转,这说明刺激后会引起a、b间两次出现电位差。

(3)实验说明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电信号(又叫神经冲动)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产生和传导 (1)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