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企业的社会责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浅析企业的社会责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9130f685acfa1c7aa00cc70

技术和产业结构上的改革来提高经济效益。企业缺少环境保护的意识。

第四,我国的企业慈善事业发展不到位,这主要是国内企业的捐赠理念和内在驱动力不足。“5.12”大地震后。一些国内企业的表现非常突出。“王老吉”一个企业就捐赠了1亿资金。但是令人心痛的是,许多大型企业却反应迟缓,甚至冷漠。作为房地产业的巨头之一.万科在灾后的表现遭到质疑,其老总的作为更是被国人唾骂。中国企业认为企业的责任就是创造利润,捐赠理念是“回报社会,造福桑梓”。同时中国在制度化方面不完善,企业完全被动地响应政府的号召,没有明确的目的和计划,跟谈不上制度化。

第五,我国企业缺少自己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的企业文化对企业的发展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作为企业发展的软条件之一,企业文化可以帮助企业很好地融人社会当中,与社会形成互动。但是我国企业很少拥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只有些大企业拥有企业文化,然而这些企业文化多是督促员工努力工作,如何更好地降低成本,扩大生产,很少与社会责任相关。造成企业在社会上过于独立.没有真正融入社会,更别说参加城市建设、文化发展了。

三、我国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途径

1、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引导企业承担社会责任。除在前文中《公司法》对企业社会责任加以明确外,在相关法律中,我国也在逐步推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如即将实施的《劳动合同法》、《企业职工年休假条例》等法律法规,《劳动合同法》中针对劳资关系、地位不平等的现象,在总则中以劳动者作为弱势群体保护对象,首先保障劳动

5

者的合法权益,取得劳资双方关系、地位的相对平衡,从法律上保障劳动者能够、敢于拿起法律的“武器”进行维权。同时为解决劳动合同执行中的短期化现象,确定了三种情形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对解除劳动合同必须支付一次性经济补偿,用提高人工成本的手段减少短期化用工。《企业职工年休假条例》则对企业职工年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制定了“不休假给予经济补偿金”的操作手段。但不少企业在《劳动合同法》实施前昔,纷纷以自愿辞职、解除劳动合同和买断工龄等手段制造劳动关系中断的事实,形成新录用员工;或是改为劳务派遣的用工形式,以规避《劳动合同法》第十四条中签订无固定期限的条件,从而达到逃避企业责任的目的,这种行为却丧失了职工对企业的信心,形成年年的“招工荒”。在企业管理理念中“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是“企业对员工的责任”,为了企业的利润而出卖员工利益,有这样的企业存在,就更加需要我们将企业社会责任在全社会中进行传播、推广。

2、完善现有立法中的明确规定,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在推动企业社会责任发展的进程中,国家必须保障企业社会责任的履行。我国自2004年10月由国家质检总局颁布实施《缺陷产品召回管理规定》以来,在保障消费者权益、提高产品质量、促进企业发展、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和规范我国市场经济秩序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从我国现行法律来看,对缺陷产品进行救济和规范的法律主要限于《产品质量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虽然这两部法律对生产者义务、消费者权利和产品责任做出了较为详细的规定,但是尚未规定产

6

品召回制度。上述法律明确赋予消费退货、更换的权利,但这与召回制度还是存在区别的。具体来说,产品召回制度具有如下特点:例如,《消法》只是从消费者的角度规定了产品质量存在问题时的救济手段,而没有强调经营者主动召回的义务,如果消费者不主动行使上述权利,缺陷产品仍然可能处于流通和生活使用当中,很可能造成对公民人身安全和财产保障的威胁。这就需要将相关规定上升到以立法形式对召回行为进行约束,以提高召回制度的执行力度。

3、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的发展。在引导和规范企业承担社会责任的同时,不能把企业推到“企业办社会”的时代,形成重负下的企业“伤员”。要建立企业社会责任激励机制,不断促进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4、倡导先进理念,与国际通行规则接轨。企业所履行的社会责任包含企业的经济责任、法律责任、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从法律上只能强制企业履行其基本社会责任,而伦理责任与慈善责任需要企业内部自发的建立日常化、专门化的组织保障,并在战略规划上提到相当明确的位臵,同时借鉴国外成熟的执行经验,才能使企业社会责任理念得以升华。

5、道德责任与社会舆论监督。企业社会责任具有法律责任与道德责任两种性质的区分。前者作为对企业的强制性约束,以国家的法律与法规作为其履行的依据与基础;后者则未经法定化而由企业自愿履行,它是在法律与法规之外对企业提出的更高道德要求,扶贫、助残、济老与救孤等社会公益事业都是企业社会责任的自愿性范畴。但作为

7

企业对社会负有的一种关系责任,企业社会责任有时仅仅体现为单纯的法律责任或道德责任,有时则是二者的统一。例如,企业按照环境保护法规定的标准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是企业的法律责任,而企业按照比环境保护法的要求更为严格的标准预防与治理环境污染则是其道德责任,二者共同构成企业环保这一具体的社会责任形式。

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而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创新意识,对企业可持续发展产生强大的推动力。从战略角度分析企业所面临的社会责任问题,将其作为企业长远发展战略的一部分,把社会责任和企业竞争优势联结在一起,从制度设计、内部管理上予以有力保障,确保企业社会责任和企业长远利益的高度一致性,最终实现责任与利润的双赢。营利性与社会责任并非必定发生冲突,冲突并非必定不可调和。如汽车公司的社会责任战略可以是开发节能环保车型,提高汽车运输的便捷性能;石油公司的社会责任则是提供清洁能源,为改善环境污染尽一份力。这样,企业社会责任会成为企业实现创新和提高竞争优势的潜在机会。

我国的企业社会责任问题需要不断完善立法,形成完整的社会责任体系链;同时,我国在经济高速发展中所存在的实际问题会逐步推动企业社会责任理念深入和相关立法。当企业能够站在资源有效合理利用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时,正确处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不但能够承担起社会责任而享有更好的社会声誉,还实现了企业全体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与整个社会经济利益的提高。

8

内容摘要:

该文以企业社会责任问题为中心,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概念的产生,社会对企业社会责任实质的逐步认识,到今天从法律和道德的角度剖析企业社会责任的实质。企业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既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续发展,又有利于和谐社会的建立。要通过企业自我认识的转变,政府行为、法律监管、社会监督和社会公众道德等社会行为来影响和强化企业主动履行社会责任。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