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课后答案第十章演示教学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课后答案第十章演示教学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98a6658b7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f7

计算机网络(第五版)谢希仁-课后答案第十

精品文档

10-1 NGI和NGN各表示什么意思?它们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答:NGN(Next Generation Internet):即下一代英特网;NGI(Next Generation Network):即下一代电信网。

主要区别:如表一所示 :

表1 NGN与NGI的主要区别

由此可见,NGN希望业务提供者可以为用户(信息消费者)提供更好的融和业务,而NGI则希望为广大用户(不区分信息提供者和信息消费者)提供一个更好的创新平台。互联网与传统电信网在目标、设计原理、业务与应用、技术、市场、驱动力等方面的差异巨大,因此应采用与传统电信网不同的技术、管理和政策手段来看待和处理互联网所面临的问题。

10-2 建议的IPv6协议没有首部检验和。这样做的优缺点是什么?

答:优点:对首部的处理更简单。数据链路层已经将有差错的帧丢弃了,因此网络层可省去这一步骤;缺点:可能遇到数据链路层检测不出来的差错。

10-3 在IPv4首部中有一个“协议”字段,但在IPv6的固定首部中确没有。这是为什么?

答:在IP数据报传送的路径上的所有路由器都不需要这一字段的信息。只有目的主机才需要协议字段。在IPv6使用“下一个首部”字段完成IPv4中的“协议”字段的功能。

10-4 当使用IPv6时,ARP协议是否需要改变?如果需要改变,那么应当进行概念性的改变还是技术性的改变?

答:从概念上讲没有改变,但因IPv6地址长度增大了,所以相应的字段都需要增大。

10-5 IPv6只允许在原点进行分片。这样做有什么好处?

答:分片与重装是非常耗时的操作.IPV6把这一功能从路由器中删除,并移到网络边缘的主机中,就可以大大的加快网络中IP数据的转发速度.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10-6 设每隔1微微秒就分配出100万个IPv6地址。试计算大约要用多少年才能将IPv6地址空间

全部用光。可以和宇宙的年龄(大约有100亿年)进行比较。

答:IPv6的地址重建共有2的128次方个地址,或3.4×10的38次方.1秒种分配10的18次方个地址,可分配1.08×10的13次方年.大约是宇宙年龄的1000倍.地址空间的利用不会是均匀的.但即使只利用那个整个地址空间的1/1000,那也是不可能那个用完的.

10-7 试把以下的IPv6地址用零压缩方法写成简洁形式: (1)0000:0000:F53:6382:AB00:67DB:BB27:7332 (2)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4D:ABCD (3)0000:0000:0000:AF36:7328:0000:87AA:0398 (4)2819:00AF:0000:0000:0000:0035:0CB2:B271

答:(1) ::F53:6382:AB00:67DB:BB27:7332 (2)::4D:ABCD (3)::AF36:7328:0:87AA:398 (4)2819:AF::35:CB2:B271

10-8 试把以下的IPv6地址用零压缩方法写成简洁形式: (1)0::0 (2)0:AA::0 (3)0:1234:3 (4)123::1:2

答:(1)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2)0000:00AA:0000:0000:0000:0000:0000:0000 (3)0000:1234:0000:0000:0000:0000:0000:0003 (4)0123:0000:0000:0000:0000:0000:0001:0002

10-9 以下的每一个地址属于哪一种类型?(1)FE80::12 (2)FEC0::24A2 (3)FF02::0 (4)0::01

答:(1)本地链路单播地址 (2)IETF保留 (3)多播地址 (4)环回地址

10-10从IPv4过渡到IPv6的方法有哪些?

答:如何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IPv6发展需要解决的第一个问题。现有的几乎每个网络及其连接设备都支持IPv4,因此要想一夜间就完成从IPv4到IPv6的转换是不切实际的。IPv6必须能够支持和处理IPv4体系的遗留问题。可以预见,IPv4向IPv6的过渡需要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完成。目前,IETF已经成立了专门的工作组,研究IPv4到IPv6的转换问题,并且已提出了很多方案,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类型:

1. 双协议栈技术

IPv6和IPv4是功能相近的网络层协议,两者都基于相同的物理平台,而且加载于其上的传输层协议TCP和UDP又没有任何区别。由图1所示的协议栈结构可以看出,如果一台主机同时支持IPv6和IPv4两种协议,那么该主机既能与支持IPv4协议的主机通信,又能与支持IPv6协议的主机通信,这就是双协议栈技术的工作机理。

图1 IPv4/v6双协议栈的协议结构

图2示出了通过双协议栈的通信方式,图中的双协议主机可以分别和IPv6主机及IPv4主机互通。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

精品文档

2. 隧道技术

随着IPv6网络的发展,出现了许多局部的IPv6网络,但是这些IPv6网络需要通过IPv4骨干网络相连。将这些孤立的“IPv6岛”相互联通必须使用隧道技术。利用隧道技术可以通过现有的运行IPv4协议的Internet骨干网络(即隧道)将局部的IPv6网络连接起来,因而是IPv4向IPv6过渡的初期最易于采用的技术。

路由器将IPv6的数据分组封装入IPv4,IPv4分组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分别是隧道入口和出口的IPv4地址。在隧道的出口处,再将IPv6分组取出转发给目的站点。隧道技术只要求在隧道的入口和出口处进行修改,对其他部分没有要求,因而非常容易实现。但是隧道技术不能实现IPv4主机与IPv6主机的直接通信。 3.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

网络地址转换/协议转换技术NAT-PT(Network Address Translation - Protocol Translation)通过与SIIT协议转换和传统的IPv4下的动态地址翻译(NAT)以及适当的应用层网关(ALG)相结合,实现了只安装了IPv6的主机和只安装了IPv4机器的大部分应用的相互通信。

10-11多协议标记交换MPLS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它有哪些主要的功能?

答:MPLS的工作原理 :MPLS是基于标记的IP路由选择方法。这些标记可以被用来代表逐跳式或者显式路由,并指明服务质量(QoS)、虚拟专网以及影响一种特定类型的流量(或一个特殊用户的流量)在网络上的传输方式等各类信息。MPLS采用简化了的技术,来完成第三层和第二层的转换。它可以提供每个IP数据包一个标记,将之与IP数据包封装于新的MPLS数据包,由此决定IP数据包的传输路径以及优先顺序,而与MPLS兼容的路由器会在将IP

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管理员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