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周周测14名句默写小说阅读写作解析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一 文章2020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周周测14名句默写小说阅读写作解析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9e6fbfe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3d32190

一年后,冯淳突然接到了获奖通知,他这才知道“玉碗金莲”获市民间艺术大赛手艺类唯一的一等奖。这时他才想起来,此前老孙和儿子都曾劝其报名参加评选,他却拒绝了。拿这件作品报名是老孙和儿子一起商定的。

冯淳获奖后声名鹊起,前来求他镶嵌玉器的人与日俱增,有些人甚至故意把玉器弄坏了来找他修补。冯淳哪有这么多的精力,他只能拒绝。越拒绝,人家越求他。也有不少人打算买冯淳已经制好的物品,可是除了一些小物件,上档次的大作品他一件都不舍得卖。这日邻居笑问冯淳,面对发财机会,他何以能如此淡定。冯淳淡淡地说:“制作金镶玉,玩的是金玉,最大的忌讳就是掉进钱眼儿里。那样,就不是人玩金玉,而是人被金玉所玩了!”

其后,几件难事让冯淳一筹莫展。一是近30岁的儿子因为没在城里买房而一直没找到媳妇。二是岳父因冠心病住院自己却没钱帮助治疗,三是村里就要进行旧村改造,冯淳家至少需要投入20万才能购入改造后的楼房……

因为一直拒绝沾染铜臭,冯淳家有限的收入只能维持日常生计,几乎没有盈余。面对困境,冯淳颇感迷茫。

有无数人找老孙求购“玉碗金莲”,老孙一开始坚决拒绝,后来害怕,还是悄悄卖掉了,据说卖了30多万。后来冯淳得知这玉碗是老孙花2 000元从古玩市场上淘来的。要不是经过镶嵌,2 000元怕已经是最高价位了。冯淳心里颇感不平。

这年下半年,冯淳一直深居简出。有一个多月时间,干脆闭门谢客,即便与家人也很少交流,多数时间独自待在制作间,谁也不知道他到底在干什么。

这天,冯淳突然向家人宣布了一项重大决定,那就是筹钱在县城繁华地段开一家金店,经营金玉制品,并同时承揽定制各种金镶玉。

“冯家金店”开业之际,前来祝贺者络绎不绝。老孙带来了一个神秘的礼盒,冯淳打开后顿时惊呆。

“你不是早把这宝贝出手了吗?”冯淳惊问。

“是有无数人打算买,可我能卖吗?即便卖,那也得你卖呀!买这碗时,我就打算送给你!至于以前为什么故意说卖掉了,那可得靠你自己琢磨!”说这话时,老孙笑得高深莫测。

冯淳定定地看了老孙好一会儿后脸色大变,继而朝老孙深深地作了一个揖,老孙也急忙作揖回礼。那时,人们看见两位老人的眼里都有泪光闪动。

(有删改)

6.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A.小说开头简要介绍了金镶玉技艺近乎失传的现状,既凸显了这门技艺的珍贵,也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埋下伏笔。

B.冯淳身怀绝技,却只当作业余爱好,世人也把他看作普通农民,体现出主人公为人低调,也暗含着对漠视传统手艺这一社会现状的批判。

5

C.作者运用动作、神态、心理描写相结合的手法,从不同角度描述了玉碗的修复过程,让读者领略到民间手工艺独特的艺术魅力。

D.小说以玉碗金莲为线索展开叙事,反映了民间手艺传承人的现实困境,又展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引人深思。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鉴赏作品内容和艺术特色的能力。A项,“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不够全面,开头部分只交代了历史背景,并没有体现小说的现实背景,而且因为没有后文的照应,并不能称之为伏笔;B项,小说并没有暗含“对漠视传统手艺这一社会现状的批判”;C项,玉碗的修复过程没有神态描写,也没有不同角度的描述。

7.老孙这个人物在小说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老孙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关键,让情节更具波澜。(2分)

(2)老孙高价“卖掉”玉碗金莲的行为引发了冯淳内心的纠结矛盾,有利于对冯淳的形象刻画。(2分)

(3)老孙的形象与冯淳相互映衬,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有利于小说主题的揭示和深化。(2分)

解析:老孙是小说的次要人物,分析小说次要人物的作用,可以参考小说的情节、主要人物、主题等方面。情节上,因为老孙带来的玉碗,才引出冯淳修复好的“玉碗金莲”,也是因为老孙故意说“卖掉”玉碗金莲,才促使冯淳后面开金店,因此老孙是推动小说情节发展的关键,让情节更曲折。主要人物方面,老孙“卖掉”玉碗金莲的行为让冯淳内心纠结矛盾,最终送碗的举动又让冯淳泪光闪动,侧面表现出了冯淳的感动和感谢,有利于主要人物的刻画。主题上,老孙最后与冯淳同样泪光闪动,丰富了文章内涵,展现了社会转型过程中价值观的冲突与融合,以及老孙和冯淳的深厚情谊。

【难点突破】 小说阅读的三大意识:

(1)文本意识。对人物形象、情节、环境描写等作用的分析以及对主题、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的探究必须立足于文本。

(2)整体意识。阅读小说,无论是情节,还是人物形象、主题等,都不能仅从某一部分去分析其特点、作用,而必须从整体把握。

(3)探究意识。阅读时,应摆正自己的心态,不囿于前人成见,对文本内容有自己的思考,看看文本中人物形象的塑造是否合乎人物身份,情节的安排是否合乎情理与逻辑,主题倾向是否能反映当时的社会需要。

8.冯淳原本只是把金镶玉手艺作为业余爱好,后来还是决定开店营业,你是否认同他的这个决定?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6分)

6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一:认同。(1)冯淳如果只是把金镶玉当作个人爱好,埋没了这一珍贵的民间手艺,不利于传统手艺的传承。(2)开店营业能够带来收入,切实改善冯淳的生活现状。(3)开店营业能够让更多的人接触并了解到这项技艺,有利于传统手工艺的传承。

示例二:不认同。(1)冯淳最初把金镶玉当作个人爱好,由于不受名利干扰,心无旁骛才创作出好工艺作品,而开店营业有可能会因为追求利润而影响创作质量。(2)开店营业虽然会吸引更多人的注意,但有些人只是追捧金镶玉的经济价值,未必有利于这项民间手工艺的传承。

(观点明确1分,分析理由5分,其他说法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

解析:本题考查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此类探究型题目,并无明确观点,重在结合全文进行理由分析。是否认同此举,需要梳理原文,确定冯淳是在什么情境下做出的决定。客观上,金镶玉是一种珍贵的民间手艺,传承艰难,近乎失传,而最初冯淳只将其视为个人爱好。主观上,冯淳本身生活艰难,面对困境有一种迷茫。基于此,如果认可开店的举动,可以考虑从更有利于手艺传承,能够改善冯淳生活困境的角度分析。如果不认可开店,可以从个人创作的角度和传统手工艺传承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开店是商业行为,商人逐利,会影响创作,而将一门手艺转化为商业活动,也淡化了手艺的珍贵,不利于其传承。

三、写作集训

9.[2016·全国卷Ⅱ,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语文学习关系到一个人的终身发展,社会整体的语文素养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语文素养的提升主要有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

请根据材料,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上述三条途径,阐述你的看法和理由。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材料解读】 材料贴近考生的学习、生活,关注语文学习、语文素养和语文实践,能够考查考生的思辨能力和表达能力。材料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表述语文素养的重要作用,即关系到国家的软实力和文化自信;第二部分,表述了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即课堂的有效学习、课外的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值得注意的是,作文要求考生从自己语文学习的体会出发,比较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阐释自己的看法和理由。

【作文立意】 审题立意时,要注重对材料中提升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的比较:可以从任何一条途径说起,讨论这条途径与其他两条途径之间的关系,也可以把两条途径或三条途径结合起来,讨论提升语文素养的各种方法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等。具体的立意有:①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课堂的有效学习(或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课外大量阅读、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社会生活实践);②提升语文素养要注重课堂有效学习和课外阅读相结合(或注重课堂有效学习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注重课外大量阅读和社会生活实践相结合);③提升语文素养,三条途径缺一不可。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一经推出就风靡全国,好评如潮,“圈粉”无数。有网友盛赞节目:“像一股清流,有筋骨,有诗意,有温度。”《中国诗词大会》能够以如此优雅的方式“脱颖而出”,缘于国人对诗词的共同记忆,也正是这共同的文化记忆,构成了文化传承的大众基础,广泛地唤起了观众的参与感。

请根据材料,结合自己的体会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立意探索】 材料主要介绍了《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网友对《中国诗词大会》的评价以及《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写作时考生要注重分析网友的评价及节目成功的原因,网友的评价强调的是《中国诗词大会》这一节目及其主要载体中国古典诗词带给人们的美好感受(精神方面),《中国诗词大会》成功的原因在于古典诗词是大众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记忆。据此可从以下角度立意:①文化经典不可忘;②追求诗意的生活;③传承传统文化;④电视节目要深入民心;⑤观众有参与感才是好节目;等等。写作时,要紧扣《中国诗词大会》和传统文化的意义行文。

【佳作展台】

古典诗词,让我们诗意地生活

旨在“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播出之后,人们对登台选手的气定神闲、百人团成员的博闻强记、主持人的妙语连珠、专家点评的字字珠玑满怀赞赏、敬仰之心,一时间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

从《诗经》里的“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到《将进

8

酒》中的“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从苏轼的“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到陆游的“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参赛选手用充满韵味的诗词,唤醒了无数观众共同的文化记忆。

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的诗歌缘起,到“噫吁嚱,危乎高哉”的盛唐气象,再到“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革命情怀,评委老师纵横千古的集纳、娓娓而谈的儒雅让观众在获得知识的同时也获得了美的享受。不少人惊叹,小时候背诵的那些当时感觉枯燥无味的诗歌竟然那么有趣,那么令人着迷。

中国,是诗歌的国度。从《诗经》开始,楚辞、汉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每一个时代都留下了震古烁今的名篇佳作。而《中国诗词大会》通过吟诵一首首美妙的诗词,用浓浓的热情激发人们的诗情画意,让人们获得精神上的享受,让人们浮躁的心在社会生存的缝隙中享受到一丝丝的优雅和浪漫,让更多的人怀念旧事,怀念诗意的生活。

或许,生活的忙碌、红尘的追逐让我们忘却了诗词曾经给我们带来的美好向往,但蓦然回首,那些荡涤我们心灵、净化我们灵魂的传统文化并没有远离我们,而是就藏在我们心灵的深处。

阅读古典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化以它独有的魅力用溪流般的澄澈净化我们的心灵;阅读古典诗词,我们能够感受到古典文化以它丰厚的意蕴用旭日般的光芒温暖我们的情怀。阅读一篇篇诗歌,仿佛与一位位古人对话,能够领悟到他们在漫长的历史中积累下来的人生智慧;诵读一篇篇诗歌,仿佛穿越千年的历史,能够品味到古代文化的精髓。

从古典诗词中,我们能够找到生活的诗意。古典诗词,让我们诗意地生活。 【名师点评】 文章开篇从材料出发,概述《中国诗词大会》上参赛的选手、节目主持人以及评委老师的精彩表现;接着通过引用诗句,具体分析《中国诗词大会》吸引人之处;然后阐述节目给观众带来的精神享受和诗词对国人的意义等;最后总结观点,水到渠成。文章注重对中国诗词的引用,语言方面也十分注重诗意的表达,富有文采。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