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9ee146f964bcf84b8d57b1e

谈英语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山东省无棣县第一实验学校 褚兰霞

所谓创新思维,是指人们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增长开拓新领域的思维能力,亦即在人们的思维领域中追求最佳,最新知识独创的思维。按爱因斯坦所说,“创新思维只是一种新颖而有价值的,非传统的,具有高度机动性和坚持性,而且能清楚地勾画和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创新思维不是天生就有的,它是通过人们的学习和实践而不断培养和发展起来的,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呢?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在平时的教学中从以下几个方面做起: 一、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的平台

主动性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核心特征,在学生的学习活动中表现为“我要学”。“我要学”是基于学生对学习的一种内在的需要。学生学习的内在需要表现为学习兴趣和学习责任。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对他来说就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学习效果就会事半功倍。从某种角度来说,只有学生自觉地担负起学习的责任时,学生的学习才是一种真正的有意义的自主学习。引导学生积极的自主学习和交流是每节英语课的灵魂。自主学习不等于放任自流,要让学生真正实现自主学习,教师要为学生创造独立自主学习的条件。

首先要提供学习的语言材料,并帮助学生驾驭这些材料;其次,要给学生提供应该完成的交际任务,帮助不同类型的学生制定实施人物的计划。这些都要求教师设

计出能够使用所学语言的情景、实施活动的组织形式和呈现任务结果的方式。我在讲授Unit 6 Do you like bananas? (Grade Seven)第四课时时,我设计了“给学校食堂提建议”的教学任务。学生首先在小组内进行调查,了解本小组成员对各种食物的喜好,然后在班内公布结果,最后班内一起作总结,共同提交了本班的意见。整堂课,学生不仅巩固了本单元可数名词的复数和不可数名词,实义动词like的一般疑问句形式及回答等基本语言内容,重要的是学生通过自己的活动培养了运用知识的能力,树立了自主学习的信心。

二、精心设计课堂、为学生巧设疑点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疑,能促进学生积极动脑思考、探索, 从而提出问题和新的见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肯定会遇到问题,教师要鼓励学生敢疑、善疑,使之养成敢于质疑的习惯。教师应注意多角度、多方位设计问题,发展学生横向、类比、逆向、联想等思维。使学生不单单停留在理解和掌握知识的表层,而且能利用现学知识去创造、去探索。我讲授Unit2 What’s the matter? (Grade Eight)时,在学生掌握了Seeing the doctor的基本表达之后,我又设计了八幅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图画,让学生选择任意一幅画,发表自己的见解。

Which picture is right? What should we do in our life?

What mustn’t we do? …

然后,我又给出SARS和禽流感的图片。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se? 让学生展开自由讨论,自由发言。整个课堂学生思维活跃,发言热烈,积极性十分高涨。

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思维,也进行了保持健康、热爱生活的德育教育,又培养了学生积极向上的自我表现意识。 三、合作创新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 ,既有传统的以教师的“教”为重点转变成以学生的“学”为重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激发并保持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合作创新。

在阅读课教学中,我往往把提问的权力交给学生,让学生去找问题,设疑点,并开展小组、男女竞赛。如在教学JEFC 2B lesson 94 A Man Upstairs时,有学生提出“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story?” “ Why the man downstairs go upstairs to see what happened?” “ I think the man downstairs is not clear? ” “ The two men could change their rooms.”

学生们似乎都想标新立异,从多角度,纷纷发表自己的观点,开拓了发散性思维。在讲授感叹句时,我先给学生提供若干感叹句,如:What a kind student she is! What a clear boy he is! What bad news it is! How kind the student is! How clear the boy is! How bad the news is! … 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句子的结构,分组讨论结构上的不同,提出问题。学生可能会提出如下的问题:都是感叹句,为什么句子的引导词不

同?前三个句子都以what 开头,但为什么其后有的用冠词有的不用?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差异?what, how可不可以替换?等等。然后,我把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凝练,做出必要的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在进行仔细观察、讨论、交流和相互补充。最后,我要求学生两人合作。 A说以what引导的感叹句,B在A句基础上说出以how引导的句子,评出最佳partners。如有一组造出了这样一组句子:

A: What a hungry cat it is!

B: How quickly the hungry cat eats the cakes!

这说明,学生不仅掌握了感叹句的结构,而且还能进行活用。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此活动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参与热情。 四、深层挖掘教材 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教师在备课的时候,要注意善于深层挖掘教材,引导学生大胆自行发展文章或让学生发散思维与文章有关的问题。这就要求老师在备课的同时,要提前给学生设计一个经典的话题。

如:JECBook2B,Lesson 68 \一文,我给学生设计这样的一个问题,让他们设想 \your friends are at your home and make so much noise at midnight, what will you do?\然后指导学生分组讨论,想出更多、更精彩甚至我们也未必想到的方法,如:\\,I must go to the hospital\等等。又如:JECBook2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