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市政道路土石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a16f003a88271fe910ef12d2af90242a895abd9

3.施工测量

路基开工前应作好施工测量工作,其内容包括导线、中线、水准点复测,横断面的检查与补测增设水准点,施工测量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并作好相关记录。 3.1导线复测

(1)当原来的中线主要控制桩由导线控制时,必须根据设计资料认真搞好复测工作。

(2)导线复测应采用红外线测距仪和电子全站仪,仪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

(3)原有导线点不能满足施工要求时,应进行加密,保证在道路施工全过程中,相邻导线点间能相互通视,或满足弧形地段施工要求。

(4)导线起讫点应与设计单测结果相比较,测量精度满足设计要求,无规定的坐标相对闭合差为±1/1000。

(5)复测导线时,必须和相邻施工段的导线闭合。

(6)对有碍施工的导线点,施工前应加以固定,所设护桩座牢固可靠,桩位应便于架设测量仪器,并设在施工范围外。

(7)、中线复测

1)路基开工前应全面恢复中线并固定路线主要控制桩。如交点、转点、圆曲线起讫点,采用坐标法恢复主要控制桩。

2)恢复中线时应注意与结构中心相邻施工段的中线闭合,发现问题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现场监理或业主。

3)发现原设计中线长度丈量错误或属局部改线时应作断链处理,相应调整纵坡,并在设计图表的相应部位注明断链距离和桩号。

(8)、核对及增设水准基点

1)使用设计单位设置的水准点之前仔细校核,并与国家水准点闭合,超出允许误差范围时应及时查明原因并报有关部门。

2)水准点的间距应保持在1公里左右,在人工结构的附近,高填深挖地段,工程量集中及地形复杂地段应增设水准点,临时水准点必须符合精度要求,并与相邻路段水准点闭合。

3)设置的水准点受施工影响时应将其移出,其标高应与原水准点闭合。 4)路基施工前应详细检查,核对纵横断面图,发现问题进行复测,若设计单位未提供横断面图应全部补测。

(9)、路基放样

1)路基施工前,根据恢复的路线中桩、设计图表、施工日志和有关规定钉出路基用地界桩,具体位置桩,在距离路中心一定安全区内设置控制桩,其间距不大于50m,桩上应说明桩号及挖填区。

2)机械施工中,应在边坡设立明显的挖填标志;在100m的段落内,距中心桩一定距离处埋设能控制高程的控制桩,进行施工控制。发现被控制桩碰倒或丢失应及时增补。

3)施工过程中,应保护所有的标志,特别是一些原始的控制桩。 3.2场地清理

(1)、按设计要求进行道路放样,由业主办理征用土地手续。 (2)、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房屋、道路、通讯、电力设施、上下水道及其他建筑物,均应协助有关部门事先拆除或改造,对路基附近的危险建筑应于适当加固,对文物古迹应妥善保护。

(3)、路基用地范围内的树木应在施工前砍伐移植。将路基范围内的树根全部挖除,并回填夯实。 3.3测量放线 3.3.1复查测量

在施工准备阶段,对业主所交付的中心线位置桩,三角网基点桩(及导线桩点)水准基础点桩等测量资料检查核对,若发现标志不足,不稳,被移动及被毁,应进行补测,加固。在复测中要注意下列事宜。

(1)、要与相邻段的控制中线桩、边线边沟及水准点位相互联接,吻合,如有误,必须找出误差原因直到闭合。

(2)、三角桩的点位差大于±15mm,则应放弃另补。

(3)、水准点高程误差大于10mm应放弃重补,使用新的高程。 3.3.2控制测量

现场采用三角网控制,三角网精度按五等精度控制。使用红外仪和全站仪其测角中误差≤5″,0,相对中误差≤1/40000,三角形最大闭合差 ≤15″,0。

三角网平差按条件观测平差为主。水准网平差按四级水准网标准,以站数为权倒数进行平差,用水准仪测设,往返测量的较差△R≤20√L。

L:水准点间距,以km计量。 3.3.3施工测量

(1)、用坐标法恢复道路中心桩,并与相邻合同段主体中线及其标高闭合。

(2)、用座标法放出路基用地桩和路堤坡脚,路堑口顶,边沟等位置桩,在路中心一定安全距离设立控制桩,间距不小于50米,桩上表明桩号,路中心挖(填)高度,这些控制桩要保持到竣工,测量,高程桩原则20米一断面,竖曲线断面10m一断面。

4.路基土石方施工方案及技术措施 4.1道路清表及排水 4.1.1清除表土与淤泥

(1)施工前,先在路幅两侧各开挖一条宽1.0m、深1.5m的排水沟,将施工区雨水、地下水有组织排至附近池塘和沟渠中,土渠坡度1%。

(2)挖方区的表土的清运

据地勘资料显示,同时结合现场的踏勘情况,平场的大面工作区及道

路的挖方区表土多为中风化泥岩以及粉质粘土,表层清理时一般清表土深度为30-80cm厚。

较平坦的区域表土清理时,我方采用推土机配合装载机进行清理。坡度较陡的地方,采用挖掘机配合装载机进行清理。

推土机进行表土清理时,先将平坦区域的表土沿道路开挖线内推积到一堆,同时由装载机进行装车,及时运走;在陡坡区域,先由挖掘机进行挖土清理,及时将表土积成一堆后,再由挖掘机直接装进汽车运走。

(3)清表土的运输及弃土

清表土含有很多的有机物等杂质,质地比较软,不得用于路基回填区的回填土,必须运到弃土场。

在弃土场区,自卸车倒土以后,由一装载机进行场地的清理和平整,弃土场必须由一专职人员进行监督和管理,不得乱倒清表土。

(4)清淤泥:鱼塘、水田、水沟先用抽沟(30×50cm)抽水法排水,排不尽的积水用污水泵或泥浆泵排干。大面积淤泥则在周边每隔10-15米挖2.0-3.0米的深坑(底部尺寸50×50cm),将污水泵或泥浆泵置于坑底,降低地下水位,然后将淤泥进行翻晒,待土体基本干燥后,再进行挖运。 4.1.2施工场地排水

在路基开工前,在路基两侧边线外,挖60×80cm的排水沟;在路基地表上隔20米由人工挖40×50cra的横向排水沟与两边纵排水沟相通,排干路基地表40cm以内的地下水,晒干原地面保证原地面的压实度。整理好因路基施工时切断的原有道路和农田排灌水系统,在施工前应作临时排水处理。

4.2机械挖土(石)方 4.2.1土方路基开挖法

测放定线,放出开挖的边线桩,对不同路段采取不同的施工方法。 对较短的路堑采用横挖方法,路堑深度不大时,一次性的挖到设计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