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八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重庆八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语文试题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a3311fe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5b

重庆八中2019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月考

语文试题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 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的一项是 A.嫉船舷愆.jí妒 .xián .qiān尤 B.囹圄.yǔ C.尽.jìn管

压轴.zhòu

洗涮.shuàn

亲.qìng家

祛.qù斑

脐.qí橙 岑.cén寂 胴.dòng体

( )

D.重创.chuāng 皈.guī依

镌神祗.juān刻 .q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震撼 平添 一如既往 不落巢臼 B.妨碍 提纲 攻城略地 发愤图强 C.烦躁 端睨 饮鸩止渴 惩前毙后 D.坍塌 呕气 山青水秀 合盘托出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 A.新版语文教材用余华的小说《许三观卖血记》替换了《陈奂生上城》,一叶知秋,....

们可以感觉到,随着新教材中新的当代文学作品大量涌现,不少传统经典篇目将淡

出视野。

B.我们在欣赏《前赤壁赋》华美的文辞时,如果不能深入理解其中蕴含的哲理,从而

进一步领略苏东坡自由的精神境界,则恐有买椟还珠之嫌。 ....C.被称为“花泳教母”的日籍教练井村雅代离开了中国,她的离开使人们担心,中国花样游泳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历史性突破会不会昙花一现。 ....

八般乐器”样样精通,因而能在演艺圈占有一席之地。

4.下列齐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A.由于胸部感染,病情严重,剑桥大学不得不于4月20日把世界著名数学家和物理

学家斯蒂芬·霍金送往医院接受医疗。

B.与会专家学者围绕宏观经济形势、金融市场发展及产业提升为主题展开探时,或对

以往的经济情况进行总结,或对未来的经济发展进行展望。

C.贾平凹的《秦腔》以细腻平实的语言,集中表现了改革开放年代乡村的价值观念、

人际关系住传统格局中的深刻变化,字里行间倾注了对故乡的一腔深情。

D.近日,由江西人导演,全部取景于江阳的励志电影《网络妈妈》在全国各地热映,

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对这部关注网瘾少年的电影给予了很高评价。

二、(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3分,共9分)

D.王力宏自幼学习音乐,朝歌夜弦,反复揣摩,打下了坚实的音乐基础,可以说是“十 ....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5—7题。

人人都照镜子,对镜子对是使物体左右反转习以为常。然而,为什么镜子使物体左右反转,而不使物体上下反转的问题,自古以来就被称为“镜像难题”。镜像问题不仅涉及到镜子的几何光学性质,还涉及到人在看映在镜子里的像时的心理作用,这是镜像问题成为千古之谜的原因之一。

当你面对镜子,举起左手,这时映在镜子里的自己举起了右手。这时你猛然发现,镜子让自己左右反转了。从物理学的角度看,镜子形成像的机理是怎样的呢?找一面镜子垂直于地面放置,在镜子前面依次放三个箭头,箭头的指向分别是向上、向右和向前。垂直镜面,从镜子外向镜子里移动箭头,我们将看到,向上和向右的箭头的实像和虚像会重合在一起,箭头与箭头重合,箭尾与箭尾重合。可是,惟独与镜面垂直的向前的箭头,实物和虚像方向反转,箭头和箭头不能重合。这样看来,从光学角度讲,镜子其实是把实际的物体的前后反转了。可是,为什么我们感觉到的却是左右方向的反转呢?原来,通常在面对周围的物体时,我们是以自己身体作为坐标系来判断它们的位置情况。如果看到自己头上的物体,就会判断“那个东西在上面”;如果看到自己左手方向有个物体,则会判断“那个东西在左边”。在照镜子的时候,我们却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本来是前后反转,却最后强加给了左右方向,于是在人的眼中,镜像和实物出现了左右反转。

我们照镜子,就会感觉到左右发生了反转;但是生活中也有感觉左右不反转的事例,比如说汽车的后视镜。假设你坐在车里,有人骑摩托车试图超越你的车,在后视镜里,当你看到试图从右侧超越自己的摩托车时,真实的情况是,它的确是打算从右边超越过去。在这个情形下,尽管我们看到了映在镜子里的车后的像,但是却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如果将这个搞错了,以为既然是镜像,左右反转,因此判断摩托车是想从左边超越自己,则十有八九会发生交通事故。

为什么我们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呢?在驾驶员的视野中,不管是镜子内或镜子外,都能看到延伸向前方或后方的道路,两者的方向实际上是相反的。但这个时候,我们会下意识地在镜子内外的世界里使用同一个坐标系,所以有后视镜的场景中,人对镜中的像不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

根据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总结出:当人们用共同的坐标系捕捉镜子内外的世界时,不会产生左右反转的感觉;而如果人们用不同的坐标系分别适用在镜子内外的世界时,我们就会产生反转的感觉。很显然,镜子的神秘有潜在的心理机制的作用。

通过对镜像问题的研究,我们会发现,大脑意识是具有可塑性的,脑内生理上的机制可以根据后天情况加以改变,产生对后天情况的适应。通常,我们毫不怀疑地使用上下、前后、左右的概念生活着。但是,如果情况改变,我们的大脑能够把过去的常识封锁,重新塑造出另一套坐标系。总之,镜子既平凡又神秘,它把我们的大脑引向无边无际的深邃世界里,而且,它就是我们身边的一个神秘世界的入口,这是多么地不可思议。

(选自《百科知识》2019年2月下半月,作者:吴再丰)

5.下列对“镜像难题”含义的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 ) A.人们在照镜子时,多会以镜子中的像作为坐标系来判断位置情况。 B.人们在照镜子时发觉,镜子会使物体发生左右反转,而不能使物体发生上下反转。 C.镜像反转这一镜像难题,不仅与几何光学的性质有关,更与照像人当时的心理有关。 D.从镜子成像的机理来看,镜像只是把物体的前后反转了,而不是左右方向的反转。 6.依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镜像难题其实并不玄妙,它只是人们在照镜子的时候不知不觉置换了定向的坐标系。 B.多数情况下,平行于镜面的物体能够与镜中的虚像重合在一起,那些与镜面垂直的

实物则不能。

C.有过驾驶经验的人,一般情况下不易产生左右反转的错误感觉,尤其是在驾驶过程

之中。

D.潜在的心理机制所起的作用也会让人对镜子产生神秘之感。 7.依据原文信息,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

A.镜像难题之所以千载难解,其实是因为人们起初只是单纯地从物理学角度去探究。 B.如果不会受到心理错觉的影响,那么在照镜子的时候就不会发生左右反转感觉。 C.在驾驶过程中,驾驶员始终会不自觉地用共同的坐标系来了解后视镜中虚像反映出

来的实物的方位。

D.“大脑意识具有可塑性,脑内生理机制可据后天情况进行改变”,这一认识是通过对

镜像问题研究之后首先得出的。

三、(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8—10题。

豫让①论 (明)方孝孺

士君子立身事主,既名知己,则当竭尽智谋,忠告善道,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俾身全而主安。生为名臣,死为上鬼,垂光百世,照耀简策,斯为美也。苟遇知己不能扶危而未乱之先而乃捐躯殒命于既败之后钓名必沽誉眩世炫俗由君子观之皆所不取也。

豫让臣事智伯,及赵襄子杀智伯,让为之报仇。声名烈烈,虽愚夫愚妇,莫不知其为忠臣义士也。呜呼!让之死固忠矣,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何也?观其漆身吞炭,谓.其友曰:“凡吾所为者极难,将以愧天下后世之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谓非忠可乎?及观其.斩衣三跃②,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 智伯,让应曰:“中行氏以众人待我,我故.

以众人报之;知伯以国士待我,我故以国士报之。”即此而论,让有余憾矣。

段规之事韩康,任章之事魏献,未闻以国士待之也;而规也章也,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郄疵之事智伯,亦未尝以国士待之也;而疵能 察韩、魏之情以谏智伯。虽不用其言以至灭亡,而疵之智谋忠告,已无愧于心也。让既自谓智伯待以国土矣,国士,济国之上也。当伯请地无厌之日,纵欲荒暴之 时,为让者正宜陈力就列,谆谆然而告之日:“诸侯大夫,各安分地,无相侵夺,古之制也。今无故而取地于人,人不与,而吾之忿心必生;与之,则吾之骄心以 起。忿必争,争必败;骄必傲,傲亡”。谆切恳至,语不从,再谏之,再谏不从,三谏之。三谏不从,移其伏剑之死,死于是日。伯虽顽冥不灵,感其至诚,庶几复悟。和韩、魏,释赵围,保全智宗,守其祭祀。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让于此时,曾无一语开悟主心,视伯之危亡,犹越人视秦人之肥瘠也。..袖手旁观,坐待成败,国士之报,曾若是乎?智伯既死,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甘自附于刺.客之流。何足道哉?何足道哉!

虽然,以国土而论,豫让固不足以当矣;彼朝为仇敌,暮为君臣,腆然而自得者,又让之罪人也。噫!

注释:①豫让,春秋时晋国人。初事范氏,后为中行氏家臣,默默无闻。后智伯灭范氏、中行氏,他做了智伯家臣,受重用。②斩衣三跃:越、韩、魏共灭智氏。豫让用漆涂身,吞炭使哑,暗伏桥下,谋刺赵襄子未遂,后为赵襄子所捕。临死时,求得赵襄子衣服,拔剑跳起击斩其衣,以示为主复仇,然后伏剑自杀。 8.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将以愧天下后世为人臣而怀二心者也 愧:愧对。 .B.当伯请地无厌之日 .C.曾无一语开悟主心 ..

厌:同“餍”,满足 开悟:启发使之醒悟

( )

D.感其至诚,庶几复悟 ..A.惜乎处死之道有未忠者存焉 .C.而乃不胜血气之悻悻 .D.然而自得者 .

庶儿:可能、差不多

( )

9.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而恐太后玉体之有所郄也 .B.襄子责以不死于中行氏而独死于智伯 均之三策,宁许以负秦曲 ..

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

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

( )

10.下列对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没有否认豫让的忠诚。

A.针对豫让刺杀赵襄子为智伯报仇这件事,作者对豫让的行为并不十分欣赏,但也并B.作者通过对比说理,认为忠直之士不应该因为没得到相应的待遇就不尽到忠臣的职

分,而应该在其位尽其责,做到问心无愧。

C.文章抓住“国士”二字展开分析,认为身为“国士”的豫让却去做行刺之事,根本

就不值得称道。

D.作者通过对豫让言行的评价,有力地论证了臣子应当立身事主,竭尽智谋辅佐君王,

销患于未形,保治于未然的观点。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20分)

四、(22分)

11.文言文翻译断句(10分)

(1)把第三大题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两个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①力劝其主从智伯之请,与之地以骄其志,而速其亡也。

②若然,则让虽死犹生也,岂不胜于斩衣而死平

(2)用斜线“/”给文中画“ ”的文字断句。(4分)

苟 遇 知 己 不 能 扶 危 而 未 乱 之 先 而 乃 捐 躯 殒 命 于 既 败 之 后 钓 名 沽 誉 眩 世 炫 俗 由 君 子 观 之 皆 所 不 取 也

12.阅读下面一首词,完成(1)—(2)题。(6分)

五指山 (明)丘陵

五峰如指翠相连,撑起炎荒半壁天。 夜盥银河摘星斗,朝探碧落弄云烟。 雨馀玉笋空中现,月出明珠掌上悬。 岂是巨灵伸一臂,遥从海外数中原。

(1)宋代词人张先有“云破月来花弄影”之名句,其中的“弄”字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

而这首诗第二联中的“弄”字同样用得传神,请结合诗句简析。(3分)

(2)五指山既是自然景观,又是作者志向的寄托。请结合首联和尾联简要分析。(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