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美国大学教育引发的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四 文章由美国大学教育引发的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a54320c763231126edb119b

学号:2009301200110 杨永刚

由美国大学教育引发的反思

听完美国文化概况,感觉受益颇丰,尤其是在教育上对中国现在的大学教育有些许反思,对美国教育的印象最深的,一是美国大学的学术自由,二是美国教育的分流制,三是美国教育对personal space的尊重。

曾几何时,走进大学校园里,当提起“先生”一词,我们心中或许会勾起一丝对学人的敬仰和对一个时代的向往,但现在心底里更多的会袭来阵阵寒意,慨叹那个“先生”的时代已不复在了。

前年季羡林这位国学大师和钱学森这位科学巨匠相继辞世,这是中国学术界的一大悲痛,同时也引发了社会上对中国学术、学人的深刻思考与讨论,大家普遍抱怨“现在是一个缺少大师的时代。”,担心中国文化脊梁的缺失。是的,在当前这个社会变革与转型的时代大背景下,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中功利色彩更浓厚了,踏实为学、治学的人少了,缺少了大师生存的土壤,就目前的中国来看,这种担心不是没有理由的。

此种世风对学术前沿阵地——大学的影响是相当深刻的,大学为了能在这一环境下更好地去生存,教育体制与制度也变得功利了。学术越来越等价于名誉、利益、职称,学科的设置也一味去满足社会的需求来培养更多高级技术工人。大学为了自己头上的光环一味去改变自己,忘了自己的初衷和身上所担当的职责。那么中国大学的出路在哪里呢?

首先我想我们要明白大学的职责是什么,《大学》开篇就阐明了‘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明明德,即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亲民,就是师生为社会,为国家贡献自己的力量。大教育家孔子认为,应当从知、情、义这三方面来培养一个具有整全人格的人。尤其在当今,我们不能忽视‘情、义’,也就是人格的培养。人格原则是基础,教育是人完善自身的手段。北大首任校长——蔡元培先生曾先后两次前往德国洪堡大学,学习德国教育学、政治学。德国的教育界认为,大学不是职业培养所,而是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地方,目的是要培养一个完整的人。而专才的培养应当是由高等职业学校来完成。蔡元培先生就是在秉承中国传统大学思想和西方大学理念的基础上办起了北大,而北大也由此成为中国大学的榜样、中国大学教育的一面旗帜。如此,这也就开创了中国大学教育史上的一个时代,一个各种思想尖锐碰撞,各种文化相互融通,潜心治学的先生授课,学贯中外古今的大师辈出的时代。

香港中文大学原校长金耀基先生说过,学生在大学里,实际上是学四种东西,一是学怎样读书:learn to learn;二是学怎样做事:learn to do;三是学怎样与人相处:learn to together;第四是学怎样做人:learn to be。可是反观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似乎有很多人都学习不到一种东西,这就不得不让人反思。

关于中国的大学教育问题,存在不少争论。而争论范围却是相当广泛,有大学教育是以通才为导向与还是以专才导向的争论,有高等教育市场化与反对市场化的争论,也有关于大学教育体制方面的争论,总之这场争论本身就对于大学教育一种反思。金耀基先生的观点是,一个学生,无论在迈进大学门的时候有多么幼稚,只要在这四件事上有所进益,那么他的大学生涯就可以说是成功的。如果按照这个标准去评价当代的大学生,那么有多少人可以说自己的大学生涯是成功的。

学号:2009301200110 杨永刚

当代中国的大学教育如何定位,出路又在何方?其实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多争议,而在这里,我想就这些富有争议谈谈个人肤浅的见解。大学的作用是什么?我认为至少有三点,一是培养完整的人格,二是给予人们信仰,三是教会人们思考。可是问题就在这里,为何学生上大学花了钱,却买不到好的人格、信仰和思考方法?为什么人格、信仰和思考方法在中国现在变得如此稀缺了?的确,这些问题不得不让我们反思,但是反思只是一种态度,最重要还是如何找到有效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其实这些问题产生就从根本上折射出大学体制一种病态,如果仅仅在抱怨这些现象,那么对于我们解决大学教育问题是没有任何益处的。发现了问题并非等于解决问题,而去解决高等教育问题就必须正视这些问题真正根源。其实解决这些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尽可能减少对于高等教育干预,因为政府干预往往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这点在经济领域早已得到证明。就拿教育部评估来说,对高校进行评估不仅没有从根本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导致大量弄虚作假的事情。我承认这个评估用意是好的,可是却触及地方政府利益,正因为这样的利益博奕,有的高校也被迫造假。在高等教育问题改革上,我认为内地可以借鉴美国高等教育或者香港高等教育,至少可以为我们提供一种成功模式。

考虑到内地实际情况,简单把高等教育或者港式移值到内地高等教育估计上行不通的。但是我认为这几方面建议还是可以结合到内地的实际,或许政府应该考虑一下。第一是政府应该尽量减少对于高校干预、尽量放权给高校,如果出现了问题,譬如出现了腐败问题,那么解决的有效途径不是行政干预,而是用法律手段。第二是推行学分流制,在教育结构方面加强优化,逐步将部分专业市场化,让文凭由市场来说。第三是要适当时期取消高校行政级别,去行政化,以后高校不再有什么副部级高校或者正厅级高校。总体来说,当代大学教育过于功利,然而这个功利却是与本身体制缺陷有关。在体制改革方面,或许我们可以做出一些尝试,譬如师生来选举大学校长、同时学院的院长也可以让该学院的师生来选举。当然这些理想主义的想法,估计在未必能够真正用在实践之中。要解决大学教育的问题,还有更为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政府官员必须承认这个事实,而不是鼓吹成绩。

说到大学生,可以有很多大学生都是虚度光阴的,或许他们从来都没有认真学习过,更加不用说做学问。为什么他们要堕落,不愿意去学习,是因为他们不用学习也通过考试。根据我观察,有些大学,老师在考试之前就给学生漏出题目,或者划出重点,甚至他们在考试过程作弊,老师都默认了。情况更加严重就是有个别高校干脆把考试题目给学生,譬如广州某高校在一些专业科目考试之前就给学生三份试题,而考试内容就全部在里面,或者考试题目和上年一摸一样。说到写论文,有多少大学生是自己完成的?大家还不是在网络上东抄抄西凑凑,就这样成为一篇论文。这样情况,不仅存在普通大学,就是重点大学也有。新浪教育曾报道,在09年时,某重点大学哲学系06级和07级学生交给老师的论文之中,起码发现一半以上人是抄袭的。这些情况的出现都是让人觉得痛心的,可是我们的改革却走向何方?到底有没有方法解决这些问题?

或许有人认为这是转型时期导致大学教育乱如麻,但是我认为最关键还是高校的计划体制与市场经济脱轨。既然认识到问题,那么就应该去改革,可是这个改革却是说得容易做起难。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整个改革都有可能涉及到多方面利益,而这些利益集团就成为改革阻力。特别是利益集团伪理论在欺骗公众,因此改革起来就变得非常艰难。但是不管怎么说,这场改革始终要进行的,但是最终要建立什么样的教育体制,我想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