焊接复习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焊接复习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ab21b55de80d4d8d05a4f3c

细小的针状铁素体组织是低合金高强钢焊缝的理想组织。

控制焊缝的性能重点是焊缝韧性的控制。一般可以通过选择合适的焊接材料再配合适当的焊接工艺来保证焊缝性能。

造成HAZ组织性能不均匀的根本原因是各部位所经历的热循环不同 (一)不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 1)熔合区(半熔化区)

宏观上不规则的锯齿状曲线,三维薄层.化学不均匀性, 溶合区是产生裂纹、脆性破坏的发源地。 2)过热区(固相线以下到1100℃)晶粒严重粗化 3)相变重结晶区 (AC3以上)正火区

4)不完全重结晶区 (AC1-AC3之间)晶粒大小不一,组织不均匀 (二)易淬火钢的热影响区组织 1)完全淬火区 Ac3以上,容易得到马氏体 2)不完全淬火区 Ac1和Ac3之间,F+M混合组织 3) Ac1以下的区域

焊前正火或退火态 保持原始组织 焊前淬火态, 回火处理

焊前处于调质状态, 温度高于调质温度的,发生回火─软化. 组织性能变化取决于焊前调质状态的温度. 热影响区的组织分布与母材焊前热处理有关

碳当量是反映钢中化学成分对硬化程度的影响,是把钢中合金元素按对淬硬的影响程度折合成碳的相当含量。

37

由于快速不均匀加热和冷却引起热影响区组织性能的变化

HAZ的组织主要由焊接热循环所决定。由于HAZ中各点经历的焊接热循环不同,使得整个热影响区的组织是极不均匀的。 HAZ的脆化往往是导致焊接裂纹或接头性能下降的重要原因。 粗晶脆化和M-A组元脆化是低合金高强钢近缝区脆化的主要形式 决定HAZ硬度的主要因素是钢种的碳当量和冷却条件。 2)熔池各阶段产生结晶裂纹的倾向

在焊缝金属凝固结晶的后期,低熔点共晶物被排挤在晶界,形成一种所谓的“液态薄膜”,在焊接拉应力作用下,就可能在这薄弱地带开裂,产生结晶裂纹。

产生结晶裂纹原因:①液态薄膜 ②拉伸应力 液态薄膜—根本原因 拉伸应力—必要条件

高强钢焊接时产生延迟裂纹的原因主要是: 母材本身具有较大的淬硬倾向; 焊接熔池中溶解了多量的氢,

焊接接头在焊接过程中产生了较大的拘束应力。

熔池中气体的存在是形成气孔的必要条件。

气孔的形成过程包括气泡的形核长大和上浮,如果上浮速度大于熔池凝固速度,则不会形成气孔。

形成气孔的气体有两类:来自外部的析出型气体(N2,H2)和熔池中

38

内生的反应型气体(CO)。

防止气孔的根本措施:限制气体来源和改善熔池的排气条件。 在焊接过程的高温阶段(常在固相线附近)发生的开裂,称为热裂纹。 冷裂纹指在室温附近形成的裂纹。

焊接热裂纹中焊缝结晶裂纹最为重要,晶间液膜的存在是形成结晶裂纹的根本原因。

防止焊缝结晶裂纹,焊接材料是关键,但焊接工艺必须加以正确控制

冷裂纹是相对热裂纹而言的。淬硬组织、扩散氢、拘束应力是形成冷裂纹的三大要素。

主要与淬硬组织有关的冷裂纹称为“淬硬开裂” 主要与氢脆有联系的冷裂纹称为“氢致裂纹”,

防止冷裂纹产生的根本在于控制致脆因素和减小拘束度。 注意,再热裂纹不是热裂纹。 电弧的构成

焊接电弧电压分为三个区:阴极区、阳极区和弧柱区。

磁偏吹:电弧在外加磁场的作用下偏离焊丝或焊条的轴线方向的现象称为磁偏吹。

39

在焊接中,采用直流电焊机时,有正接和反接两种方法。

(1)正接——焊件接电源正极,焊条接负极。一般焊接作业均采用正接法。

(2)反接——焊件接电源负极,焊条接正极。一般焊接薄板时,为了防止烧穿,采用反接法进行焊接作业。 开坡口的目的:

保证电弧能深入到焊缝根部使其焊透; 获得良好的焊缝成形以及便于清渣; 调节焊缝金属的化学成份; 焊接电源种类和极性的选择

用交流电焊接时,电弧稳定性差,成本低,磁偏吹不明显

采用直流电焊接,电弧稳定、飞溅少。容易获得优质焊缝,但电弧磁偏吹较严重。

低氢型焊条稳弧性差,必须采用直流弧焊电源,一般要用反接,因为引弧比较容易,反接的电弧比正接稳定。

用小电流焊接薄板时,电弧不稳,因此不论用碱性焊条还是用酸性焊条,都选用直流反接。

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