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含textB).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含textB).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ab330fb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ca

新世纪大学英语综合教程2课文翻译

UNIT 1

“我原谅你”

1、并非只有婚姻关系才需要宽恕。我们与子女、朋友、同事、邻居,甚至陌生人相处时同样需要宽恕。事实上,没有宽恕的氧气,任何人际关系都无从维系。宽恕并不是脾气好的人们才拥有的特质;它是所有关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自己的身心健康不可缺少的。

2、有些人可能认为,自己受伤太深、次数太多,无法宽 恕。可耐人寻味的是,恰恰是被伤得最深的人,才真正需要宽恕别人,原因很简单:仇恨就像癌症,会毁掉宿主。如果不尽快铲除,它就会生根发芽,使那些执意仇恨无法释怀的人受伤甚至死亡。 3、因为事实是,除非我们能宽恕他人,否则就永远无法恢复。伤口会继续溃烂,永不愈合。中国有句古谚,“复仇者必自绝”。

4、对有些人来说,宽恕他人似乎是不可能的,因为他们根本不知从何做起。首先你要接受一个非常重要的事实:宽恕他人并不是件容易的事。事实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这也许是最难做到的。

5、被伤害的是我们,却还要宽恕他人,这似乎毫无公平可言,然而这正是宽恕的关键所在。

6、“宽恕并忘记”,这句俗话谁都会脱口而出,但实际上既简单又肤浅。一则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二则它完全偏离了宽恕的真正含义。生活中最需要宽恕的事正是那些无法忘记的事。我们不应把这些事掩饰起来,而需记住它们,并有意不因此对做过这些事的人怀有成见,然后继续生活。

7、这就是为什么有的时候会感到:宽恕别人,一开始会相对容易些,难的是每次你看到那个人,与他谈话,甚至只是想起他之后如何控制自己的感情。真正的宽恕不是一劳永逸之举,而是持久的情感面对。

8、等待越久,宽恕就越难。实际上,时间不会愈合伤口,只会让愤懑和仇恨更长时间地吞噬你的内心。如果要等待 “适当的时候”,你也许永远都找不到机会。 9、开始运用宽恕的艺术之前,你先要问自己这样一个问 题:我们中有多少人在特定的场合下是完全无辜的呢?

10、几年前,我和妻子买了一件便宜家具。最初几个月,它蒙蔽了所有人——美观、实用、人见人爱。我们认为它太适合我们家了。可时间一长,表面薄层的边角部分开始慢慢脱落。再也没有当初的效果了,不过至少它现在是以真实面目示人!事实是,不管喜欢不喜欢,在漂亮的表层下,我们都只是刨花板。因此,在我们评判别人之前,明智

的做法是先在镜子里认真审视自己。我们越是审视自己,正视自己的缺点,便越愿意也越能够宽恕他人的缺点,宽恕得越多,也就越能体会到真正的满足。

11、宽恕他人能得到令人满意的反应。我发现向自己的孩子道歉不仅修复了我们破裂的关系,也有助于缓和紧张的局 面,使孩子们更容易自己开口请求我的宽恕。如果你认为自己是对的,没有办法宽恕,那么问自己这个问题:要正确,还是要快乐? 12、要宽恕别人,最难的一点是迈出第一步——如果你已经好长时间不和伤害你的人讲话,就更是如此。但请记住,他们很可能会很高兴得到你的消息。他们也许甚至会因为你做了他们多年来想着要做的事而深受感动。但谨记你这样做是为他们,同样也是为自己,所以即便他们的反应有违你的期望也不要难过。

13、当然,有些人并不认为自己做错了什么,或者根本不在乎,因此如果你说要宽恕他们,那只会让两个人都懊恼。但这并不意味着你自己的心里没有宽恕。实际上,这才是真正的宽恕:不再生气,不再感觉受伤,心平气和对待发生的 事,继续自己的生活。

14、怨恨越深,越不开心。如果不能学会宽恕这门“失传的艺术”,你就将永远是受害者,不仅是伤害你的人的受害者,也是自己情感的受害者。

15、宽恕别人能让你处于主动地位。尽管宽恕很难,但不宽恕的话情况还会更糟。“宽恕我们的罪过吧,虽然我们拒绝宽恕对不起我们的人”,《圣经》里没有这样的话,这可是有道理的。

那个微笑

哈诺·麦卡蒂

1、很多美国人都熟悉《小王子》这本精彩的书,作者是法国作家安托万·德·圣埃克苏佩里。这书情节离奇,既可作儿童读物,也可看作引人深思的成人寓言。不过,圣埃克苏佩里的其他作品、小说和短篇故事却鲜为人知。

2、圣埃克苏佩里是战斗机飞行员,在二次大战对抗纳粹的战斗中阵亡。二次大战前,他曾参加西班牙内战打击法西斯分子。他根据这段经历写了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那个微笑》。我在这里想跟你分享的就是这个故事。我不清楚他希望读者把这故事当成真实经历还是虚构的故事,不过我倒愿意相信是前者。

3、作者说他被敌军俘虏,关进监牢。看守不屑的眼神,恶劣的态度,使他相信自己第二天肯定会被处决。以下,我将根据印象用自己的话来讲述这个故事。 4、“我肯定我会没命了。我极其惶恐不安。我翻遍口袋,希望能找到一些没被他们搜走的香烟。我找到了一支,但是手抖得厉害,差点没法把烟塞到嘴里去。但我没有火柴,他们搜走了。”

5、“我透过铁栏望着看守。他不与我进行眼神交流。是啊,人是不会跟物体、尸体交流眼神的。我对他喊道:‘有火 吗?’他看了看我,耸耸肩,走过来帮我点火。”

6、“他凑过来点燃火柴,眼光不经意中与我的交织在一起。这时,我微笑了。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这么做。也许是因为紧张,也许是因为两个人靠得很近时,你很难不对他微 笑。不管怎么说,我微笑了。一瞬间,仿佛有一朵火花跃过我们两颗心,两个人类灵魂之间的鸿沟。我知道他并不想 笑,但我的微笑跃过铁栏,在他嘴角也引发了一个笑容。他帮我点上了烟,但没有走开,正视着我的眼睛,一直微笑 着。” 7、“我一直朝他笑着,此时,在我心中,他是一个人,而不是一名看守,而他盯着我看的动作也似乎有了新的含义。‘你有孩子了吗?’他问。”

8、“‘有,在这呢。’我拿出钱包,手忙脚乱地翻出了家人的照片。他也拿出了照片,开始讲述他对家人的期望与计划。我的眼中满是泪水。我说我害怕再也见不到家人,再也没有机会看他们长大。泪水也涌入他的眼眶。

9、“突然间,他二话不说打开了牢门,静静地带我出去。出了监狱,悄悄从后面的小路出了小镇。就在小镇的边上,他放了我。之后一言不发地就转身朝小镇的方向往回走。”

10、“一个微笑救了我的命。”

11、是啊,微笑是人与人之间最自然真挚的联系方式。我在文中讲这个故事,是因为我希望人们能想想,在我们为保护自己而建立的层层保护膜下——尊严、头衔、学位、身分、希望给别人留下某种印象的需要——在这一切之下,存在着一个真实、本质的自我。我不害怕把它叫做灵魂。我真的相信,如果你的那一部分和我的那一部分能彼此相认,我们就不会是敌人。我们就不可能有仇恨或妒嫉或恐惧。遗憾的 是,所有那些我们小心翼翼建起的保护层,阻隔了彼此,让我们无法真诚相对。圣埃克苏佩里的这则故事,讲述的就是两个灵魂相认的那个神奇时刻。

12、我也曾经历过几个这样的奇妙时刻。坠入情网是其中一刻,还有就是看着幼童的时候。为什么我们见到幼童会微 笑?也许是因为在他们身上没有种种防护层,我们知道,他们的微笑完全是纯真自然的,而我们内心的那颗童心也在热切而会心地微笑着。

UNIT 2

假如拥有三天光明

海伦·凯勒

1、我们都读过一些扣人心弦的故事,主人公将不久于人 世,长则1年,短则24小时。而我们总是很感兴趣,这个即将辞世的人会如何度过他最后的时日。当然,我指的是拥有选择权利的自由人,不是那些活动范围受到严格限制的死 囚。 >

2、这一类故事会促使我们思考,在类似的处境下,我们自己会做些什么?身为生命有限的人类,我们会把什么样的事件、经历、联想,塞进这最后的时光里?回首往事,我们又会有哪些快乐和遗憾呢?

3、有时我想,把每天都当作生命的最后一天来度过,会是一个很好的原则。这样的态度将更能凸显人生的价值。每一天我们都会怀着柔情、充满活力、心存感激,而这

些,在来日方长时却常被我们所忽视。当然,也有一些人会奉行享乐主义——吃喝玩乐,但是绝大多数人在得知死期将至时都会更加珍惜生命。

4、我们大多数人都不珍惜生命。我们知道有一天自己定会死去,但是总觉得这一天很遥远。我们身体健康时,死亡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我们很少会加以考虑。日复一日,没有尽头。所以我们忙于琐事,几乎不曾意识到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有多么冷漠。 5、在运用所有的感官时我们的态度恐怕同样冷漠。只有聋人才珍惜听力,只有盲者才知道能见光明的幸运。对于那些成年后才失明失聪的人来说尤其如此。但是那些听力或视力从未遭受损失的人却很少充分利用这些幸运的能力。他们眼睛看见的、耳朵听到的,都是模糊的,不专心,也不带感 激。这个道理,就是常说的失去才懂得珍惜,生病才知健康可贵。

6、我常想,如果每一个人在刚成年时,有几天突然既盲又聋,也不失为一件幸事。黑暗会令他更感激光明;寂静会教他领会声音的乐趣。

7、有时我会试探视力正常的朋友,问他们看见了什么。最近,一位非常要好的朋友来看我,她刚刚在树林里走了很长时间,我问她看见了什么。“没什么,”她回答说。我本应觉得难以置信,不过我早已习惯类似回答,因为很久以前我就知道视力正常的人看到的东西很少。

8、我问自己,在树林里散步一个小时,看不到任何值得注意的东西,这怎么可能呢?我看不见东西,只凭触摸,却也能发现数以百计的有趣的东西。我感觉到树叶的精巧对称。我的手爱抚着白桦树光滑的树皮,或是松树粗糙的树干。春天里,我怀着希望触摸着树枝寻找新芽,那是大自然从冬眠中苏醒后的第一个征象。我感受花朵的悦人纹理,发现它的可爱褶皱,大自然的神奇一角展现在我的面前。偶尔,如果幸运的话,当我把手轻轻地放在一棵小树上,会感到放声歌唱的小鸟欢快的颤动。张开手指,让清凉的溪水从指间冲 过,我会很开心。对我来说,厚厚的松针或松软的草坪比奢华的波斯地毯更惹人喜爱。对我来说,多彩的季节如同一场动人心魄的不会完结的戏剧,剧中情节从我的指尖流过。

9、我的心不时地在呐喊,渴望能亲眼看到这一切。仅仅通过触摸,我就能获得如此多的喜悦,那光明又将展示多少美啊。然而,有眼睛的人看到的却分明不多。整个世界色彩缤纷、生机勃勃,人们却都漫不经心。也许,已经拥有的不加珍惜,还没得到的却想拥有,这是人之常情,但是在光明的世界里只把视物的天赋作为使生活方便的工具,而不是丰富生活的工具,这实在是太令人遗憾了。

10、啊,假如拥有三天光明,我将能看见多少事物啊!

生命的亏欠

塞尔玛·拉格洛夫

1、几天前,我坐在火车上,前往斯德哥尔摩。天刚入夜,车厢内光线幽暗,车外已是一片漆黑。同车的旅客在各自的角落里打瞌睡,我静静地坐着,听着火车喀嚓喀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