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考纲知识点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ba632d428ea81c758f57826

要在心灵深处憎恶违法犯罪,行为上远离违法犯罪。

规范未成年人行为的法律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想一想,我们身边的不良行为有哪些?并能采取相应的预防和矫正措施。

品味:“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小洞不补,大洞吃苦”。“忽以恶小而为之,忽以善小而不为”。 第八课 法律护我成长 特殊的保护 特殊的爱

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专门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的法律有:《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在未成年人保护法中为我们设置了四道防线: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家庭保护的含义: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抚养、监护的职责,尊重未成年人受教育的权利。

学校保护的含义: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的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他们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学校保护涉及未成年人的教育和发展、人身权利的维护、生命安全的保障等方面。 社会保护的含义:要求全社会创造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

社会保护包括对未成年人的社会文化保护、身体健康保护、劳动保护、自由权和精神的保护等方面。 司法保护的含义:要求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以及司法行政部门等依法履行职责,对未成年人实施专门保护措施。 善用法律保护自己

我们维护权益的最有力的武器就是法律。

能够为我们提供法律帮助的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 维护我们合法权益的途径:1)非诉讼手段;2)诉讼手段。

非诉讼手段是我们维护合法权益常用的有效手段。它包括:⑴向政府有关部门、司法机关、人民团体、有关社会团体等等方面反映问题,寻求帮助,以解决问题;⑵通过调解、仲裁等方式,解决争议、纠纷,保障公民权益

诉讼的含义:它是指人民法院主持有利害关系人参与的处理纠纷的程序。

诉讼是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最正规、最权威、最有效的一种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刑事诉讼:是指由国家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揭露犯罪、证实犯罪、罪犯的活动。 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案件的解决纠纷的活动。 行政诉讼:俗称“打官司”,是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

10敢打官司。

11同违法犯罪行为做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12违法犯罪分子往往是凶恶、狡猾的。我们与其斗争时,既要勇敢,又要机智。行之有效的好方法:设法稳住歹徒,记住歹徒相貌,歹徒去向,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 历史的 一

1、隋统一的条件?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南方经济的发展;长期的分裂割据,人民渴望统一;南方陈政权统治的腐败;隋朝建建立后,励精图治,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强大;隋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略战术运用得当。

2、隋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和条件:自古以来,南北交通多有不便;隋统一后,南北政治、经济、文化和交流

需要加强;为了巩固统一成果,必须加强对东北、东南地区的控制;隋的富庶为大运河的开凿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3、为什么会出现“贞观之治”?朝由于统治残暴招致迅速败亡给唐初统治者特别是唐太宗以极大的震撼,使他们不得不调整统治政策,施德于民;唐太宗从谏如流,选贤任能,励精图治,兢兢业业。

4、贞观新政的主要内容:赋役制度方面的改革,减少百姓服劳役的天数和可用交纳实物的方式代替服劳役;沿袭、完善了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在《隋律》的基础上,多次修订法令,编纂了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法典《唐律疏义》。

5、武则天的统治:首先,在打击大官僚贵族集团的基础上,发展了唐朝的中央集权。(重用酷吏,实行恐怖政策,屠杀和镇压保守落后的官僚贵族分子。将唐初的《氏族志》修改为《姓氏录》。进一步发展科举制。)其次,重视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负担。再次,设北庭都护府,巩固和开拓边疆。

6、科举的主要科目有哪些?重在考察哪些能力?科举制常设的科目有明经和进士两科。明经主要考察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包括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

7、唐朝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实行科举制,便于在社会范围内选拔人才,扩大了中央政权的社会基础;士子可以自由报考,人才不断更新,增强了国家机构的办事效率,他们推动一系列改革,开创出政治、经济、文化及民族关系的崭新局面,赋予社会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8、唐太宗为什么能得少数民族的拥戴?唐太宗改变了“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力求平等对待少数民族;尊重少数民族的民族习惯和生活方式;任用少数民族人为官,对其首领优礼相待;唐太宗待人宽厚仁慈等,所以他赢得了少数民族的拥戴。

9、文成公主入藏的意义:文成公主入藏奠定了汉藏密切交往的基础;带去的、、、、、、,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的发展与进步。文成公主是一位献身于汉藏两大民族友好团结伟大事业的优秀女性,她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10、说一说遣唐使是怎么回事?就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进行交流的使团。遣唐使的文化交流活动,对日本的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是日本社会进步的使者。

11、赵州桥设计巧妙之处在哪里?采用了单孔石拱的设计方案;平拱式既增加了桥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又方便人畜通行,还节省了石料;两个敞肩式小拱,增强了桥的泄洪能力,减轻了桥的自重,而且造型美观。

12、李白、杜甫诗歌创作的主要艺术特色是什么?李白诗歌雄奇飘逸想象丰富,富了浪漫主义精神;杜甫的诗歌沉郁顿挫,语言精练细腻,感情真挚动人,富有现实主义精神。

13、北宋军民抗击辽、西夏南侵有何意义?辽和西夏的南侵是掠夺性战争,北宋军抗击是正义性的,维护了中原和南方地区的相对稳定,有利到人民的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14、金朝采取了哪些措施改变女真旧俗?仿宋制建立中央集权的行政机构;积极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推动手工业、商业发展;学习汉人生活习俗。

15、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原因是什么?社会的相对安定;人口增长,增加了劳动力,特别是北方农民南迁,带来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政府注意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

16、比较隋唐与明清时期科举取士和不同,想想它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隋唐时期创立并逐步完善科举制度。科举制是通过分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科举考试中常设和主要科目有明经和进士。明经科主要测试考生记诵儒家经典的能力。进士科包括策问,加试经史、杂文,后来杂文专考诗赋。策问以解决社会实际问题为目的,考察治理政事的能力。明清时期,科举考试只许在四书五经范围内命题,应考者不能自由发挥。答题必须按照八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这种考试完全脱离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

明清统治者实行“八股取士?是巩固独裁统治的手段,是统治者加强封建专制的需要。

17、郑成功收复台湾有什么历史意义?维护了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给荷兰殖民者以沉重的打击,对亚洲其他国家也间接起到保护作用。

18、清朝前朝采取了哪些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请说明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措施:坚决镇压准葛尔贵族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设置伊利将军,加强对新疆地区的管辖;建立对达赖、班禅的册封制度和

金瓶掣签制度,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设置将军和参赞大臣等官职,加强对西北和东北边疆的管辖;以会盟、联姻等方式,并修建避暑山庄和外八庙联络少数民族上层贵族的感情。特点:恩威并重,刚柔并济。

秦长城西起临洮,东至鸭绿

江;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秦修长城为了抵御匈奴南下;明修长城是为了防范蒙古骑兵的侵扰。秦长城是在战国时期各国长城基础上修建的;明朝在历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了全长为六千多公里

19、说一说,明长城与秦长城的异同:的长城,达到历史上最高水平。

20、为什么说,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从时间早、规模大到达的地区广,航海技术先进等方面阐述。

21、清代闭关锁国对中国造成了什么影响?从正反两方面考虑。该政策虽对西方殖民者侵略活动起过了一定的抵抗作用,但它限制了我国对外贸易和航海事业的发展,使中国丧失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中西文化的交流;该政策不能扭转中外力量的对比,反而导致了中国的闭塞、停滞、倒退、使中国在世界一逐渐落伍了。

22、明清时期面临的主要危机体现在哪些方面?农民战争的打击;封建者愚昧自大,固步自封,不了解外部世界,落伍于世界潮流;实行闭关锁国、重农抑商、文字狱等阻碍了历史发展;英国19世纪初推行罪恶的鸦片贸易,中国更加陷入了深重的危机。

23、元世祖改革的主要内容:建立行省制度;推行重农政策,下令把许多牧场恢复为农田,禁止掠夺人口为奴。设立专门管理农业的机构“司农司”;还编写《农桑辑要》。 改革有利于社会进步和民族融合,巩固和发展了我国多民族国家。 二、

1、 年, 建立隋朝,定都 。 年,隋统一南北。

2、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是 帝时开凿了以 为中心,北抵 ,南至 ,自北向南分 、 、 、 ,全长共 多千米大运河。

3、 年 建立唐朝,定都 。唐太宗统治期间,被誉为 。

4、被唐太宗比喻为可以“知得失”的一面镜子的是前后上谏二百多次的名臣 。 5、唐朝沿袭和完善隋朝的 制; 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备的法典。

6、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是 ,她统治时期史称有 ,为唐朝全盛时期的到来奠定了基础。 7、唐玄宗统治的前期,政局稳定,经济繁荣,被誉为

8、 、 是唐朝农业方面的重大发明。 代表了唐代制陶业的突出成就。 9、科举制创立于 朝。唐朝时常设的主要科目有 、 10、饮茶习俗在 代时风靡全国,茶成为一种生活必需品。

11、盛唐从习俗风尚到思想文化都体现出 和 的特点,展示了 、 与 的时代精神。 12、西北少数民族都拥戴唐太宗为他们的共同的君主,称为“ ”。 13、 把文成公主嫁给当时吐蕃杰出的政治家 。 14 、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

15、 时,唐朝高僧 东渡日本,对中日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杰出贡献。 16、 时,高僧 西行前往佛教圣地取经。

17、唐都 不仅是国内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也是当时国际性的大都市。

18、唐朝初年,人们从印章和拓印刻石中得到启示,发明了 。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有明确时间记载的印刷品是 。 时, 发明了活字印刷术,比欧洲要早四百多年。

19、火药的发明与古代的 的密切关系。最初用火药武器叫 。 20、被誉为“世界建桥史上的一个奇迹”的是 朝著名工匠 设计的 。 21、人们称他为“诗仙”的是 。称为“诗圣”的是 ,他的诗称为“ ”。 22、 年, 建立宋朝,定都 。

23、 年, 族首领称帝,建立契丹政权,定都 。 年, 族首领称大夏皇帝,定都 。 24、 年,辽宋之间订立和议,史称“ ”。 25、 年, 称帝,建立金政权。

26、 年,发生了“ ”。同年, 在南京称帝,后来定都 ,史称南宋。 27、1140年,岳飞率军取得了 。

28、“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表明 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 29、 的种植面积迅速扩大,水稻逐渐跃居粮食产量的首位。

30、宋代 开采量居世界第一。 产量大致相当于18世纪欧洲各国产量的总和。 31、 前期, 地区出现了 ,这是世界上最早有纸币。 32、宋朝时,设置 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33、 年, 完成蒙古统一大业的被尊称为 ,建立蒙古政权。 年 改国号为元

34、 时有许多信仰伊斯兰教的波斯人、阿拉伯人迁入中国,他们同汉、蒙等族互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新民族 。

35、 时发明了指南针,并应用到航海上。 时,经 传入股欧洲。

36、元朝时, 从海南岛黎族人民那里学会了先进的棉纺织技术,她的故乡 逐渐上升为江南棉纺织业中心。 37、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北宋史学家 主持编写的 。 38、苏轼的代表作有 。生活在两宋之交的女词人是 ,代表作有 。

39、 和 合称元曲。 标志着我国戏曲艺术的在成熟。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 ,其代表作是 。 40、 时设立的 和 时设立的 是明朝加强皇权中最具特色的。 时设立的 ,使君臣之间的关系完全成为主仆关系。

41、 时设的 ,是皇权高度膨胀的产物。

42、明朝的科举考试只许在 的范围内命题,应试文体称为 。明清统治者还通过制造 来实行文化专制统治。 43、为了抗击, 训练了 。 年在 九战九捷,迅速荡平浙江境内的倭寇。 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 44、 年, 打败殖民者,收复台湾。

45、17世纪40年代,沙俄强占了 和 , 年,中俄双方签订了第一个边界条约《 》。 46、1690年 帝御驾亲征,在 大败噶尔丹的叛军。

47、清初 帝封五世达赖为“ ”; 帝封五世班禅为“ ”。 年,清朝开始设立 ,同达赖、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时还制定“ ”制度,规定活佛转世人选。

48、 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平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49、明长城东起 ,西至 ,全长 多千米。 50、

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 》,其作者是明朝著名的医学

家和药物学家 。

51、明末著名科学家 写了一部被誉为“17世纪中国科技百科全书”的是《 》。 52、我国第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是 ,其作者是 。

53、根据北宋末年宋江起义为题材创作而成的小说是 ,作者是 。 54、 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颠峰。描摹世态人情的世俗文学勃兴于 。

55、 年---- 年郑和先后 次下西洋,到达亚非 个国家,最远到达 东海岸和 沿岸。 56、 是世界航海史上空前的壮举,比欧洲的远洋航行早了半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