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总复习教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北师大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总复习教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028711bb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65

2、加强知识的纵横联系,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复习和整理,重视在学生理解基本概念、法则、性质的基础上注意加强知识间的联系,使学生获得的概念、法则、性质系统化。对于易混淆的内容要加强比较,(如求比值与化简比)使学生明确它们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3、强化应用题的基本训练,常见数量关系的积累和运用,使学生牢固掌握应用题的解题步骤和基本方法,不断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与解题能力。

4、强化能力培养。在复习数学基础知识的同时,注意学生各种能力的培养。如,复习四则运算,在学生理解运算法则的基础上,经常性地进行训练,不断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培养学生合理、灵活运用计算方法的能力。

5、加强反馈,注意因村施教。复习时要注意抓重点,有针对性,加强反馈,及时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调节教学过程,使各种程度的学生得到有效发展。

四、复习时间及进度安排: 单元 第七单元 百分数的应用 主要内容 ▲百分数的应用 ▲运用百分数的意义和方程解决简单的百分数问题 ▲比的意义 ▲比的化简 ▲比的应用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复习时间 2课时 数与代数 第六单元 比的认识 3课时 空间与图形 统计与概率

第一单元 圆 2课时 第五单元 数据处理 ▲复式条形统计图 ▲复式折线统计图 ▲扇形统计图 2课时 授课内容 圆的知识整理 第1 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生活实际,通过圆的知识的整理,进一步认识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能熟练的用圆规画圆。 过程与方法:能熟练的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熟练的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重点 进一步认识同一个圆中半径和直径的关系,体会圆的本质特征及圆心和半径的作用,能熟练的用圆规画圆。 教学难点 能熟练的掌握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类法、 练习法等 教学准备 投影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一、 知识的整理 1、 你学到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 2、 知识的整理 画圆需知道哪些条件?圆是轴对称图形吗?有几条对称轴?什么是圆的对称轴? 二、巩固练习 1、判断 (1)直径为10毫米的圆的面积的列式是3.14×(10÷2)2。 ( ) (2)半径为2厘米的圆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 (3)把一头牛栓在木桩上,木桩到牛之间的绳长3米,牛能吃到地上草的最大面积是28.26平方米。(栓绳处不计算在内) ( ) 2、填空 ⑴有一个圆形鱼池的半径是10米,如果绕其周围走一圈,要走( )米。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⑵一个挂钟的时针长5厘米,指名口答,全班交流 一昼夜这根时针的尖端走了 ( )厘米。 ⑶把圆分成16等份,剪开后, 用这些近似等腰三角形的小纸片 拼成近似的长方形,这个长方形 的长相当于圆的( ),即 ( ),长方形的宽是圆的 ( ),长方形的面积= ( ),所以圆的面积= ( )。 3、选择 ⑴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 形、圆,( )面积最大。 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A正方形 B长方形 C.圆 ⑵大圆直径是小圆直径的3 倍,大圆的面积是小圆面积的 ( )倍。 A .3 B.6 C .9 D.12 ⑶圆的半径由6厘米增加到9 厘米,圆的面积增加了( ) 平方厘米。 指名板演,其他学生独立完成,A.9 B.45 C.45π 全班交流。 4、应用解决实际问题 一个圆的周长是25.1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一个环形的铁片,外圆半径是7厘米,内圆半径是0.5分米,这个环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分米? 三、总结 作业设计 圆的知识整理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授课内容 圆的知识的练习 知识与技能:进一步巩固已学的知识。 第 2课时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能正确熟练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能正确熟练地计算组合图形的面积。 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练习法、讨论法等 投影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学生讨论,指名回答 二次备课 一、 复习 1、 我们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这些图形的面积是怎样计算的? S=ab S=1/2ab 2 S=a S=1/2(a+b)h 2S=∏r 2、 口答下列各题 1×3.14 2 × 3.14 3 × 3.14 4 × 3.14 4 ×3.14 5 × 3.14 6 ×3.14 7 × 3.14 8× 3.14 9 ×3.14 15 ×3.14 25 × 3.14 3、 求下列各圆的面积 r=2cm d=2cm C=6.28cm 二、 组合图形及阴影部分面积的教师提问,学生回答 指名口答,集体订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