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份试卷合集】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卷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3份试卷合集】湖南省邵阳市2019-2020学年高考化学二模考试卷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18c0d8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8b

2021届新高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 选项 A B C D A.A 【答案】C 【解析】 【详解】

A.乙醇和水混溶,不能用作萃取剂,应用四氯化碳或苯萃取,A错误;

B.乙酸乙酯和乙醇混溶,不能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可用蒸馏的方法或加入饱和碳酸钠溶液分离,B错误; C.丁醇和乙醚混溶,但二者的沸点不同且相差较大,可用蒸馏的方法分离,C正确;

D.根据二者在水中随温度升高而溶解度不同,利用重结晶法。NaCl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不大,KNO3随温度升高溶解度变化大,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 【点睛】

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注意相关物质性质的异同,掌握常见物质的分离方法和操作原理是解题的关键,题目难度不大,D项为易错点,注意NaCl和KNO3在水中溶解度的差异。 2.室温下进行下列实验,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到的结论正确的是( ) 选项 实验操作和现象 向X溶液中滴加几滴新制氯水,振荡,再加入A 少量KSCN溶液,溶液变为红色 L-1的NaI、NaCl的混合溶向浓度均为0.05mol·B 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有黄色沉淀生成 向淀粉-KI溶液中滴加几滴溴水,振荡,溶液C 由无色变为蓝色 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 Ksp(AgI)>Ksp(AgCl) 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结论 目的 分离溶于水中的碘 分离乙酸乙酯和乙醇 除去丁醇中的乙醚 除去KNO3固体中混杂的NaCl B.B

分离方法 乙醇萃取 分液 蒸馏 重结晶 C.C

原理 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较大 乙酸乙酯和乙醇的密度不同 丁醇与乙醚互溶且沸点相差较大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 D.D

D 用pH试纸测得:CH3COONa溶液的pH约为9,NaNO2溶液的pH约为8 HNO2电离出H+的能力比CH3COOH的强 A.A 【答案】C 【解析】 【详解】

B.B C.C D.D

A. 检验Fe2+时应先加KSCN溶液后加氯水,排除Fe3+的干扰,先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加入KSCN溶液前溶液中存在Fe3+,而此时的Fe3+是否由Fe2+氧化而来是不能确定的,故A错误; B. 黄色沉淀为AgI,说明加入AgNO3溶液优先生成AgI沉淀,AgI比AgCl更难溶,AgI与AgCl属于同种类型,则说明Ksp(AgI)

C. 溶液变蓝说明有单质碘生成,说明发生了反应Br2+2I-= I2+2Br-,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可得出结论Br2的氧化性比I2的强,故C正确;

D. CH3COONa溶液和NaNO2溶液的浓度未知,所以无法根据pH的大小,比较出两种盐的水解程度,也就无法比较HNO2和CH3COOH电离出H+的能力强弱,故D错误。 综上所述,答案为C。

3.下列实验操作能实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 A B C D 实验目的 比较Cl和S的非金属性 验证铁的吸氧腐蚀 制取氢氧化铁胶体 比较HClO和H2CO3的酸性 B.B

实验操作 往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观察溶液是否变浑浊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 将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 测量并比较等浓度NaClO与Na2CO3溶液的pH C.C

D.D

A.A 【答案】A 【解析】 【详解】

A. 往Na2S溶液中通入氯气,观察溶液变浑浊,在该反应中氯气为氧化剂,S为氧化产物,可实现目的,A正确;

B. 将铁钉放入试管中,用盐酸浸没,发生的为析氢腐蚀,不能实现目的,B错误; C. 将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制取的为氢氧化铁沉淀,不能实现目的,C错误;

D. 测量并比较等浓度NaClO与Na2CO3溶液的pH,可比较HClO与HCO3-的酸性强弱,不能比较HClO和H2CO3的酸性,D错误;

答案为A。

4.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所在周期序数与族序数相同;d与a同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原子半径:b>c>d>a B.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 C.b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强碱 D.d单质的氧化性比a单质的氧化性强 【答案】D 【解析】 【分析】

a、b、c、d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a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则a的核外电子总数应为8,为O元素,则b、c、d为第三周期元素,c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应为Al元素,d与a同族,应为S元素,b可能为Na或Mg,结合对应单质、化合物的性质以及元素周期律解答该题。 【详解】

由以上分析可知a为O元素,b可能为Na或Mg元素,c为Al元素,d为S元素,

A.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原子半径逐渐减小,同主族元素从上到下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则原子半径:b>c>d>a,故A正确;

B. 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金属性逐渐降低,则金属性b>c,a、d为非金属,则4种元素中b的金属性最强,故B正确;

C. b可能为Na或Mg,其对应的氧化物的水化物为NaOH或Mg(OH)2,则b的氧化物的水化物可能是强碱,故C正确;

D. 一般来说,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单质的氧化性越强,非金属性:O>S,则氧化性:O2>S,则a单质的氧化性较强,故D错误。 答案选D。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且符合题意的是

A.向Ba(NO3)2溶液中通入SO2,产生白色沉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Ba2++SO2+H2O=BaSO3↓+2H??

B.向K3[Fe(CN)6]溶液中加入少量铁粉,产生蓝色沉淀,发生的离子反应为Fe+2[Fe(CN)6]3?=Fe2++2[Fe(CN)6]4?,3Fe2++2[Fe(CN)6]3?=Fe3[Fe(CN)6]2↓

C.向酸化的KMnO4溶液中加入少量Na2S,再滴加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一定发生离子反应:8MnO4-+5S2?+24H?=8Mn2++5SO42?+12H2O

D.向FeI2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溶液变黄色:2Fe2++Cl2=2Fe3++2Cl??【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

A.BaSO3和HNO3不能大量共存,白色沉淀是BaSO4,A项错误;

B.Fe2+与K3[Fe(CN)6]溶液反应生成具有蓝色特征的铁氰化亚铁沉淀,铁氰化钾可氧化铁单质生成亚铁离子,离子方程式正确,B项正确;

C.不能排除是用硫酸对高锰酸钾溶液进行酸化,故酸化的高锰酸钾溶液中可能含有H2SO4,则不能证明上述离子反应一定发生,C项错误;

D.还原性:I?>Fe2+,少量氯水优先氧化碘离子,离子方程式应为2I?+Cl2=I2+2Cl?,D项错误; 答案选B。 【点睛】

离子方程式书写正误判断方法:

(1)一查:检查离子反应方程式是否符合客观事实; (2)二查:“==”“?”“↓”“↑”是否使用恰当;

(3)三查:拆分是否正确。只有易溶于水的强电解质能拆写成离子,其他物质均不能拆写; (4)四查:是否漏写离子反应;

(5)五查:反应物的“量”——过量、少量、足量等;

(6)六查:是否符合三个守恒:质量守恒、电荷守恒以及得失电子守恒。

6.一定压强下,向10 L密闭容器中充入1 mol S2Cl2和1 mol Cl2,发生反应S2Cl2(g)+Cl2(g) 2SCl2(g)。Cl2与SCl2的消耗速率(v)与温度(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正反应的活化能大于逆反应的活化能 B.达到平衡后再加热,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C.A、B、C、D四点对应状态下,达到平衡状态的为B、D

D.一定温度下,在恒容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后缩小容器体积,重新达到平衡后,Cl2的平衡转化率不变 【答案】A 【解析】 【分析】

根据反应S2Cl2 (g) +Cl2 (g)

2SCl2 (g)可知,用氯气的消耗速率表示正反应速率和用SCl2的消耗速率表

示逆反应速率,二者之比为1:2时转化为用同一种物质表示的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达到平衡状态,由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