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探究实验专项训练(含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有答案(1)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初三化学探究实验专项训练(含基础训练与能力提升)有答案(1)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973f04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10a539f

【资料获悉】

1.相同条件下,Na2CO3溶液比NaHCO3溶液的碱性强;

2.20℃时,Na2CO3、NaHCO3的溶解度分别为21.3g和9.6g;

3.NaHCO3在2700C时能发生如下分解反应:2 NaHCO3加热Na2CO3+H2O+CO2↑ 而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过程】

实验一:验证Na2CO3和NaHCO3热稳定性的差异。在老师的指导下,你们按题18图所示进行实验若实验现象为 ,则能得出NaHCO3受热易分解,Na2CO3受热不易分解。

实验二:用酸碱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你们若用广泛pH试纸测定相同条件下两种溶液的pH,则pH较大的是 。

实验三:用20℃时溶解度的差异鉴别Na2CO3和NaHCO3 请完成下表:(忽略溶解过程中热量的变化) 实验操作 预期的现象和结论 (3) (4) 【交流总结】 1.配料中小苏打主要起发泡作用。

2.可以通过溶解度、酸碱度等差异来鉴别Na2CO3和NaHCO3。 【拓展延伸】

通过上述研究性学习过程。你们认为小苏打(NaHCO3)除用于食品工业外,在日常生活及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应用,试举一例: 。 9.某活动小组根据下图所示进行模拟炼铁的实验,并对产物的成分进行探究。

黑色粉末B

和红色固体 黑色 加入足量CuSO4溶液 Fe2O3 粉末A 过滤 高温 FeSO4溶液

CuSO4溶液

CO CO2

【提出问题】黑色粉末A可能是什么呢? 【进行猜想】(1)小明认为黑色粉末A全部是铁粉。请写出铁粉与CuSO4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过程中采取了过滤,该操作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 和玻璃棒,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 。

(2)小华认为小明的猜想是错误的,理由是 。 (3)小华提出了猜想①和猜想②,请结合所学知识补充余下的一个猜想。 猜想①;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四氧化三铁(Fe3O4)组成 猜想②;黑色粉末A由铁粉和氧化亚铁(FeO)组成; 猜想③; 。

【查阅资料】铁的氧化物都能与稀盐酸,稀硫酸反应,其中氧化铁为红棕色,其余都为黑色,并且只有四氧化三铁能被磁铁吸引。 【实验探究】

方案 实验操作 可能的现象 结论

- 5 -

①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全部被吸引 猜想①正确 ② 取适量黑色粉末A 用磁铁吸引 黑色粉末部分被吸引 猜想②正确 ③ 取适量黑色粉末B加入足量稀盐酸 黑色粉末全部溶解 猜想②正确

④ 猜想③正确

【反思评价】小娟认为方案②和方案③中得出的结论都不正确,其理由是 。 【得出结论】在高温下,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可生成铁,氧化亚铁,四氧化三铁。请写出只生成氧化亚铁的方程式 。

10、在一次实验课上,各小组同学在不同地点找来的小石块与稀盐酸反应制取二氧化碳。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小明发现,相邻小组气体产生的速率比自己小组的快。小明将这一情况报告老师,老师鼓励他们对此问题共同探究。

【提出问题】影响二氧化碳气体产生速率的因素是什么? 【作出猜想】①不同地点石块中碳酸钙含量不同; ②所用盐酸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同;

③还可能是 。 【设计实验】(1)验证猜想①是否成立,要设计的实验:分别取大小相同、质量相同、 的石块,加入质量相同、 的稀盐酸进行实验。

(2)验证猜想②是否成立,对盐酸的要求是 。 【交流讨论】实验中可以通过观察气泡产生的剧烈程度,粗略地比较反应速率。若要做到精确比较,应该测量的实验数据

是 。

【拓展延伸】上述实验中,小明采用了控制变量的研究方法。用此方法探究“催化剂对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反应速率的影响”,需要控制不变的因素有(答出两点即可) 等。

11、图1是小红按课本进行的一个化学实验,在进行实验进闻到一股难闻的刺激性气味。小红于是对原实验进行了重新设计,实验装置如图2实验操作

①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3-4滴无色酚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颜色。 ②取少量上述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慢慢滴加浓氨水,观察现象。

③在B、C试管内分别倒入适量的沸水备用。另在A、D试管中分别倒入2mL浓氨水,立即用带橡皮塞的导管按图2连接好,并将D试管放置在沸水中,同时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请回答:

⑴小红按课本进行实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说明分子 。 ⑵操作③中,B、C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 。

⑶对比课本实验,小红的改进实验还可得到的新结论是 ;改进实验装置的优点是 . ⑷举出生活中与改进后实验所得新结论类似的一个例子。

- 6 -

12、我们知道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碳酸,那么二氧化硫与水是否也能反应生成一种酸呢?某实验小组对此进行探究,设计的探究过程如下。请你回答其中的有关问题: (1)做出假设: ;

(2)设计方案:先验证水能否使蓝色石蕊试纸变色,再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变色,最后验证二氧化硫气体能否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实验装置和药品如图:

(3)查阅资料:你认为该实验小组需要掌握的资料内容中应包括(填序号) ①二氧化硫易溶于水 ②酸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 ③SO2不与浓硫酸反应 ④二氧化硫有毒,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 (4)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装置C内石蕊试纸的颜色始终没有变化,这说明 。 ②装置D中胶头滴管中的蒸馏水在二氧化硫气体生成之前滴到蓝色石蕊试纸上,未见试纸颜色发生变化,当有二氧化硫气体通过时发现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此现象说明 ,此过程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③装置E的作用是 。 (5)结论:原假设 (填“成立”或“不成立”)

13、小明和小芳在讨论“能否用蜡烛燃烧法来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一问题时,小芳认为:通过图l装置,用蜡烛燃烧法测得空气中氧气的含量会_________(填“偏 高”、“偏低”或“不变”)。她根据蜡烛燃烧产物的特点阐述了自己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并用图1装置进行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结论。(注:本题实验中装置的气密性良好,水槽中的液体是水) 小明认真分析了小芳的实验结果后,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问题]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还有其它原因吗?

图一 图二

[实验探究]小明设计了图2装置,进行以下操作: (1)取黄豆粒大小的白磷,用滤纸吸去表面的水份,放人捆在电烙铁下面铁片的凹槽内;

(2)将燃烧匙内的蜡烛点燃后迅速插人钟罩内,并立即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后(蜡烛有剩余),接通电烙铁电源,发现白磷先熔成液体,接着燃烧产生大量白烟,说明通

电前钟罩内含有_____________,产生白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7 -

[得出结论]导致小芳这一实验结果的另一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 (我们已经学习过“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探究,下面请你回忆:①实验时老师给你提供了二个集气瓶,一个是充满了___ ,另一个是 ;②回忆实验过程,完成下列空格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加入的物质 水 SO2+水 a. 无现象 溶液里有气泡产生 b.镁条或锌粒 无现象 ③探究结论:酸雨对森林有破坏,使植物枯萎,酸雨还能腐蚀用 做成的雕像、以及金属制品等。

④反思与评价:煤燃烧时会排放出 、 等污染物,这些气体或气体在空气中反应后的生成物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为了防止“酸雨”的产生,保护我们的大自然,请提出一条合理化的建议: 。

15、小明同学欲通过实验证明“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受热分解的催化剂”这一命题。他设计并完成了下表所示的探究实验: 实验结论或总结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各步骤结论 总结 氯酸钾受热要分解产生氧将氯酸钾加热至融化,气,但是 。 实验一 木条复燃 伸入带火星的木条,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二氧化锰 。 是氯酸钾加热二氧化锰,伸入带实验二 木条不复燃 二氧化锰受热不产生氧气。 受热分解火星的木条, 的催化剂 木条迅速复二氧化锰能加快氯酸钾的实验三 分解 燃 (1)请你帮小明同学填写上表中未填完的空格; (2)在小明的探究实验中,实验一和实验二起的作用是 ;

(3)小英同学认为仅由上述实验还不能完全得出表内“总结”,她补充设计了两个方面的探究实验,最终完成了对“命题”的实验证明。

第一方面的实验操作中包含了两次称量,其目的是: ; 第二方面的实验是要 。 16、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右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

(1)右图A仪器的名称是 ,燃烧、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 。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 %。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样减少的呢? 【假设一】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