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史简介(中文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英国文学史简介(中文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9c860c4a7302768e993969

英国文学·欧洲文化 Early and Medieval English Literature (449-1485)

【背景介绍】

英国中世纪文学史大致可分为盎格鲁-撒克逊(The Anglo-Saxon Period,449-1066)和中

古英语(The Middle English Period,1066-1485)两个时期。

公元前八九世纪高卢(Gaul,今法国)人迁入不列颠岛,成为英国最早的居民。公元1世纪至410年,英伦三岛为罗马人占领。449年开始,北欧日耳曼部族的朱特人(Jutes)、盎格鲁人(Angles)和撒克逊人(Saxons)陆续入侵不列颠。他们的语言——盎格鲁-撒克逊语(Anglo-Saxon)或古英语(Old English)——也开始广为传播。597年,奥古斯丁( Saint Augustine,?-604)率40余名修士来到英格兰传教,基督教开始在不列颠岛盛行。 盎格鲁-撒克逊时代最重要的文学作品是长达3 000多行的头韵史诗《贝奥武甫》

(Beowulf,700-750),讲述了一个斯堪的纳维亚的民间传说。古英语散文的杰出代表是比德(the Venerable Bede,673-735)的《英吉利人民宗教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 of the English People,731-732),其中包括英国第一宗教诗人开德蒙(Caedmon) 充满神奇色彩的生平事迹。该作品用拉丁文写成,后译成英文,是了解早期英国历史的珍贵史料。公元891年,韦塞克斯(Wessex)国王艾尔弗雷德(Alfred,849-901)开始组织修士汇编《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The Anglo-Saxon Chronicle),后人一直续编至1154年。这是第一部用英语写成的散文巨著,文风简约、质朴,对英国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1066年,诺曼底公爵威廉(William,Duke of Normandy)打败英军,夺得王位,成为英国威廉一世(William I),史称―诺曼征服‖(the Norman Conquest).此后今300年的时间里,法语一直是英国统治阶层的语言,教会学者用拉丁文写作,英语只在民众中通用,以至于在12世纪之前几乎没有用英文写成的文学作品。

然而诺曼征服之后,英国的封建制度得到完善,新的社会等级产生。处于统治阶级最高层的是国王,以下为贵族、骑士、大主教、主教和封臣。处于社会底层的则是农民。骑士是社会的中心人物,据传他们英勇善战又风流倜傥。他们所体现的骑士风度(chivalry)成为当时最主要的文学形式——浪漫传奇(romance)——的基本主题。浪漫传奇是有诗的形式,也有散文的形式,其中最著名的要数讲述亚瑟王及其圆桌骑士(King Arthur and His Knights of the Round Table)冒险经历的故事。在这些故事中描述得最为生动精彩的则数《高文爵士和绿衣骑士》(Sir Gawain and the Green Knight)。1485年托马斯马洛礼(Tomas

Malory,?-1471)于1469-1470年间完成的散文传奇《亚瑟王之死》(Le Morte d’Arthur)由威廉卡克斯顿(William Caxton,1421-1491)在英国建立的首家印刷所(1476年建立)印刷出版。该作品文字简朴、节奏优美,不失为这一题材的总结性作品和中世纪最后一部伟大的散文作品。

描写下层人民生活的工作则由威廉朗格兰(William Langland,1330?-1400)完成,他的《农夫皮尔斯之梦》(The Vision of Piers the Plowman)是最伟大的英语诗篇之一,流传下来的三个版本分别于1363年、1371年和1395年写定。在这长达7 000多行的头韵长诗中,作

者通过一系列的梦境,对14世纪英国的社会状况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描述,既表达了对统治阶层的尖锐讽刺,也书法了对穷苦人民悲惨生活的同情。这首诗对1381年约翰保尔(Jone Ball,?-1381) 和瓦特泰勒(Wat Tyler,?-1381)领导的农民起义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对1381年起义产生更大影响的则是约翰威克利夫(Jone Wycliffe,1320-1384)和他的罗拉德派(Lollards)。他们反对、寺院占有土地,驳斥教会的古老教义,为传布新的教义和维护普通百姓的利益而四处奔波。威克利夫对文学的贡献在于他首次组织将《圣经》从拉丁文翻译成英文,并为后人留下了两卷庄重古雅的布道词。

在整个中世纪文学中,成就最大的当首推乔叟(Geoffrey Chaucer,1340?-1400)。他一生经历丰富,与社会各阶层都有广泛的接触,这为他提供了旁人难以获得的创作素材。他一生勤奋好学,精通法文、拉丁文和意大利文,并虚心学习同时代文学大师们的创作方法和思维主题,尤其注意汲取意大利人文主义者的先进思想。乔叟的艺术成就,首先在于他以现实主义的笔触逼真、全面地描绘了当时英国社会的全貌,开创了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传统。其次,他的作品,尤其是《坎特伯雷故事集》(The Canterbury Tales,1386-1400)表达了自己的人文主义思想,淋漓尽致地揭露了宗教的腐败、贵族的奢靡生活以及当时社会的其它丑陋现象,同时歌颂了人的智慧、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幸福的追求。他是英国人文主义的先驱,是中世纪和英国文艺复兴之间承上启下的人物。再次,他的故事集构思巧妙,叙事方式多样,对18世纪后的英国小说产生了不可估量的作用。最后,乔叟首次把―英国双行体‖(heroic couplet)从法国引入英诗,以取代古英语的头韵诗。此外他还是第一位用古英语写作的伟大诗人,为近代英国文学语言奠定了基础。他被卡克斯顿誉为英国的―诗歌之父‖。 在乔叟的耀眼光芒之后,15世纪的英国文坛显得黯然失色,值得一提的名家只有马洛礼一人。但这是个通俗文学盛行的时期,涌现了许多优美动人的抒情诗(Lyrics)、民间故事(Folk Tales)和民谣(Ballads)。他们长期以来在民间由游咏诗人口头流传,12世纪后开始被纪录下来,并于15世纪达到极盛。其中最著名的民间故事有《猫头鹰和夜莺》(The Owl and the Nightingale)。民谣则以歌颂绿林好汉罗宾汉的《罗宾汉的事迹》(The Geste of Robin Hood)流传最广。此外以宗教内容为题材的神秘剧( Mystery Play)和道德剧(Morality Play)也是中世纪的主要文学形式之一。

English Renaissance

【背景介绍】

文艺复兴是欧洲从中世纪向近代过渡期间发生的一场意义深刻,影响深远的思想文化运动,始于14世纪意大利的佛罗伦萨,后迅速席卷德国、法国、西班牙、英国等国,并于16世纪达到高潮。

这一时期的欧洲社会经历了深刻的变化。工商业的发展,王权的巩固,海外的扩张与殖民,地理与科学的新发现,社会生活的世俗化,德、英、法等国先后进行的宗教改革等极大地开阔了人们的眼界,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鼓励人们进一步探索人存在的价值和现实生活的意义。1453年东罗马帝国灭亡,大批学者携带古希腊、罗马作品的手抄本和文物逃往西欧,同时在罗马城废墟中又发掘出许多古罗马雕像,给人们打开了一个与截然不同的古代文化,,掀起了一股研究古典学术,追求新知识的热潮,同时也极大地推动了人文

主义运动的开展。因此总的来说,文艺复兴具有三个主要特征:一、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二、知识的复兴;三、人文主义运动的发展。

人文主义思想(Humanism)的核心就是强调以―人‖为本,宣传个性解放、现世幸福,并积极推进学术,传播科学知识和国家统一新思想,对封建制度、宗教禁欲主义和上层僧侣的腐败虚伪则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抨击。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正是以人文主义思想为内容的。意大利诗人但丁、彼特拉克,小说家薄伽丘等人是意大利和欧洲早期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他们在文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为近代欧洲文学的发展开辟了道路。法国文艺复兴运动中涌现出来的拉伯雷(Francois Rabelais,1494?-1553)的小说、七星诗社和蒙田(Michel Eyquem de Montaigne,1533-1592)的散文等极大地丰富了法国及欧洲的人文主义文学。 16世纪后,西班牙、英国的资本主义得到迅速发展,产生了维迦(Lope Felix de Vega Carpio,1562-1635)、塞万提斯(Miguel de Cervantes,1547-1616)、斯宾塞(Edmund Spenser,1552-1599)、马洛(Christopher Marlowe,1564-1593)、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1564-1616)等一批杰出的人文主义作家。在西班牙和英国,诗歌、小说、戏剧和散文创作全面繁荣,欧洲文艺复兴文学达到了高峰。

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是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顶峰,这可上溯到英国的―诗歌之父‖乔叟。他创作的富有浪漫意味的《坎特伯雷故事集》(Canterbury Tales),通过对教会、僧侣的腐败虚伪的批判和对现实美好生活的肯定与追求为后来的文艺复兴运动定下了基调。1485年都铎王朝(Tudor Dynasty,1485-1603)的建立结束了连年内战,统一了王权,重振了英国的政治与经济,恢复了其在欧洲的地位,加强了它与欧洲各国的联系。从亨利七世开始,英国文艺复兴运动得到了迅猛的发展。托马斯莫尔爵士(Thomas More,1478-1535)是这一时期的重要人文主义作家。他创作的《乌托邦》(Utopia,1516)通过一位回到英国的水手之口描绘了一个理想的社会,开了近代欧洲描述空想社会理想著作的先河。这一时期的英国新诗也开始崭露头角。英国最早的新诗作者魏阿特(Sir Thomas Wyatt,1503-1542) 和萨利伯爵(Earl of surrey,henry Howard,1517?-1547)将彼特拉克的诗歌形式引入英国,并用这一行是创作了许多爱情十四行诗,为当时的英国诗坛吹进了一股新鲜的空气。到了伊丽莎白时代,随着英国国家的日以前声,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达到了高潮。斯宾塞的《仙后》(The Faerie Queene,1590-1596)运用非凡的想象创造出一个瑰丽多姿的世界,也为英国是个创造出一种独特的诗节,即有名的―斯宾塞诗节‖(Spenserian Stanza),他的诗歌成就代表着文艺复兴时期英国非戏剧文学的高峰。

除了抒情诗外,英国复兴文学的另一重要形式是喜剧。伊丽莎白时代(The Elizabethan Age)的英国戏剧是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所有文学形式中最辉煌的一种,代表了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文学创作的最高成就。一般以伊丽莎白中期、晚期和莎士比亚后的戏剧为界分为三个时期。伊丽莎白中期的英国戏剧以李利(John Lyly,1554?-1606)、马洛、吉德(Thomas Kyd,1558-1594)、格林(Rober Greene,1558?-1592)等―大学才子‖(University Wits)为代表,他们是英国文艺复兴戏剧的先驱,他们的创作表明英国文艺复兴时期的戏剧以趋向成熟,而莎士比亚的戏剧则将英国文艺复兴戏剧推向高峰。莎士比亚以后的剧作家主要有米德顿(Thomas Middleton,1570?-1627)、韦伯斯特(Tohn Webster,1580?-1625?)等人。他们的戏剧作品,如《白魔》(The White Devil,1612)、《玛菲公爵夫人》(The Duchess of Malfi,1623)等由于过多地加入流血与恐怖的场面而大大削弱了剧本所要表现的道德力量,因此被称为―流血悲剧‖(Bloody Tragedy)。此外许多迂腐和低级的闹剧是戏剧也纷纷登场。所有这些都表明,在莎士比亚以后,英国的文艺复兴运动已开始走向颓败。

1642年清教革命爆发,同年9月,英国国会两院发布命令,封闭全国的剧院。至此,轰轰烈烈的英国文艺复兴运动终于落下了帷幕。

The Renaissance Period

Historical background:

(1) The Wars of the Roses (1455-1485) and Tudor dynasty which was established by Henry VII in 1485.

(2) Reformation: Protestantism became the official national religion.

(3) The Enclosure movement: compelled peasants to become the hired laborers for the

merchants.

(4) Flourishing in the Elizabethan Age: The commercial expansion and the rise of bourgeoisie.

(5) The war with Spain: in 1588, the Spanish Armada was defeated. England had sovereignty over the seas.

Ⅱ. Introduction to Renaissance

English literature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is usually regarded as the highlight in this history of English literature. In Elizabethan Period, English literature

developed with a great speed and made a magnificent achievement, especially the drama. Thus appeared a group of excellent dramatists. They are John Lyly, Thomas Kyd, George Peele, Robert Greene, Christopher Marlowe, William Shakespeare and Ben Jonson.

Next to the drama is the Lyrical Poetry. In that period, writing poetry became a fashion. England then became \period were Thomas Wyatt, Henry Howard, Philip Sidney and Edmund Spenser.

There were not so many prose writers. In the beginning period, the great humanist, Thomas More, wrote his famous prose work \

thought of as the first literary masterpiece of the English Renaissance. In Elizabethan Period, Francis Bacon wrote more than fifty excellent essays, which make him one of the best essayists in English literature. Poetry in the Renaissance Period 1). Thomas Wyatt(1503-1542)

He is the first to introduce the sonnet into English literature. 2). Philip Sidney (1554-86) Astrophel and Stella

3). Edmund Spenser (1552 -1599)

Spenser is often referred to as \

Spenser’s fame in English literature is chiefly based upon his masterpiece The Faerie Queene.

In 1579, he wrote The Shepherd’s Calendar, a pastoral poem in twelve books, one for each month of the year.

Writing Features of “The Faerie Quee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