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小城镇生活垃圾处理的现状和对策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c3ed523b3567ec102d8a92

进行卫生填埋处理,单是建设投资就高达7.2亿元人民币(不含征地费用),而且填埋场的寿命也只有12年。国外从80年代以来,卫生填埋设施有逐渐减少的趋势,成为其它处理工艺的辅助方法,用来处理不能再利用的物质。从环境还是从社会与经济角度进行考察,卫生填埋场的建立都是必须和必要的。卫生填埋法是小城镇生活垃圾的最终处理方式之一。在垃圾的卫生填埋处理过程中,需对填埋单元进行防渗处理、疏导沼气、用无毒无害的覆盖材料按规定的技术要求覆盖垃圾表面,并且对收集到的渗滤水和沼气进行工程处理。防渗处理、渗滤液的收集与处理以及填埋气的收集与利用是现代卫生填埋场中最重要的技术单元。 (1)防渗处理。防渗处理是填埋场重要的工程技术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将填埋场与外界环境隔离,防止渗滤液污染地下水、地表水,同时阻止场外地表水、地下水进入垃圾填埋体,以减少渗滤液产生量,也有利于填埋气体的收集与利用。 (2)渗滤液收集。渗滤液收集系统一般由渗滤液导流层、收集支管、收集干管、提升泵井和调节池等组成。收集管网布置在衬层之上的集水层中,集水层由砂、碎石组成。现阶段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厌氧生物处理工艺(如上流式厌氧污泥床、厌氧生物滤池)、好氧生物处理工艺(如稳定塘、生物转盘、活性污泥法)、絮凝沉淀工艺、膜分离工艺(如超滤、反渗透)、活性碳吸附工艺、化学氧化工艺、渗滤液回灌和土地处理系统。

(3)填埋气体。填埋气体是填埋垃圾中可生物降解有机物在微生物作用下的产物,其主要成分是甲烷和二氧化碳,还含有氮气、氧气、硫化氢、氨气、氢气、一氧化碳和很少量的微量气体。 2.2.2卫生填埋场的特点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要求采取各种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填埋场地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同时该法处理生活垃圾量大,从而为城市化的社会发展提供了垃圾出路保证,而且填埋场中的开发利用(如填埋气体的有效了利用)也可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所以无论从环境还是社会与经济角度进行考察,卫生填埋场的建立都是必须和必要的。它主要由以下优点:

(1)如有适当的土地资源可利用,一般以此法处理垃圾最为经济。 (2)与其他处理方法比较,其一次性投资额较低。

(3)与需要对残渣和无机杂质等进行附加处理的焚烧法和堆肥法相比较,卫生填埋是一种完全的,最终处理的方法。

(4)可接受各种类型的城市生活垃圾而不需要对其进行分类收集。

(5)有充分的适应性,能处理因人口和卫生设施增多而加大产量的生活垃圾。 (6)边缘土地可重新用作停车场、游乐场、高尔夫球场、航空站等。

11

卫生填埋主要缺点是占地面积较大,厂址选择困难。不是所有的城市近郊都能找到合适的填埋场地,远离城市的填埋场将增加更多的运输费用。而随着环卫标准的提高,卫生填埋法的处理成本也会越来越高。此外,与其他垃圾处理方法比较,其减量化和资源化程度较低。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运转状态的卫生填埋场,为数众多,建设规模不等,可以直接接纳垃圾车辆收运的城市生活垃圾,也可以消除焚烧残渣,堆肥残料和处置污泥。我国有许多城市建设了巍峨航填埋场,如上海、杭州、福州、南昌、深圳、广州、北京、等。不过,也有许多城市依然采用对方法处置垃圾。目前卫生填埋场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渗滤睡的低成本高效率处理问题。

2.3焚烧技术

生活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历史相对较短,大致经历了萌芽阶段、发展阶段和成熟阶段。

萌芽阶段是从19世纪80年代开始到20世纪初期。英国诺丁汉和美国纽约先后采用焚烧方法处理生活垃圾。德国汉堡和法国巴黎也先后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生活垃圾焚烧厂。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经济发展非常快,城市居民的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垃圾中的可燃物和易燃物迅速上升,促进了垃圾焚烧技术的应用。特别是在20世纪60年代的电子工业

变革后,许多先进技术在垃圾焚烧炉上得到了应用,使垃圾焚烧炉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从20世纪7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的20多年间,是垃圾焚烧技术发展最快的时期、几乎所有的发达国家、中等发达国家都建有不同规模、不同数量的垃圾焚烧厂,发展中国家已建有或正在筹建垃圾焚烧厂的也不在少数,垃圾焚烧技术的发展方兴未艾。垃圾焚烧法是一种比较有效的垃圾处理方法。它的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效果都比较理想。垃圾焚烧技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现在已经比较成熟,机械炉排焚烧炉的类型已经基本定型。制约垃圾焚烧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二次污染防治技术特别是废气处理技术的成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减容、减量及无害化都很高,焚烧过程产生的热量用来发电可以实现垃圾的能源化,是一种较好的垃圾处理方法。但对焚烧条件控制不当会存在烟气污染且设备投资巨大。国外目前通过改进焚烧系统工艺及强化尾气处理等手段已经较好地解决了尾气污染问题,但投资也相应增加。如果引进国外技术进行垃圾焚烧发电,每处理100吨/日垃圾的建设成本接近国外先进经验,开发自己的垃圾焚烧发电系统,投资仅为完全引进的五分之一左右,比较适合国情。但即便如此,单纯依靠垃圾焚烧,投资也还是相当巨大的。以广州市为例,目前日产垃圾4800吨,如果采用基本国产焚烧发电技术和设备,其投资依然高达近10亿元人民币,而且

12

垃圾产量正逐年以8%左右的速度增长,意味着每年新增垃圾焚烧发电建设费用8000万元,如果再加上从收集、清运到焚烧发电装置的运行费用,地方财政势必会不堪重负。

另一方面,垃圾焚烧发电的经济性也值得进一步探讨。同常规燃煤发电相比,垃圾焚烧电厂的发电装机容量都很小,而且由于腐蚀问题,目前垃圾焚烧发电的效率一般不超过15%,远低于燃煤发电的水平。如果垃圾热值为5000kj/kg,按15%的发电效率计算,每100吨/日垃圾处理量配套的装机容量不超过1000kw,1000吨/日处理量的垃圾电厂实际发电量不超过9000kw,与燃煤电厂相比这个规模实在是太小了,势必会导致运行成本的大幅提高,电价无法同火电竞争,如果不依靠政府的财政补贴,垃圾电厂将不能维持运行,当然也就谈不上产生多少经济效益了。

为降低建设成本,广东省内许多地方已相继建设了一些小型的垃圾焚烧装置。如东莞市厚街镇目前已投资2000万元,建成了400吨/日规模的固体废物焚烧装置。其共同的特点是单台炉的处理能力较小,一般在50吨/日左右,而且无能量回收装置,处理成本(不含收集、运输费用)通常在50元/吨左右,有的甚至超过100元/吨。这些装置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当地的垃圾问题,但长远来看,由于其垃圾炉的结构设计不合理(基本都是由卧式燃煤锅炉简单改造而成),没有充分考虑垃圾与煤在性质上的巨大差异,因此尾气排放中必然含有大量的污染物。另外,直接照搬燃煤锅炉的炉排,导致维护工作量巨大,年运转负荷率较低。国内外垃圾焚烧技术主要有三大类:层状燃烧技术、流化床燃烧技术和旋转燃烧技术。 (1)层状燃烧技术

层状燃烧技术发展较为成熟,一些国家都采用这种燃烧技术。为使垃圾燃烧过程稳定,层状燃烧关键是炉排。垃圾在炉排上通过三个区:预热干燥区、主燃区和燃烬区。垃圾在炉排上着火,热量不仅来自上方的辐射和烟气的对流,还来自垃圾层内部。在炉排上已着火的垃圾在炉排的特殊作用下,使垃圾层强烈地翻动和搅动,不断地推动下落,引起垃圾底部也开始着火,连续的翻转和搅动,使垃圾层松动,透气性加强,有助于垃圾的着火和燃烧。 (2)流化床燃烧技术

流化床燃烧技术已发展成熟,由于其热强度高,更适宜燃烧发热值低、含水分高的燃料。同时,由于其炉内蓄热量大,在燃烧垃圾时基本上可以不用助燃。垃圾进行一系列筛选及粉碎等处理后送入流化床内燃烧,床层物料为石英砂,布风板通常设计成倒锥体结构,风帽为L型。床内燃烧温度控制在800-900℃。一次风经由风帽通过布风板送入流化层,二次风由流化层上部送入。采用燃油预热

13

料层,当料层温度达到600℃左右时投入垃圾焚烧。该炉启动、燃烧过程特性与普通流化床锅炉相似。 (3)旋转燃烧技术

旋转焚烧炉燃烧设备主要是一个缓慢旋转的回转窑,其内壁可采用耐火砖砌筑,也可采用管式水冷壁,用以保护滚筒,回转窑直径为4-6m,长度10-20m,根据焚烧的垃圾量确定,倾斜放置。每台垃圾处理量目前可达到300t/d(直径4m,长14m)。回转窑过去主要用于处理有毒有害的医院垃圾和化工废料。它是通过炉本体滚筒缓慢转动,利用内壁耐高温抄板将垃圾由筒体下部在筒体滚动时带到筒体上部,然后靠垃圾自重落下。由于垃圾在筒内翻滚,可与空气得到充分接触,进行较完全的燃烧。垃圾由滚筒一端送入,热烟气对其进行干燥,在达到着火温度后燃烧,随着筒体滚动,垃圾得到翻滚并下滑,一直到筒体出口排出灰渣。 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的内容和进行方式如图2-1.

图2-1 固体废弃物焚烧过程示意图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