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题解1讲解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二 文章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期末复习题解1讲解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cbaa6881eb6294dd88d0d233d4b14e84243ec4

矿产勘查理论与方法课程复习题

第一章

1、 矿产勘查、普查、勘探的概念?

矿产勘查:是指矿床普查与勘探的总称。

矿产普查:是在一定地区范围内以不同的精度要求进行找矿的工作。 矿床勘探: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被认为具有进一步工作价值的对象通过应用各种勘探技术手段和加密各种勘探工程的进一步揭露,对矿床、矿体地质特征及开采的技术经济条件作出评价,从而为矿山开采设计提供依据的工作

2、矿产勘查的发展趋势(书上六个方面、讲课8个方面)?

1). 找矿难度日益增大,隐伏矿已成为主要的找矿对象

2). 为了满足对矿产资源的需求,不断开拓新类型矿床的找寻工作.如斑岩型矿床、蚀变岩型和卡林型金矿、天然水合物等矿产的利用。

3). 为了有效的指导勘查实践,不断加强勘查理论研究。4). 为适应理论找矿阶段的新要求,加强了对矿床模型和勘查模型的研究与应用

5). 为提高勘查工作效益,日益重视经济和环境效应分析 6). 日益重视新技术、新方法的研制及应用 7). 勘查成果日益商品化

8). 对勘查人才素质的要求不断提高

第二章

3、简述矿产勘查的五大理论基础

(1)地质基础 (2)数学基础 (3)经济基础 (4)技术基础 (5)预测基础

4、试述矿产勘查过程的最优化准则(五个)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2)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3)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4)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5)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1)最优地质效果与经济效果的统一 —— 一切矿产勘查工作应遵循的最基本准则 矿产勘查工作必须以获取最佳地质效果为目的,但同时又必须以达到最好的经济效果为前提。

在矿产勘查不同阶段,这两者统一有不同的内容。普查阶段应以采用合理、有效的综合方法尽快找到潜在矿床并作出远景评价为目的。在勘探阶段则以查明矿床的工业价值为目的。

矿产勘查的经济合理性应从整个勘查过程来加以考察。纯属矿山开拓、采准或开采时要解决的地质问题不宜要求在地质勘探阶段加以解决;矿床勘探工作也不能忽视未来矿山开采设计的基本需要而单纯地追求地质勘探部门的经济效果。

(2) 最高精度要求与最大可靠程度的统一 —— 指导矿产勘查工作精度评价的准则 地质事件是随机事件,其观测结果具有不确定性。

平均值估计的区间大小可以理解为允许误差范围,这就是计算的平均值的精度。而真实的平均值落入此区间的概率,即为对应于该精度的可靠程度。

若想既要有较高的精度,同时还有较高的可靠程度,只有增加观测次数N。观测次数N一定时,应努力将精度与可靠程度加以统一。

(3) 模型类比与因地制宜的统一 —— 利用所获得的资料的准则

模型类比法,是将在研究程度较高的已知矿区所总结的规律和积累的经验来指导未知地区工作的方法。

由于成矿作用的随机性,没有两个矿床是完全相同的。因此,除了模型类比,还得因地制宜。因为:随着新的实际资料的获得,要不断修正已有的模型;模型区与未知区之间存在“小异”,因而要求因地制宜。

(4) 随机抽样与重点观测的统一 —— 指导抽样观测的准则

“抽样”不是单指采取样品的工作,而是泛指各种观测。为保证对地质客体观测的正确性,要切忌主观任意性,避免人为选择性。这就要求抽样的随机性,为了保证抽样的随机性,在地质勘查工作中,按照一定的间距均匀地布置观测线、观测点、取样点。在如下情况下,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具有不同变化程度的地段或方向上,需要有不同的观测密度;整个矿床或调查区的不同地段,由于所处的勘查阶段不同,观测密度也不同;

在地质勘查中,为了针对性地研究某一问题,而在关键性地段重点观测。 因此,要努力做到抽样观测的随机性和针对性的统一。

(5) 全面勘查与循序渐进的统一 —— 地质勘查全过程的最优化准则 全面勘查的含义:查明矿床所占据的整个空间;

对矿床地质条件、矿体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矿床开采技术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

循序渐进的含义:在矿产勘查的不同阶段,全面勘查的内容应与工作阶段相适应;巨大的矿床需分阶段或分片地做到全面圈定,延深很大的矿床也应分段地圈定不同深度的矿体。

第三章 勘查阶段与勘查系统

5 我国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阶段划分:

我国目前的矿产勘查工作为4个阶段(GB/T 13908-2002),分别是 : (1) 预查

预查 是通过对工作区内资料的综合研究、类比及初步野外观测、极少量的工程验证,初步了解预查区内矿产资源远景,提出可供普查的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并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参考资料。 (2) 普查

普查 是通过对矿化潜力较大地区开展地质、物探、化探工作和(有限的)取样工程,以及

可行性评价的概略研究,对已知矿化区作出初步评价,对有详查价值地段圈出详查区范围,为发展地区经济提供基础资料。 (3) 详查

详查 是对详查区采用各种勘查方法和手段,进行系统的工作和取样,并通过预可行性研究,作出是否具有工业价值的评价,圈出勘查区范围,为勘探提供依据,并为制定矿山总体规划、项目建议书提供资料。

(4) 勘探

勘探 是在发现矿床之后,对已知具有工业价值的矿区或经详查圈出的勘探区,通过应用各种勘查手段和有效方法,加密各种采样工程以及可行性研究,为矿山建设在确定矿山生产规模、产品方案、开采方式、开拓方案、矿石加工选冶工艺、矿山总体布置、矿山建设设计等方面提供依据。

6、勘探阶段的划分?

(1)勘探阶段的划分 地质勘探 (初步勘探) (详细勘探) 开发勘探 基建勘探 生产勘探 补充勘探

7 矿床勘探周期及其影响因素?

(1)矿床勘探周期是指完成一个矿床的阶段勘探任务所经历的时间。 地质勘探周期具体包括编制勘探计划与设计、按设计组织施工与管理、根据所收集整理的资料与信息编写勘探报告,并通过审批验收的整个过程所消耗的时间。

开发勘探周期大体与矿山生产建设的服务年限或矿山生命周期相当。 (2)影响勘探周期的因素 与国家矿业管理体制有关 对矿床勘探程度的要求 矿床地质特征的复杂性

勘探技术手段与设备的先进性、便捷程度和有效性 勘探矿区经济地理环境与交通运输条件等 有关勘探人员的业务素质 勘探报告能否顺利验收

总之,地质勘探周期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可能的缩短。 矿山基建勘探与生产勘探周期视矿山基建生产的需要而定。

8、矿床勘探的基本研究内容(7个方面)?

(1)研究矿床(区)地质特征和矿山建设范围内矿体分布情况 (2)勘探并研究矿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 (3)研究矿石的物质成分和选冶性能 (4)综合勘探和综合评价 (5)研究矿床开采技术条件 (6)研究矿区水文地质条件

(7)研究矿区环境地质条件

9、矿床勘探工作的一般程序(4个方面)?

(一)勘探基地的确定

(二)勘探计划与设计的编制 (三)勘探施工与管理 (四)勘探报告的编写

10、可行性评价的概念及其阶段划分?

(1)可行性评价或称可行性研究,是一种分析、评价各种建设方案和生产经营决策的科学方法。它通过对欲上项目建成后或实施后可能取得的技术经济效果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怎样进行建设的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避免和减少决策的失误,可行性论证目前已成为各种建设、经济活动前期的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内容。

可行性论证的意义首先在于保证矿产勘查工作和后续的矿产开发的经济效益。 (2)可行性论证阶段划分

矿产勘查可行性评价据其目的、任务及其与地勘工作阶段的对应性分为概略研究(普查阶段)、预可行性研究(详查阶段)和可行性研究(勘探阶段)。

第四章 成矿预测与矿产普查

11、成矿预测的概念?

成矿预测是在科学预测理论的指导下,通过剖析成矿地质条件、深入研究矿化信息(找矿标志)、总结成矿规律,进而圈定不同级别的预测区或三维空间内的找矿靶区的一项综合性工作。

成矿预测是对发生在过去的成矿事件的未知成矿特征进行的估计或推断。

12、成矿预测工作的一般程序?

1)明确预测要求;

2)全面收集地质资料;

3)研究成矿规律和建立矿床成矿模式; 4)编制预测图; 5)重点工程验证; 6)编写报告

13、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3个)?

(1)相似—类比理论 (2)求异理论

(3)定量组合控矿理论

14、成矿预测的准则(5个)?

(1)最小风险最大含矿率准则 (2)优化评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