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教师文档: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 糖类、脂质和核酸 Word版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高三生物苏教版一轮教师文档:必修1 第1单元 第2讲 细胞中的生物大分子 - 糖类、脂质和核酸 Word版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cf37b69c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af

4.鉴定还原糖时使用的斐林试剂为何要现配现用?

【提示】 因为斐林试剂很不稳定,容易产生蓝色的Cu(OH)2沉淀,所以应将甲液和乙液分别配制,使用时现混现用。

5.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成分相同,但在使用时,斐林试剂甲液与乙液必须混合使用,而双缩脲试剂则先滴加A液,再滴加B液,请分析原因。

【提示】 两个实验的反应原理不同,所以使用方法不同。(1)检测还原糖:反应原理是Cu(OH)2与还原糖反应生成砖红色的Cu2O沉淀,所以先将甲液和乙液混合生成Cu(OH)2后再与还原糖反应。

(2)检测蛋白质:反应原理是肽键在碱性环境中与Cu2+反应产生紫色络合物,所以先滴加A液的目的是制造碱性环境。

1.斐林试剂与双缩脲试剂的使用比较 比较项目 使用方法 反应条件 鉴定物质 颜色 浓度 斐林试剂 甲液和乙液混合均匀后方可使用,且现配现用 需水浴加热 还原糖 砖红色 乙液CuSO4溶液浓度为0.05 g/mL 双缩脲试剂 使用时先加A液再加B液 不需加热即可反应 蛋白质 紫色 B液CuSO4溶液浓度为0.01 g/mL 2.三类有机物检测在操作步骤上的“三个唯一” (1)唯一需要加热——还原糖检测,且必须隔水加热,不能用酒精灯直接加热。若不加热,则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2)唯一需要显微镜——脂肪检测。

(3)唯一使用酒精——脂肪的鉴定,实验用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

1.易忽略斐林试剂本身的颜色

非还原糖(如蔗糖)+斐林试剂水浴加热后的现象不是无色而是浅蓝色[Cu(OH)2的颜色]。

2.易混淆双缩脲试剂和斐林试剂的作用

混合后加入——斐林试剂,且现配现用;分别加入——双缩脲试剂(先加A液,后加B液,且B液不能过量)。

3.易写错“斐”和“脲”字

“斐林试剂”中的“斐”不可错写成“非”,双缩脲试剂中“脲”不可错写成“尿”。

4.误认为脂肪的鉴定必须使用显微镜

若要观察被染色的脂肪颗粒,则使用显微镜,但若要通过溶液颜色变化,则不必使用显微镜。

视角 考查物质的检测与鉴定的方法及原理

1.下图为鉴定蛋白质的流程图,其中甲、乙、丙、丁的含义分别是( )

A.黄豆浆、双缩脲、2 mL、3~4滴 B.核桃种子研磨液、双缩脲、3~4滴、2 mL C.黄豆浆、双缩脲、3~4滴、2 mL

D.核桃种子研磨液、斐林试剂、2 mL、3~4滴

A [鉴定蛋白质既可以用蛋清稀释液,也可以用黄豆浆滤液;鉴定蛋白质所用的试剂是双缩脲试剂,先加NaOH溶液2 mL,再加CuSO4溶液3~4滴,故

答案选A。]

2.将小麦种子分别置于20 ℃和30 ℃培养箱中培养4天,依次取等量的萌发种子分别制成提取液Ⅰ和提取液Ⅱ。取3支试管甲、乙、丙,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然后按下图加入等量的提取液和蒸馏水,水浴保温5分钟,立即在3支试管中加入等量斐林试剂摇匀并水浴加热,观察试管中颜色。结果是( )

A.甲呈蓝色,乙呈砖红色,丙呈无色 B.甲呈无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C.甲、乙皆呈蓝色,丙呈砖红色

D.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

D [本题考查可溶性还原糖的鉴定,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及实验分析能力,难度中等。萌发的小麦种子可产生淀粉酶,能将淀粉分解成可溶性还原糖。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产生淀粉酶的量不同,30 ℃时淀粉酶产生量大于20 ℃时,因此提取液Ⅱ中淀粉酶的量大于提取液Ⅰ,故乙试管中产生的还原糖多于甲试管,丙试管中无还原糖,因此用斐林试剂鉴定,甲呈浅砖红色,乙呈砖红色,丙呈蓝色(即Cu(OH)2的颜色)。]

考点四(实验)|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

1.实验原理

(1)甲基绿和吡罗红对DNA和RNA的亲和力不同

呈现

甲基绿+DNA――→绿色用甲基绿、吡罗红混

――――――――――→显示DNA和RNA在细

呈现

合染色剂将细胞染色

吡罗红+RNA――→红色

??

???

胞中的分布

(2)盐酸: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加速染色剂进入细胞;使染色质中的DNA与蛋白质分离―→有利于DNA与染色剂结合。

2.实验流程

1.本实验为什么选择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或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作实验材料?可否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的外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作实验材料?

【提示】 口腔上皮细胞、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为无色,不影响染色后的观察,不能用紫色洋葱表皮细胞或叶肉细胞,以防止颜色的干扰。

2.该实验中生理盐水的作用是什么? 【提示】 保持口腔上皮细胞正常的形态。

3.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的实验中,用缓水流冲洗载玻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