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SP课程设计:AD+SCI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DSP课程设计:AD+SCI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cd5911d2e60ddccda38376baf1ffc4ffe47e292

深圳大学考试答题纸

(以论文、报告等形式考核专用) 二○一四~二○一五学年度第 1 学期 课程

编号

名称

/DSP技术实践

专业

学号

姓名

年级

教师

课程

单片机/ARM

主讲

教师评语: 题

基于DSP2812的课程设计

目:

一、实验要求

由外接的信号发生器产生一正弦信号(电压范围:0~3V),通过DSP的AD功能对此正弦信号进行采集,通过DSP的SCI功能与PC机之间进行通信,把所采集的AD信号发送至PC机端,在超级终端上进行实时显示。

二、实验原理 2.1 ADC概述

ADC,即模/数转换器,将模拟量转换成数字量,提供给控制器使用。TMS320F2812片上有一个12位分辨率、具有流水线结构的模/数转换器,其机构框图如图1所示。其前端为2个8选1多路切换器和2路同时采样/保持器,构成16个模拟输入通道,模拟通道的切换由硬件自动控制,并将各模拟通道的转换结果顺序存入16个结果寄存器中。

图1 ADC机构框图

2.2 ADC模块特点

(1)带2个8选1多路切换器和双采样/保持器的12位的ADC,共有16个模拟输入通道;

(2)模拟量输入范围:0.0V-3.0V;

(3)转换率:在25MHZ的ADC时钟下为80ns; (4)转换结果存储在16个结果存储器中;

(5)转换结果=4095*(输入的模拟信号-ADCLO)/3; (6)多种A/D触发方式:软件启动、EVA和EVB;

(7)灵活中断方式:可以在每次转换结束或每隔一次转换结束触发中断; 3.ADC转换步骤 (1)初始化DSP系统; (2)设置PIE中断矢量表; (3)初始化ADC模块;

(4)将ADC中断的入口地址装入PIE中断矢量表中,开中断; (5)软件启动ADC转换; (6)等待ADC中断;

(7)在ADC中断中读取ADC转换结果,软件启动下一次ADC中断。

三、实验实现 3.1硬件方案设计

本实验以TMS320F2812为核心控制部件,利用软件编程,通过ADC模块对试验箱上的信号发生器发出的正弦信号进行采集,由于试验箱上的信号发生器只能调节到2V,所以此次实验只针对2V的正弦信号,再通过串口线与PC机连接,将采集转换的数字信号传送到PC机端的串口助手,并还原成采集时的电压值。硬件框架图如图2所示。本次ADC采用SEED-DEC2812的AD接口的ADCINA6通道。

图2 硬件框架图

3.2软件设计

程序主体沿用AD采样例程,用定时器产生中断,在中断程序中对电压信号进行AD转换并将转换值通过串口发送到电脑,在电脑上用串口助手对采样值进行实时显示。

主要工作:是在AD程序的基础上初始化串口、修改中断程序及更改采样率、波特率参数 。程序要解决问题:

1、 采样值的转换

2、 采样率及波特率的设置

串口初始化程序可以直接使用SCI例程中的初始化程序,下面只介绍中断程序设计及采样率、波特率参数设置 中断程序设计

在中断程序中对电压信号进行采集,然后将采集到的12位有效值转换成实际电压值,取电压值的三位有效数字以字符形式用串口发送,这里要注意的是AD采集的12位有效数字在寄存器中是靠左放置的,需要右移四位后才能对其转换。

图3 中断程序图

SCI波特率设置

SCI波特率的大小决定串口能每秒传送的数据多少,若太小则会限制采样率,本实验选择串口助手的最大波特率115200b/s,则:

1、每秒理论上能传送的字节数:115200/10=11520B 2、波特值BRR由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