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002642ad45b307e87101f69e3143323968f59d

一年级数学连加连减教学反思

王俊凤

《连加、连减》这一课出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一册72页.这一知识点经常用来解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将它放在学习10以内两个数相加减的后面;一方面是对加减法含义的一个拓展;另一方面也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数学教育应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我精心备课;采用书上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主题式”教学情境;让课堂教学成为整体学生的课堂.在教学过程中;主要体现了以下教学特点 : 1、动态感知;静态领会

为了让学生通过体验事情的发生过程;来明白算式的含义;我把书上的两个例题以故事的形式讲给学生;并以课件在电脑大屏幕上呈现出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例题一目了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画面的意思;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将连加连减这两个知识点联系起来;列出算式.这一点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一目了然很自然的就列出连加、连减的算式. 2、重视算法;突破难点

连加、连减难在计算过程中它们都需要分两步进行口算才能算出结果;特别是第二步计算要用第一步算出的得数作加数或被减数.这一环节我主要采用学生自主探索;大胆尝试的教学方法;

1 / 2

放手让学生建构连加、连减的计算顺序.提问“这个式子应该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并提问:“要计算这道题;你得把哪个数记到心里?你是怎么记的?”强调在先计算的两个数下面划一横线;并把得数记录在横线下面;这一点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为以后的自主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3、开放应用;凸现价值.

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去;是学习数学的最终目的.本课练习环节;我采用的书上的习题;并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展现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学生能各抒己见;争先恐后抢着举手发言;气氛非常活跃.真正做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解决实际问题. 4、遵循规律;寓教于乐

一年级学生注意力易分散;要将学生的注意力牢牢吸引在课堂40分钟是需要很大技巧的.不管是在新知环节;还是练习环节都要符合一年级孩子心理特征与认知特征的问题.这一点我没有设计好;本节课我只知道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却忽视了他们动手能力;所以没有完全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我只采用同桌合作的学习方式;发挥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先摆小棒后说算式;猴子摘桃家的游戏本来是巩固连加、连减;深化新知识掌握情况的;但是学生没能全体参与进来;所能本节课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