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三 文章经济生活中的计算题以历年高考试题为例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1ffbc803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56

A.升值35000元 B.升值30000元 C.贬值25000元 D.贬值20000

【简析】B。股票价格与同期银行利率成反比,利率下降,股票价格升值。当银行利率为%时,他的股票价格为1000×(100×3%)/%=120000元;当银行利率为2%时,他的股票价格为1000×(100×3%)/2%=150000元,所以升值额为30000元。 六、关于分配方式计算

我国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

例16(2010年高考安徽卷)李某是一国有企业工程师,去年工资收入是36000元,奖金8000元,个人专利转让收入5000元;其妻开一家个体杂货店,年收入15000元;家里有房出租,年收入6000元。去年,李某一家按劳分配收入和按生产要素分配收入分别是 元 26000元 元 19000元 元 21000元 元 11000元

【简析】D。家庭收入中,李某作为国企员工,其工资和奖金收入属于按劳分配,其专利转让收入则属于按生产要素分配;其妻开的杂货店收入属于按个体劳动结果分配;其房屋出租收入属于按生产因素分配。

例17某员工在外资企业工作,年薪5万元;利用业余时间在民营企业兼职,年薪2万元;购卖股票,年终分得红利1万元;出租住房,年收入2万元。该员工一年的劳动收入为

A.10万元 B.9万元 C.8万元 D.7万元

【简析】D。劳动收入即通过劳动取得的收入。材料中只有年薪才是劳动收入,即5+2=7万元。红利收入和出租房屋的收入都是非劳动收入。

七、关于税收的计算

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依法取得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是调节经济的重要杠杆,税额与应税对象数额和税率成正比。

例18.假定小张和老赵某月的工薪收入分别为3400元、9000元,结合图表,判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

级数 1 2 3 分 全月应纳税所得额 不超过1,500元 超过1,500元至4,500元的部超过4,500元至9,000元的部分 税率(%) 3 10 20 4 5 6 7 超过9,000元至35,000元的部分 超过35,000元至55,000元的部 超过55,000元至80,000元的部分 超过80,000元的部分 25 30 个人所得税税率表(工资、薪金所得适用)

35 45 A.个人工薪收入所得税具有

累进性质 B.征收个人所得税有利于促进社会公平C.小张该月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D.老赵该月应缴纳510元的个人所得税

【简析】D。个人收入所得税是指国家对个人所得额征收的一种税。它是在将个人的工资、薪金的缴纳是月收入扣除3500后的余额。它实行累进税率制,纳税人应交的纳税额为应税部分与相应税率之积,用公式表示即:纳税额=(月工资-起征点)×税率。小张月工薪收入没有超过3500元,不缴个税。老赵应纳税所得额为9000-3500=5500元,分三级,一级为1500元、二级为3000元、三级为1000元,分段计算,应纳税款为1500×3%+3000×10%+1000×20%=545元,D错。

例19某服装厂从纺织厂购进一批布料,其付出的款项包括:布料的销售价850元,增值税金元(850元乘17%的税率)。服装厂将这批布料加工成服装出售给商店,其销售价为1500元。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

A.元 B.255元 C.元 D.

【简析】A。增值税是将纳税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的增值额作为征税对象的一种税种。增值税是价外税,不包含在商品价格内。一般计税方法是:本企业商品销售额乘以税率,减去上一经营环节已纳税金。服装厂应缴的增值税金是1500元×17%-元=元。

例20(2009年高考全国文综I)某餐馆适用的营业税税率为5%.小明和爸爸去该餐馆吃饭共消费200元,在结账索要发票时被告知,如果不要发票,可以获得一瓶价值4元的饮料,小明和爸爸表示接受,上述做法

①使餐馆少缴纳6元税款 ②使餐馆多获得6元收益 ③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④不利于刺激消费需求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简析】B。该餐馆应纳税额是:200×5%=10元,不开发票,就意味着餐馆偷税10元。如减4元的饮料成本,应是餐馆在偷税的基础上多获得6元的收益,但餐馆偷税额仍是10元,这是不变的。消费不开具发票,不利于保护消费者的权益。 八、关于利率的计算

存款利息是银行使用储户存款而支付的报酬,是存款本金的增值部分。存款利息的多

少取决于三个因素:本金、存期和利息水平。存款利息的计算公式为:存款利息=本金×利息率×存款期限。

例21(2012年高考福建卷)假设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基准价为 ,美元存款年利率为 3%,人民币一年期储蓄利率为% ,一年期国债利率为%。不考虑其他因素,分别用10000元人民币进行一年的投资,其收益对比正确的是

A.人民币储蓄存款大于购买国债 B.购买国债大于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 C.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等于购买国债 D.兑换美元后用美元存款小于人民币储蓄存款

【简析】B。10000元人民币存款1年获得的收益是10000×%=250元,购买一年期国债获得的收益是10000×%=370元,兑换成美元,存款一年获得的收益是(10000÷630)×3%×630=300元。

例22(2010高考浙江卷)如果甲国年利率为1%,乙国年利率为3%,乙国货币对甲国货币呈贬值趋势,预期一年后贬值2%,那么,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

A.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B.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乙国 C.甲乙两国资金呈现等量流动 D.甲乙两国之间结束资金流动

【简析】A。假如投100单位,一年后在甲国获得的本息为101;假如在乙国投资本息为103,贬值2%意味着现在100单位相当于以前98单位,则本息为100×(1-2%)=,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从投资的角度看,更多的资金将会流向甲国。

例23(2009年高考上海卷)农民工小张返乡创业获得当地银行40万元贷款支持,贷款期限2年,贷款年利率5%。如果按复利计算,贷款期满时小张须支付的贷款利息为

A.2万元 B.4万元 C.万元 D.万元

【简析】C。贷款的复利计算就是利滚利,把上期末的利息并入本金,利息又生利息。第一年利息是40万×=2万,第二年利息是(40+2)万×=万,二者相加是万 。 例24(2009年高考广东卷)某年上半年定期存款利率是%(整存整取),同期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了%。小张年初存入了1万元半年定期存款,到期时

A.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上升 B.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下降。 C.小张的货币购买能力没有变化 变化对小张没有任何影响 【简析】B。CPI的上涨幅度大于存款息率水平,购买能力下降,选B。

例25 (2007年高考北京卷)金融体系的改革使居民的理财方式日益多样。小华有人民币7700元,如果目前汇率是1美元=元人民币,人民币一年期存款利率是3%,美元是4%,预计一

年后人民币升值1美元=元人民币,小华可行的最佳理财方案是

A.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8142元 B.用人民币存款,一年后可得7931元 C.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57美元 D.用美元存款,一年后可得1040美元 【简析】B。第一步,先分别计算出按照美元和人民币存款的利息收入。根据利息计算公式,依据题意,存入人民币,利息=本金7700×年利率3% =231元(税前利息);存入美元,利息=本金1000×年利率4%=40美元(税前利息)。第二步,按照1年后的汇率计算以上两种方式的本息收入。存入美元,折合人民币:(1000+40)×=7800元人民币,存入人民币,本息为7700+231=7931。显然,存入人民币合算。 九、关于汇率变化的计算题

汇率又称汇价,是两种货币之间的兑换比率。如果用100单位外币可以兑换更多的人民币,说明外币的汇率升高;反之,则说明外币的汇率跌落。

例26(2005年高考全国卷)小张曾在网上看中了标价为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那时的汇率为1欧元=10元人民币。—个月后,欧元升值了5%。此时,用人民币购买这件饰品,小张要比一个月前

A.多支付人民币元 B.少支付人民币元 C.少支付人民币元 D.多支付人民币元

【简析】D。欧元升值了5%,意味着1欧元可以换比原来多5%的人民币,即1欧元多换元人民币。因此5欧元的一件小饰品此时要比一个月前多花×5=元人民币。要搞清外汇汇率的升高与跌落,以及与外币升值、贬值的关系。

例27(2009高考海南卷)假设2007年1单位M国货币/1单位N国货币为1:。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率10%,其余条件不变,从购置力角度来看,则两国间的汇率为

A.1: B.1:5 C.1: D.1:

【简析】B。2008年M国的通货膨胀为10%,据此可以判断出,2008年M国货币贬值,单位货币相称于2007年的1单位货币,货币的实际购买力是下降了,据此,M国和N国的汇率变化可以用下式计算得出: :=1:5,故B项正确。

例28(2009年高考四川卷)小张按1美元兑换8元人民币的汇率换得1000美元,两年后美元兑换人民币的汇率下跌了20%。小张又将1000美元换回人民币。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小张

A.损失了人民币1600元 B.减少了人民币损失1600元 C.损失了美元160元 D.减少了美元损失16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