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频器谐波危害分析及解决措施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变频器谐波危害分析及解决措施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2893c24028915f804dc217

变频器谐波危害分析及解决措施

摘要: 本文从谐波的概念入手,结合变频器的内部结构的相关知识,分析变频器谐波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抑制谐波的常用方法.

关键词:变频器 谐波 危害 抑制

前言:在工业调速传动领域中,与传统的机械调速相比,用变频器调速有诸多优点,顾其应用非常广泛,但由于变频器逆变电路的开关特性,对其供电电源形成了一个典型的非线性负载,变频器在现场通常与其它设备同时运行,例如计算机和传感器,这些设备常常安装得很近,这样可能会造成相互影响。因此,以变频器为代表的电力电子装置是公用电网中最主要的谐波源之一,其对电力系统中电能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一、 变频器原理及其谐波的产生

变频器是工业调速领域中应用较广泛的设备之一,目前已在企业大量使用。变频器一般采用是交-直-交结构(如图一所示),它是把工频(50HZ)变换成各种频率的交流电源,以实现电机的变速运行的设备。其中控制电路完成对主电路的控制,变频调速装置用于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调速,调速范围广、节能显著、稳定可靠。

(图一)一般通用变频器为交-直-交结构 众所周知,电机的转速和电源的频率是线性关系。

变频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将50Hz的工频电通过整流和逆变转换为频率可调方向的交流电源。变频器输入部分为整流电路,输出部分为逆变电路,这些都是由非线性原件组成的,在开断过程中,其输入端和输出端都会产生高次谐波。另外变频器输入端的谐波还会通过输入电源线对公用电网产生影响。

从结构上来看,变频器有交-直-交变频器和交-交变频器之分。目前应用较多的还是交-直-交变频器。变频器主电路为交-直-交,外部输入380V/50HZ工频电源,经三相桥式不可控整流成直流电压,经滤波电容滤波及大功率晶体管开关元件逆变为频率可调的交流信号。 在电力电子装置大量应用以后,电力电子装置成为最主要的谐波源。

变频器输入侧产生谐波机理:对于变频器而言,只要是电源侧有整流回路的,都将产生因非线性引起的谐波。以三相桥整流电路为例,交流电网电压为一正弦波,交流输入电流波形为方波,对于这个波形,

按傅氏级数可分解为基波和各次谐波,通常含有6m±1(m=1,2,…)次谐波,其中高次谐波干扰电网。单个基波与几个高次谐波组合一起被称为畸波(如图二)。

(图二) 基波与高次谐波 畸波

(图三) PWM控制的基本原理示意图

在采样控制中有一个重要结论:冲量相等而形状不同窄脉冲加在具有惯性环节上时,其效果基本相同。冲量即指窄脉冲的面积。此结论是PWM控制的重要理论基础。把图三a的正弦半波分成N个彼此相连的脉冲所组成的波形。这些脉宽相等,都等于

,但幅值不等,

且脉冲顶部不是水平直线,而是曲线,各脉冲的幅值按正弦规律变化。如果把上述脉冲序列用同样数量的等幅而不等宽的矩形脉冲序列代替,使矩形脉冲的中点和相应正弦等分的中点重合,且使矩形脉冲和相应正弦部分面积(冲量)相等,就得到了图三b所示脉冲序列,这

就是PWM波形。对于正弦波负半周用同样办法也可以得到PWM波形。像这种把正弦波等效的PWM波形也称为SPWM波形。 变频器输出侧产生谐波机理:在逆变输出回路中,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均有谐波。由于变频器是通过CPU产生6组脉宽可调的SPWM波控制三相的6组功率元件导通/关断,从而形成电压、频率可调的三相输出电压。其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是由SPWM波和三角载波的交点产生的,不是标准的正弦波,如电压型变频器,其输出电压波形为方形波,用傅氏级数分解电压方波和电流正弦锯齿波可分析出包含较强的高次谐波成分,高次谐波对设备产生很强的干扰,甚至造成设备不能使用,周围仪器信号失真。谐波产生的根本原因是由于非线性负载所致。当电流流经负载时,与所加的电压不呈线性关系,就形成非正弦电流,从而产生谐波。 二、 谐波的危害

一般来讲,变频器对容量相对较大的电力系统影响不很明显,而对容量小的系统,谐波产生的干扰就不可忽视,谐波电流和谐波电压的出现,对公用电网是一种污染,它使用电设备所处的环境恶化,给周围的通信系统和公用电网以外的设备带来危害。谐波污染对电力系统的危害严重性主要表现在:

(1)谐波对供电线路产生了附加谐波损耗。由于集肤效应和邻近效应,使线路电阻随频率增加而提高,造成电能的浪费;由于中性线正常时流过电流很小,故其导线较细,当大量的三次谐波电流流过中性线时,会使导线过热、绝缘老化、寿命缩短、损坏甚至发生火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