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中考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题 - 图文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山西中考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题 - 图文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568900e45c3b3567ec8b86

山西中考中国古代史过关测试题

一.选择题(30分)

1.隋朝大运河是 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它的南北起止点分别是( )

A.洛阳 、大都 B.余杭、涿郡 C.余杭、洛阳 D.洛阳、涿郡

2.秦始皇、汉武帝在处理下列哪一方面问题时态度截然相反 ( ) A.国家统一 B.中央集权 C.儒家思想 D.外族骚扰 3.山西省在三国和元朝时分别隶属于

A蜀国和中书省 B.魏国和陕西行省 C.吴国和甘肃行省 D.魏国和中书省

4.“商鞅虽死,秦法未败”。商鞅变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在于( ) A.秦孝公的支持 B.商鞅的才能和决心 C.人民的大力拥护 D.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5.某校历史兴趣小组自编了一部历史短剧,其中台词与史实相符的是( ) A.秦始皇:“我首创了有利于维护统一的世袭制,功高盖世。” B.汉武帝:“我兴办太学,实现了文化上的大一统。” C.明成祖:“我废除丞相,感受到大权在握的踏实。” D.康熙帝:“我设置军机处,军政大权完全集中到了我的手中。”

6.抗击外来侵略,维护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事件发生 在清朝前期的是 ①戚继光抗倭 ②郑成功收复台湾 ③雅克萨之战 ④虎门销烟

A.①②③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④

7.从唐诗宋词元曲到明清小说,中国文学艺术逐渐从少数文人士大夫开始向普通大众普及,通俗程度越来越高,表现方式越来越自由。请判断与明清小说有关的场景是

来源~@&:中国教育#*出版网

A B C D

8.假如穿越时光隧道来到唐朝,你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一学者在分析中国商业发展时说:“雄汉盛唐的光景不必去说它了,但即使到了一千多年前文弱的赵宋王朝,中国的经济特别是城市商业,也还是世界上最繁荣的。”下面作品能够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A.《女史箴图》 B.《洛神赋图》 C.《步辇图》 D.《清明上河图》

10.我国经济重心南移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它最终完成于哪一时期( )

A.隋唐 B.南宋 C.元朝 D.明清

[www.zz^s%~t@ep.#c11.下列关于我国历史上的四大发明,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目前世界上已知最早的纸,是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东汉的蔡伦改进了造纸术。

B.隋唐时期发明雕版印刷术,北宋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C.战国时制成了司南;北宋时,制成了指南针,并广泛运用于航海。 D.火药是我国古代炼丹家发明的;唐朝末年,火药开始用于军事上。 12.下列四组朝代中哪一组前后对应朝代的相似点最多。

A. 西汉 、东汉 与 北宋、南宋 B.西周、东周 与 西晋、东晋 C.北宋、南宋与西晋、东晋 D.西汉、东汉与西周、东周 13某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去实地探访古代“丝绸之路”,他们不应该去的省份是( ) A、四川 B、陕西 C、甘肃 D、新疆 14.下列清朝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措施中,搭配正确的是:

A.顺治帝——平定大小和卓叛乱 B.康熙帝——赐予“班禅额尔德尼”封号

C.雍正帝——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D.乾隆帝——组织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

15.下列中国古代历史发展时期,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隋唐时期 ②秦汉时期 ③夏商西周时期 ④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⑤春秋战国时期 ⑥明清时期 ⑦辽宋夏金元时期

A.③②⑤①④⑦⑥ B.③⑤①④②⑦⑥ C.③⑤②④①⑦⑥ D.③⑤②①④⑦⑥

二、简答题 (16分)

16.根据提示要求填写是正确答案(10分)

(1)汉代以来沟通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是________ (2)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的是王羲之的______ (3)世界上现存最大的青铜器是____________

(4)15世纪促进中国和亚非各国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的历史事件是______

(5)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是__________ (6)公元8世纪上半期,我国封建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繁荣时期,史称_________

(7)儒学成为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开始于_______ 朝 (8)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医药学著作是

(9)坐落在甘肃鸣沙山崖壁上的、被称为世界最大艺术宝库之一石窟是 (10)世界上最早使用的纸币是_______ 17.完成下列历史大事表格。(6分)

时间 事件 公元前221年 公元前119年 刘邦建立汉朝 1662年 商鞅变法 清军入关统治全国

三.材料解析题(12分)

18(一)(12分)

材料一 总的看来,科举制在一千三百多年的中国历史上,始终具有选拔人才和控制人才的功能,只不过二者在不同的时期发挥的程度有所不同而已。??唐宋时期科举考试确实为社会选拔了一大批国家的栋梁之才。??随着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控制功能的日益突显,选拔人才的功能相对减弱,最终科举考试也就因此失去了选拔适应社会需要的人才的功用而走向了穷途末路。

——葛剑雄主编《制度文明与中国社会》 材料二 (中国)如今被那些世界魔王英、俄、法、德等强国,看得眼红了,谁都想蚕食鲸吞起来。??不就是害在那班帝王,只顾一时的安稳,不顾万世的祸害,造出“科名”(科举)二字,把全国人民的心都蒙了??凭着人欲杀欲割,一味不疼不痒了。 ——曾朴《孽海花》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科举制在唐宋时期的主要功能。(2分) (2)其中所述的“君主专制统治的加强”,明清时期在政治上突出的表现有哪些?

(2分)

(3)明朝科举制与隋唐相比,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2分) (4)说明清末科举制走向尽头的原因。(2分) (2)概括《孽海花》对科举制的看法。(2分)结合所学谈谈你对其看法的认识。(2分)

19(二)(10分)

材料一:北魏孝文帝“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若有违者,免所居官。”又令鲜卑贵族改姓氏、与汉族通婚等,向“汉胡融合”的目标迈进。 材料二: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640年唐太宗答应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8世纪,唐朝又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遂使唐蕃“和同为一家”。

材料三:元世祖仿效汉法进行改革,促进了满足关系的发展。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经过长期共同生活,已同汉族没有什么差别。唐朝以来,不少定居中国的波斯人、阿拉伯人同汉、蒙、畏兀儿等族长期杂居相处,融合成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材料四:清朝在西藏设置驻藏大臣,还在伊犁、吉林、黑龙江、盛京、乌里雅苏台等地设立将军,大大加强了中央对边疆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管辖。在清朝辽阔的疆域上,生活着汉、满、蒙、回、藏等五十多个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不断加强,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得到进一步巩固。 依据材料,回答问题。

(1)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2)分别写出唐朝和元朝民族融合的一则事例。(2分)

(3)与北魏、唐朝和元朝相比,清朝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什么特点?(2分) (4)材料所述四朝的民族关系得以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5)各民族的融合和民族关系的发展有何意义?(2分)

20..(三)(18分)

材料一:(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二:(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之间连连征战,百姓流离失所,大量逃亡,

掀起了中国古代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人口迁徙浪潮,更多的北方人迁到了南方。 ——人教版《中国历史》

材料三:“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物产丰富),民勤本业,一岁或稔(rěn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材料四:朝廷在故都(东京开封)时,实仰东南财赋,而吴中又为东南根抵,语曰:“苏湖熟,天下足。” -----摘自《陆游集》

材料五: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