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烈推荐)风电一期(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六 文章(强烈推荐)风电一期(项目施工组织设计)最终版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642744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99

o.负责大型机械及垂直运输设备的协调调度。 p.负责《施工日记》的记录工作。

q.按质量文件与合同要求,向业主全面负责实施全过程质量控制和监督工 作。

r.负责对分部、分项工程及最终产品的检验,并参与最终产品的质量评定工 作,独立执行施工过程中的质量监督权。

s.对施工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对不合格产品坚决不予放行,待其进行整改后再行检查验收。

t.负责工地测量网络建立和轴线标高的控制。 u.负责各种质量记录资料的填制、收集、立卷工作。

v.负责整个工程分项分部的质量评定工作及质监站的对口联系。 w.按ISO9002的质量保证体系对工程质量进行监控。

x.组织对未完成产品及产品的保护,组织现场安全工作,做好各种安全检查和评比工作。

y.负责项目的安全生产和施工出场的安全、消防、保卫工作。 z.完善和健全安全管理各种制度,强化安全管理软件资料工作,负责各种安全记录资料的填写,收集和立卷工作。

A1.负责完善本项目各类安全生产制度,消防保卫工作制度,并有针对性地制定安全细则。

A2.监督班组认真执行安全、保卫、消防法规、条例、标准和规定的实施。

A3.负责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定期组织各班组进行安全,文明施工的检查考核。

A4.监督班组开展安全教育工作,做好分部分项工程技术安全交底工作。

9

物资供应部职责

a.按合同要求和施工方案,提供合格的机械设备与材料。

b.强化原材料、半成品的质量管理。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及使用率,杜绝设备带病运行。

c.严格控制无质保文件和不符合技术规范指标的材料设备投入施工,对不合格材料设备一律拒之门外。

d.实施工程现场管理标准化,对材料设备的堆放安置作出科学合理的安排,使操作现场的工作环境不影响工程施工质量。

e.负责外包单位或甲供材料设备产品的质量延伸监控和管理。 f.负责验收、收集、保管所提供的质保书,标准文件及相关技术资料。 g.负责项目材料设备管理业务。

。混凝土运至浇筑地点,应符合浇筑时规定的坍落度,当有离析现象时,必须在浇筑前进行二次搅拌,但严禁二次加水,可添加无骨料同相比水泥浆。

8)在已浇筑的砼强度未达到1.2Nmm2 以前不得在其上踩踏或安模板及支架。 9)混凝土施工缝的留设及处理

混凝土尽量不留施工缝,如不得已必须留施工缝时,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基础结构只能留水平施工缝.

在浇筑完毕后强度达到5MPa以上时,把混凝土表面的浮桨凿去,直至露出碎石,并将松动的碎石和混凝土碴扫干净,浇水湿润,然后再进行浇筑。 6.6.4.砼养护

采用自然养护,混凝土表面覆盖彩色编织布或塑料布,混凝土浇筑完毕12小时内开始养护(视气温定)。养护不小于14个昼夜,浇水次数以能使混凝土保持湿润状态为宜,并由专人做好养护记录。 6.6.5.拆模

10

现场留置的同条件试块试压强度如能达到2.0MP以上时方可拆除模板(此时才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模而受损坏)。 6.7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 6.7.1.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

风机基础均属大体积混凝土构件,除满足一般混凝土的施工要求外,还应采取下列保证混凝土连续浇筑,控制温度应力,防止裂缝的技术措施:

a.浇筑混凝土前,对所有混凝土施工机械进行一次检修,保证有足够的混凝土运输车和混凝土泵车,以满足连续施工的要求。

b.在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施工时的气候情况,由试验室出据配合比,根据试配情况计算混凝土在养护期间各龄期的温度变化情况,从而确定采取切实可行的养护措施,以保证大体积混凝土的施工质量。

c.合理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

选择混凝土原材料,优化混凝土配合比的目的是使混凝土具有较大

的防裂能力,即要求混凝土的绝热温升较小,抗拉强度较大,极限拉伸变形能力较大,线膨胀系数较小。

1)水泥选择:施工中选用P.O42.5R普通硅酸盐水泥,该种水泥水化热较大,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情况下,应减少水泥用量。

2)骨料:选用粒径大,级配良好的骨料,且砂、石骨料含泥量不超过1%和3%。

3)掺用外加剂:根据试验掺入具有缓凝和增塑作用的减水剂,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及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绝热温升。

4)优化混凝土配合比:在保证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条件下,减少水泥用量,降低混凝土绝热温升。

d.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减少内外温差并防止表面温度骤降。 1)通过冷水搅拌,骨料冲洗降温、避免曝晒等措施,降低混凝土出

11

机温度。

2)混凝土浇筑后12h,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保温材料,以减少内外温差,降低混凝土表面温度梯度。 6.7.2.混凝土土浇筑及养护: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必须连续浇筑,浇筑方式采用斜面分层法,控制混凝土浇筑速度,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300mm左右,并保证上下混凝土结合良好,浇筑过程中应防止混凝土发生离析现象。选用分段分层的浇筑方案,混凝土从底层开始浇筑,进行一定距离后回来浇筑第二层,依次向前浇筑各层。

大体积混凝土基础加强早期养护,达到保温、保湿的目的。主要通过浇水和覆盖相结合的办法,定期监测混凝土的内部温度,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小于25℃。若内部温度过度,在基础模板外及基础表面覆盖棉被进行保温。为防止混凝土失水,有条件可以采用蓄水养护,养护时间应不小14d。 6.7.3.测温

1)每个设备基础设置测温2个点,每个测温点设底、中、表三点测温,测温孔(用φ20PVC管)在混凝土浇筑前用铅丝固定在钢筋中,分PVC管不得与钢筋直接接触。

2)安排测温人员2名轮流值班,测温自混凝土浇筑完毕后12小时内开始,每两小时测一次,并且每隔4小时对大气温度都要认真做好记录,当内外温差接近20℃或底温与表温接近25℃时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以做出相应控温措施,有效控制有害裂缝的产生。 6.8 底座环安装

6.8.1.在开挖深度-1.7m到位, 人工清基底,经验槽后按图纸要求浇灌垫层砼, 垫层平面尺寸比基础底平面尺寸周边大100mm,垫层平面中心为风机排布中心,要求在10mm以内为合格。待垫层初凝后,在?3350mm圆周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