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课人的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五 文章第15课人的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dcaee596bec0975f565e250

第十五课 人的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2、能力目标:正确处理个性自由与全面发展的关系。

3、素质目标:树立全面发展,终身学习的观念,在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培养良好的个性。

【教学重点】

1、正确把握人的个性自由。 2、正确理解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难点】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教学方法】

情境讨论法、案例教学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教学。

【课时安排】

2学时

【教学过程】

人的个性自由

一、 正确理解人的个性自由

(一) 什么是个性自由

含义:个性自由是指个人能力和潜能,按照个人的意愿得到自由而充分的发挥和发展。 一方面,个性自由与客观必然性的关系,自由是建立在对必然性的认识基础之上的,不是主观任意的,不是头脑中想象的。另一方面,个性自由也表现了人的个性的多样性和丰富性。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和优势。因此,不同的人也会有不同的人生道路的选择。 (二) 个性自由的特点(P137)

1、 对自己的行为或者选择有清醒的认识

2、 能够客观地了解、支配并控制外部条件为自己服务 3、 个性自由的人是生活中真正的主人

二、 人的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

(一) 人的个性自由是具体的

【案例】有一擅长编鞋的鲁国人和他擅长织白绢的妻子想移居越国。有人说他们很可能会变得很贫穷。

【问题】为什么鲁国人和他的妻子凭着高超的技术却不能到他国去很好地自由地发展? 【提示】鲁国人的生活习惯是:他们穿鞋子,戴帽子。而越国人却是赤着脚不穿鞋子,披头散发。

引导:一个人要发挥自己的专长,就必须适合社会环境的需要。如果脱离社会环境的需要,其专长也就失去了价值。因此我们需要根据社会的行动,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长。个性自由是具体的,总是在一定基础上和一定条件下的自由。

(二) 人的个性自由是相对的

【案例】一棵刚栽下的小树,被束缚在木桩上,它感到很不自在,气愤地指责木桩说:“老东西,你为什么要束缚我,剥夺我的自由?”

木桩亲切地说:“小兄弟,你刚开始自立,弄不好是会栽倒的,我是为了帮助你扎稳根,增强抵御风的能力,扶持你茁壮正直地成长,让你成为有用之材呀!”

“鬼话!”小树心里骂道,“我才不信你这骗人的鬼话呢,没有你我同样能扎稳根,不用你扶我同样茁壮正直地成长,你就等着瞧吧!”

于是,小树凭借风力,故意找别扭,天天和木桩磨来磨去。有一天,它终于把绳索挣断了,感到非常得意,整天随着风,东摇西摆地起舞,把根部的泥土晃松动了。一天夜间,一阵急风骤雨,它被连根拔了起来。第二天一早,岿然不动的木桩望着倒在地上的小树叹道:“你现在感到彻底自由了吧!”

“不!”小树难过地说:“我现在感到需要约束,可惜己经有点迟了! 【问题】你怎么看待小树的自由和约束?

(三)在现实生活中,个人要处理好个性自由与社会约束的关系 【案例】马悦凌:从初级护士到“民间奇医”

卫生学校毕业的马悦凌,从小身体状况就不好,是个“病秧子”,体育课基本没有及格过。毕

业后她到医院做了一名护士。到医院上班的第一个月,她又遭遇了车祸。 由于身体状况很差,马悦凌的生活基本上被治病填满了。她就在坚持工作的同时,开始琢磨着自己给自己治病,利用一切时间钻研各种治病方法,研究出了很多治病的办法。不仅治好了自己的病,使自己越来越健康,还为其他人看病,让她成为远近闻名的“民间医生”。由于她自己的努力,后来又被电视台选为一档医疗保健节目的兼职主持人。“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让更多的人学会保护自己身体的方法,让更多的人能健康地活着。”马悦凌说,目前她最大的愿望就是拍一系列介绍健康保健方法的电视片,将民间中医中的精华全部挖掘出来,通过电视普及给大众。

【问题】马悦凌从初级护士到民间医生的成长过程是如何体现“自由与约束”关系的?

三、实现人的个性自由

(一)个性发展的表现 个人主体性水平的全面提高 个人独特性的增加和丰富 (二)实现个性自由的条件

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既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限制,也受社会关系状况的制约: 一方面,人越是发展,社会物质文化财富就创造得越多

另一面,社会越是发展,就会为人的个性自由的实现提供越来越丰富的物质文化条件。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

(一)人的全面发展的含义 (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容

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条件

(一)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及其物质生活条件,是人全面发展的现实基础 (二)人的全面发展,需要高度发展的社会关系 (三)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需要从三个方面做起

1.自觉促进社会生产的巨大增长

2.自觉参与普遍交往,建构合理的社会关系 3.自觉接受教育,吸收人类文明的成果

三、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

【案例】“神童退学的启示”

1983年出生的魏永康两岁就认识1000多个汉字,4岁掌握初中文化,8岁上县属重点中学,13岁以高分考上重点大学,17岁考上中国科学院的硕博连读。他被人们称为“神童”。但是,这位“神童”在19岁时,却因生活自理能力太差,知识结构不合理,被迫退学。 【问题】为什么神童被迫退学?

魏永康走过的这段人生历程,委实启人深思。“神童”虽具有超越同龄儿童的智力,但他首先是“儿童”,同样需要遵循儿童成长成才的基本规律。在成长过程中,他们同样需要在

与外界的社会交往中汲取养分。而在魏永康的成长过程中,我们却发现,他的童年生活被人为地“割裂”,除了学习,还是学习,没有伙伴,没有课外书,也没有玩具。人生路上那些美丽的、欢乐的、悲伤的、复杂的、温暖的、坎坷的际遇,也统统与他“无缘”,而这些正是孩子健康成长所不可或缺的社会土壤。

(一)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方面,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基础。人越是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能得到改善,社会进步就越大。

另一方面,人的发展又依赖于社会的发展。社会发展得越快,进步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三) 人生理想与理想人生

1. 人生理想不同于理想人生 2. 理想人生是客观的人生历程

3. 我们只能确立人生理想,但无法肯定自己的人生一定是理想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