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张掖市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三次诊断考试试卷(含解析) 联系客服

发布时间 : 星期日 文章甘肃省张掖市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三次诊断考试试卷(含解析)更新完毕开始阅读ce3c0e1a82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0b

甘肃省张掖市2014届高三文综(地理部分)第三次诊断考试试卷(含

解析)

第I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 评卷人 得分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年龄中位数指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的自然顺序排列时居于中间位置的人的年龄数值,在这个年龄数值以上的人数和以下的人数相等。下面表格示意2010年部分国家及世界人口平均年龄中位数(单位:岁)。读表,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1.从表中可分析得到的正确结论是

A.中国人口平均年龄为35.2岁,属年轻型人口 B.日本的老龄人口数量(≥65岁)比中国的多 C.表中各国,日本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 D.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的高

2.中国已经进入现代型人口增长阶段,但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这是因为

A.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

B.改革开放以来,大量承接产业转移

C.人口性别构成不合理,女性人口远多于男性人口 D.引进外资,带来外籍劳动力的大量涌入

【答案】 1.C 2.A 【解析】 试题分析:

1.中国的中位年龄是35.2岁,而中国的平均年龄应大于35.2岁;中国的人口总数比日本人口总数多很多,所以中国的老龄人口数量多于日本;日本的中位年龄大于中国,那么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比中国低;而表中各国,日本的中位年龄最大,说明日本老年人口数量多,所以日本老龄化程度最高。选项C正确。

2.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很低,但平均年龄中位数较小,所以年龄较小的劳动力人口数量所占比重大,因此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期内劳动力就业形势非常严峻;而大量的承接产业转移,会缓解就业压力;人口的性别构成对劳动力的就业形势影响不大;我国外籍劳动力当前和今后都不会大量涌入。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人口问题。

1

小麦麦苗的旺长往往会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为控制麦苗旺长,华北农民经常全家出动到麦田中“踩麦苗”。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各小题。 3.“踩麦苗”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 秋季 D.冬季 4.下列不属于小麦旺长期该地区自然地理条件的是 A.土壤有机质丰富,墒情好 B.气温回升,蒸发强烈 C.小麦旺长期,降水充沛 D.晴天多,光照充足

【答案】 3.A 4.C 【解析】 试题分析:

3.华北小麦种植属冬小麦,春季气温回升,小麦快速生长,导致土壤肥力下降,选项A正确。

4.春季气温回升适合小麦生长所需温度,加之冬季的降水,土壤湿润墒情好,且春季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适合小麦生长,所以不属于小麦旺长期的自然地理条件是C,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华北自然地理特征和农业生产活动。 读“我国某地某月等温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5.图中三条28℃等温线将图示地区划分为甲、乙、丙、丁四个区域,其中温度相对较低的区域是

A.甲、乙 B. 乙、丁 C.甲、丙 D. 丙、丁 6.图中M地气温区别于周围地区的影响主要因素是

A.地形地势 B.纬度位置 C.大气环流 D.海陆位置

【答案】 5.B 6.A 【解析】 试题分析:

2

5.从图中气温数值分析,此季节为夏季,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所以海洋上夏季气温低,所以丁区域温度低于28°C;从河流的流向分析,乙地海拔高,其温度低于28°C;而甲地的海拔低,其位于东南季风的背风坡,其温度高于28°C;丙地受海洋的影响比丁地小,其温度高于28°C。选项B正确。

6.从图中等值线分布可知,M地的气温低于26°C,从图中河流的流向分析,M地是因地势最高,而导致气温低于周围地区;但是M地的纬度位置、大气环流和海陆位置与周围地区没有特别不同。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等值线图的判读。

图中AB为半个晨昏圈,O为AB的中点且纬度最高,CD是半个经线圈,P点纬度最高,O点是CD的中点,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7.此日若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38°,则: A.D地正午太阳高度为52°

B.该日P地的日影长短和方向有明显的日变化 C.B、C两地和D、A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值相等 D.C、D两地昼长相等

8.若某日OP间的纬度差最大,则:

A.C地纬度最低 B.地中海式农业正收获油橄榄 C.非洲高原动物南迁 D.中纬度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 9.O点纬度在变化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B之间的距离将变大 B. A、B之间的距离将变小 C. A、B的纬度位置始终不变 D. C、D的纬度位置始终不变

【答案】 7.C 8.D 9.C 【解析】 试题分析:

7.本题考查局部晨昏线图的综合分析。O点在半大圆晨昏线和半大圆经线圈的中点上,P点在在该经线圈且纬度最高,由此可判定P点是极点,O点正午太阳高度为38度,故O点的纬度为71°,而CD为半个经线圈,故跨经度180°,故计算C点和D点的纬度为处在两个半球的19°,则D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A、B纬度相同,故D和A的纬度差等于C、B的纬度差。选项C正确。在P地可见日不落,其视运动轨道面与地平面平行,所以可见影子长短基本不变。因太阳直射点不在赤道,C、D两地昼长不等。

8.若OP间的纬度差最大,可知晨昏线的纬度最高点纬度最低,太阳直射回归线,则C点的纬度最高;此时太阳直射南北回归线都有可能,所以选项B、D都错;中纬度地区昼夜差别

3

一年中最大。选项D正确。

9.因AB是以晨线昏线连接点为中心点的晨昏线的一半,所以A、B都在赤道上,纬度都为0°;A、B之间的距离可能增大也可能减小;C、D的纬度位置在南北回归线之间移动。选项C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

宅基地是专门用于农民居住的农村用地。在城乡转型进程中,农村由于人口非农业化转移带来“人走屋空”的现象,新建住房不断向外围扩展,用地规模不断扩大,原宅基地废弃、闲置,形成空心化现象。下图为城乡结合部典型空心化村庄发展演化模式图,其中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0.关于图示信息的叙述,正确的是

A.到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 B.到N点时,村中心和村周边住人宅基地的变化趋势相同 C.到P点时,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

D.到R点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为严重

11.P—T时间段内,导致全村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化的持续推进 B.农村产业结构优化 C.农村宅基地面积减少 D.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答案】 10.C 11.A 【解析】 试题分析:

10.a、b、c三条曲线分别表示全村、村中心及村周边,M点时村中心住人宅基地变化率呈正值,村周边住人宅基地面积减少趋势开始逆转,A错;N点时,住人宅基地变化率呈减小趋势,村周边呈增长趋势,B错;P点时,全村住人宅基地变化率有正值变化趋于0,因此全村人口数量达到最大值,C正确;从P-T之间,全村宅基地呈负增长,直到T时,全村宅基地的废弃和闲置最严重,D错。

11.P—T时间段内该村人口不断减少,是随城市化发展人口不断外迁引起的,A对;农村产业结构优化和村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会使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农村人口会增加,B、D错;农村宅基地面积没有减少,C错。选项A正确。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过程对农村人口数量和人口迁移影响。 评卷人 得分 二、双选题(题型注释)

4